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父亲的春联     
我的父亲是供销合作社的一名普通职工,他幼时读过私塾,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每当春节来临,父亲就忙不迭地写春联。父亲很认真,对每一副春联的内容再三斟酌。我家大门上贴的春联,父亲更是用心良苦,以期通过对联教育子女。正月里来拜年的人多,每送客到门口,父亲就会指着春联讲解一番,赞叹声中,他觉得格外开心。几十年来,父亲写的春联一直是我家过年时最美的风景,也是我最温馨的回忆。  相似文献   

2.
说起我对语文的喜爱,还要追忆到我的童年时代。那时我的两位"老师"深深影响了我。一位是我的父亲,他没什么文化,但他喜欢有文化的人。他特别关心我的学习,天天督促我读书,而且见书就帮我收集起来,书多了就索性把家里那老式碗柜改造成我的书柜。印象最深的是,读五年级的时候,父亲要我拟春联、写春联。我对父亲说:"对子在街上一块钱一副,又省钱又省事,现在还有几个人写对子贴的呀?"父亲脸一沉:"家里有读书人,对子  相似文献   

3.
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时下,大多数人都会去街上或商店买来现成的春联,但我的邻居张大爷一直坚持自己写春联。他说自己写的春联更符合自己的"口味",也更有独特的"年味"。张大爷在春节前的几天总是很忙,几乎小半个山村的春联都是他写的,而且他自家张贴的春联也很值得品味。从我识字起,大年初一拜年的时候,就常听到乡亲们在议论:谁家的春联词语好,有滋味儿;谁家的春联字写得好,有气势。张大爷家的春联一定是值得逐字品读的。  相似文献   

4.
王学文 《河北教育》2013,(11):46-46
初识书法 父亲从小打下了欧赵的底子,尤以行书见长.每年寒假,父亲总要为乡亲们写几天春联.我从六七岁开始,就开始给父亲"拉对子". 村人管春联叫"对子".由于桌小纸长,每写三四个字,就要有人抻着纸向上拉动,以便书写者书写,这就是拉对子.有时父亲一边写,一边会教我认对联上的字.等我稍大些,他也讲些平仄对仗的知识.这对子拉着拉着,我就背过了百十副.再到后来,父亲出浅近的上联考我,我居然也能对出工整的下联了.  相似文献   

5.
爷爷的春联     
家里用的春联,爷爷总是很用心,早早就打起腹稿,年年都有新意。在老家,爷爷弟兄五个,他的威望最高。每年春节,从初一到十五,来拜访的人络绎不绝。客人进门,爷爷便会指着春联讲解一番,在一片赞  相似文献   

6.
请你阅读古时候,赵国有个人叫赵括,他是名将赵奢(she)的儿子。赵括从小就读了很多兵书,提起用兵作战来,高谈阔论,滔滔不绝,连父亲也辩论不过他。赵括自以为能用兵如神、天下无敌,可是他父亲总说他只  相似文献   

7.
徐悲鸿是近代中国美术界有重大影响的画家。1895年,徐悲鸿出生在江苏宜兴一个乡村小镇的贫寒画师之家。13岁时,家乡发大水,他跟随父亲到处为人画肖像,写春联,完全依靠卖艺为生。17岁时,由于父亲得了重病,他独自挑起全家8口人的生活重担,在宜兴三个学校同时担任图画教师。徐悲鸿  相似文献   

8.
正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们兄弟两个跟着父亲过,他是老大。他从小就和父亲不亲,甚至有点怕他,可能因为父亲是个不苟言笑的人,也可能因为他生性孤僻自卑。他一直觉得自己就是手掌上那根无名指,可有可无。和活泼的弟弟比起来,他安静得可以让人忽视,也真的被忽视了。童年、少年直至青年,长长的二十多年里,父亲和他没有过一次认真的畅谈,他和父亲的交流总是很简短的几句话,一问一答就  相似文献   

9.
多年以后,我才知道,战胜情绪是一个父亲为家庭作出的最大牺牲。记忆里,父亲从未抱过我,亲过我。同样地,也从没听他说过他爱我之类的话。不会表达感情,似乎是父亲最大的缺陷。还在七八岁的时候,我就彻底认识到父亲是一个不可能被改变的人,不再妄想在他脸上看到任何明显的表情变化。我和兄弟们经常会在家中闹出许多笑话来,母亲见了总是哈哈大笑,而父亲的表情却在我们还没有捕捉到时就已消失了。于父亲来说,微笑显然也是不被允许的。我们唯一能够判断他生气的方法就是,  相似文献   

10.
正记忆里,父亲从未抱过我,亲过我。同样,我也从没听他说过他爱我之类的话。不会表达感情,似乎是父亲最大的缺陷。还在七八岁的时候,我就彻底认识到父亲是一个不可能被改变的人,不要妄想从他脸上看到任何明显的表情变化。我和兄弟们经常会在家中闹出许多笑话来,母亲见了总是哈哈大笑,而父亲的表情却在我们还没有捕捉到时就已消失了。于父亲来说,微笑显然也是不被允许的。我们唯一能够判断他生气的方法就是,计算他到底有多长时间没说话。如果太过生气,他不仅会长时间不说话,  相似文献   

