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制定了三次辞书出版规划.2013年的“第三次全国辞书出版规划”目标是建设辞书强国.要建设辞书强国,首先要在积极借鉴外国辞书理论的基础上创立我国本土辞书理论,其次要借出版企业进入市场之际培育良性发展的辞书业,第三应依托中国辞书学会等机构积极培养人才,从而尽快实现辞书强国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
田颂云 《出版科学》2009,17(5):100-102
商务印书馆是我国近代出版的重镇,一向以辞书出版闻名.近代商务印书馆辞书出版对我国当代辞书出版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仗群才的团队精神、严谨的质量意识和灵活的经营策略.这种辞书出版的专业精神和职业操守需要每一位辞书出版工作者坚守.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语言辞书是我国辞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娜分.加强对少数民族语言辞书的研究,总结经脸、发现问题、寻求对策,已成为我国当前少数民族语言辞书编幕出版及其理论研究非常迫切而又十分有意义的课题.本文论述了街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语言辞书的编幕出版特点,并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4.
了解辞书出版现状的一个简单、便捷途径,是直接到书店查阅在架销售的图书.书店未能采购某部辞书或者某部辞书已经售罄的情形.当然会使调查不能完全覆盖所有的辞书出版信息.但于目标定位为了解辞书出版线索、辞书畅销与滞销行情、辞书出版选题格局与侧重面等的随机调查而言,借助对上架辞书的观察,仍是现实、有效的手段.北京的西单图书大厦、涵芬楼书店等设有辞书专柜,其在架辞书对辞书出版、销售的现状具有代表性,同时能为新出辞书的选题设定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5.
数字出版时代电子辞书因其特有的优势,使得大力发展电子辞书成为大势所趋,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文章从电子辞书的优势、发展困境与未来发展建议等方面探究电子辞书的发展,以期为电子辞书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辞书关系到一个国家的语言、文字以及知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通用化,理当顺应潮流,向适应读者阅读方式的多媒体出版转型.但政策缺失、资金匮乏、人才匮乏、技术难克、版权难维等仍是目前辞书多媒体化与规模化出版的瓶颈.出版人必须站位新媒体,树立新理念,正确处理内容标准、编纂流程、用户需求、技术支撑、平台构建等关系,创设国家、出版机构、社会平台与用户之间良性发展路径,开创多媒体辞书出版规模化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文心 《编辑之友》2003,(6):13-14
辞书是无声的老师,辞书是评判知识是否正确的准绳,辞书是人们学习、成长的好帮手。辞书出版是整个图书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工程,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息息相关。辞书出版的现状如何?辞书出版将走向何方,带着这些困惑,笔者采访了中国辞书学会副会长、上海辞书出版社社长李伟国先生。文心:李社长,您是中国辞书学会的副会长,又是最权威的大型辞书《辞海》的副主编,亲自主持了1999年版《辞海》的修订出版工作。请问,您认为辞书出版的现状如何呢?李社长:现在的辞书出版,应该说总体的发展态势还是比较好的,表现在…  相似文献   

8.
李亚明 《编辑学报》2000,12(2):87-90
辞书质量直接影响到图书出版的整体水平,随着国家辞书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图书出版质量管理制度的完善,制订一整套刮书出版工作规范及辞书质量检验和评价标准,日显必要而可行,本文试图建立由刮书编辑出版责任机制,辞书出版管理宏观调控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三个方面构成的辞书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国产双语辞书面临着国外优秀辞书的挑战,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从而导致国产原创辞书的出版数量和质量呈普遍下降的趋势,为此,我们要采取措施,积极应对这一挑战。  相似文献   