11.
通常春联都是充满喜庆和吉祥的,不过也并非全部如此。对联史上,有正版春联,也有另类春联。一副清代佚名题于云南某地村口社庙春联就比较另类,让人玩味:咦,哪里放炮?哦,他们过年!这是一副形式比较特别的对联,上、下联像两个人在互相对答,讲过年的事儿。过年本来是全民的节日,是不分高低贵贱的。  相似文献   

12.
那时候,他才6岁,家里尚且很穷,穷到快过春节时,父亲会为两副春联发愁。年二十九那天,父亲从自家地窖里刨出了两棵大白菜,拿到集市上,总算换回两张红纸,父亲兴高  相似文献   

13.
这个人是我带家教的学生的父亲从外县雇来的童工,大家都叫他小徐,就连那个5岁的孩子也是这么称呼,我也就跟着叫了。我注意小徐是因为他头顶的黄色头发,远看上去也不艳俗,倒是为他添了一层成熟与洋气。听我学生说,小徐12岁的时候就来了他家,他们都对他很好。小徐的工资全部寄回家里,家里有一个不务正业的父亲。  相似文献   

14.
我曾给父亲寄过贺卡。这样做的少年恐怕不会很多吧!父亲是那种工作至上的人,平时不住在家里,也很少回家来看看。从小,我就觉得父亲是一位冷冰冰的人。过年前,父亲打电话说,工作太忙又不能回家了。难道家人还不如工作重要?对他来说,我是无关紧要的吗?我怀着怨恨的情绪,给父亲的单位寄去了贺卡。  相似文献   

15.
“联”想     
<正>小年,昭示着旧年的完结与新年的到来。也就是从这时起,每家每户开始洒扫庭除,除旧布新,集中置办过年所需,为本就忙碌的一年掀起最后一个小高潮。过年既为家事,自然不可能只由某个人一手操办,一家人总还是要有所分工,而我所要完成的固定“任务”便是——写春联。我写“春联”那应该是2012年的冬天。在道叔公启蒙下,已经练了一年多毛笔字的我,对于毛笔字的运用概念就是门上的春联、路边的标语告示以及红白喜事上一些必要内容的书写。此时,念及春节将近,不免有些“技痒”,在晚饭时主动向父亲提起:我要给家里写春联。  相似文献   

16.
师魂     
十五年年,每当想起父亲,我的心就隐隐作痛.他为人正直,对人宽厚.在那个泥瓦矮墙的时代,他寒窗苦读渴望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教书先生,可是直到他去世也没有踏上三尺讲台.我深深爱戴父亲,因为他有一颗包容的心。我感到内疚,因为父亲没有得到儿子的一点回报就撒手人寰。正值金秋,当人们把最华美的乐章献给人民教师的时候,我只能用浅拙的文字来慰藉父亲地下那颗永远不安宁的心。——题记  相似文献   

17.
趣话对联     
少爷写春联从前有个少爷,平日吃喝玩乐,游手好闲,把他父亲留下的遗产都花光了,临近年关,连柴米也没有。除夕夜,这个穷困潦倒的少爷写了一副对联自嘲,贴于门口:"行  相似文献   

18.
父亲虽然读过高中,但在我的眼里,父亲只是个没有文化的人。跟不识字的人一样,为生活四处奔波,为养家糊口忙忙碌碌。父亲和我之间很平淡,我们多有交流却少有笑谈。那日他来学校找我,知道我临近高考,特送来一大包营养品。当时正在考试,我跑出去给他寝室钥匙,叫他送去,就头也不回  相似文献   

19.
父之殇     
有一种痛,即使许他日月星辰.也照亮不了泣血的心。 这是来自地震现场人员的讲述。一个父亲从5月12日下午就开始挖,用手,一个人挖,什么话都不说。默默地挖,很快双手就流血了。他没有注意,只是不停地挖。后来武警战士来了,看他那么惨,双手指甲掉光了,让这个父亲别挖,他们帮他挖。他不说话,一个人继续挖。于是武警和他各挖各的。  相似文献   

20.
从小,朴载相就没缺吃少穿过,更不会想到自己也会有落魄和吃苦头的时候。他的父亲是韩国最大软件公司的老板,公司几乎垄断了国内30%的行业软件,小时候照顾他的保姆加保镖就有6个人,家里的跑车有10几辆随便他开。因为这样的家境,而且又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子,爷爷就特别宠爱他,所以他天生不安分,做什么事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父亲有时候都奈何不了他。所以,从小被送到美国去读书的他,在高中毕业后,因为发现自己最喜欢的还是音乐,就偷偷地把父亲给他读商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