10.
蔡夏初 《出版科学》1999,(2):23-24,30
有道是:国有国情,家有家境,一十出版社自然也有它自己的社情。那么,在当前出版的大环境下,作为一个专业的辞书出版社所面临的出版环境又是如何呢?在如此环境下,又当如何去开创和推进自有的辞书体系。本文拟就此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的辞书编纂事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琳琅满目的语文辞书显示出一片大繁荣的局面。但是在这种大繁荣背后,依然存在着种种现实的问题,制约着语文辞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仅对当前语文辞书出版市场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辞书质量技术保障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辞书的出版具有很多的特殊要求,除了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学术性、艺术性要求,收词和条目的科学性这些质量指标外,还有辞书结构性方面的严格要求,相当量的工作还要放在参见系统落实、交叉条目的处理、专有名词等的审定及统一,以及词目表和索引等必备附件的制作上。编辑在加工稿件时,需要花费较多的精力来处理这些问题,并且由于受辞书出书周期的限制,以及人工复核的费时费力,往往有所疏漏。为了确保辞书出版的质量及进度要求,除了领导重视、编辑增强责任心外,还亟待以创新精神研发和应用辞书质量技术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13.
1978年~2008年——改革开放的30年,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开始了现代化的转型进程并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在这个新中国有史以来发展最快速的时期,中国外语类辞书的编纂与出版也同样走过了令人鼓舞与振奋的30年,有了空前的发  相似文献   

14.
王岳 《编辑学刊》2006,(4):29-33
2004年10月,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辞书出版管理的通知>,重申"辞书出版必须严格履行图书按专业分工的规定".2006年3月,新闻出版总署再次发布<关于规范图书出版单位辞书出版业务范围的若干规定>,进一步重申"出版业务范围中无辞书出版业务,但超范围出版辞书的图书出版单位,一律停止辞书出版、发行业务".新闻出版总署连续颁发文件,旨在强调:只有经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审定,具备辞书出版资格的出版单位才能出版辞书.并依此原则实施长效管理,以建立规范的辞书出版秩序,切实提高辞书出版质量.  相似文献   

15.
《出版参考》2006,(5S):17-17
据《北京娱乐信报》报道:为提高辞书出版质量,规范辞书出版秩序,新闻出版总署特制定《关于规范图书出版单位辞书出版业务范围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国辞书学会副会长、中国辞书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周明鉴表示,《规定》的出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辞书市场整理力度最大的一次。他认为,目前每年出版的辞书约几百种,其中仍有不少是劣质书。  相似文献   

16.
冀文 《出版科学》2001,(2):79-79
近代学陆尔奎说过:“尝言一国之化,当与其辞书相比例,国无辞书,无化之可言也。”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近几年,我国先后出版了不少成语辞典。这些辞典,对汉语成语的搜集、整理、流传都作出了不同贡献。辞书的发达,表明了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17.
辞书是日本相对稳定、成熟的出版物。一般而言,它不会像其他类型的出版物那样,只要稍有风吹草动,甚至一个小小的经济变动,就会引起激烈的动荡和冲击。即使在经济不景气的90年代,辞书出版独能红杏出墙,欣欣向荣。  相似文献   

18.
浅谈成语典故辞书比较选择的标准何华连(浙江师范大学)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出版了100多部汉语成语典故词典,还不包括非正式出版物。而对如此众多的辞书,不论是在文献采集,还是向读者推荐介绍,参考咨询使用,以及文献检索课教学中都存在按什么标准进行比较选择,从...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是中国辞书编纂出版的鼎盛时期.<中国大百科全书>74卷的出版,<辞源>、<辞海>、<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等四大语文工具书先后面世,国家组织人力、物力攻关,大型出版工程取得了划时代的可喜成就.  相似文献   

20.
特大型辞书不断修订乃至定期修订,业已成为全球出版界的惯例,如今坚持"十年一修订"的《辞海》是个中翘楚。本文围绕特大型辞书的内容特点、编纂要求、生产流程及其对出版企业经营管理、编辑和作者队伍建设的影响与制约等,阐述应该从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及出版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深化认识,建议在得到政府有力扶持的基础上,对与《辞海》配套的38卷《大辞海》也确立"十年一修订"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