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对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而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去构建学生的品德美,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去培养学生的才能美,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去铸造学生的行为美,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教育途径,因此,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把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传授与教育工作结合起来,对培养学生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弘扬传统美德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任务张德水,徐素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意义上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核心。因此,学校应把弘...  相似文献   

3.
论学校武术教学中的武德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进一步探讨学校武术课教学中进行武德教育的意义、传统武德的现代价值以及进行武德教育的方法和要求,本研究采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及访问专家等方法进行,结果表明,武德是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武德教育有利于其思想品德的提高和传统美德的传承,时代的变迁赋予传统武德新的内容,现代武德教学应注意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和创建教学情境,武德教学应寓于实践当中。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21,(29):111-112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美德就是其中的一种。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需要全面地把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引入课堂中,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让学生可以在教师合理的指导下完成拓展与提高,更好地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升课堂的效率以及质量。一个人如果没有道德的意识和法治的思想,不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将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传统美德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和思想政治境界。  相似文献   

5.
郭兴福 《学周刊C版》2023,(3):130-13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兼具教育和传承价值,初中语文教学是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教师着重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我国悠久、丰沛的文化积淀,同步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文化自信及文化传承意识。文章主要解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意义,从语文课堂情境创设、教材传统文化资源开发、课文传统美德的挖掘以及传统文化课堂实践四个方面,论述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渗透渠道,旨在为广大教育人士提供可靠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很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被继承和发扬,并值得后代的人们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继承,我国教育事业有责任和义务通过实践教学来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并应用到现代社会的事业发展中,对人们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教育,学校有义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通过教学体制改革和思想渗透,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积极的开展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当中,便于渗透和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领略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精髓,并在具体的生活实践当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精神素养的养成,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怀。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新加坡不同时期以儒家伦理开展学生德育的实践进行考察,提出了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应在当前我国学生德育中充分发挥作用的积极主张,并根据新加坡以儒家伦理开展学生德育教育的特征与效果,提出了提升我国学校中华传统文化道德教育价值的思路:1.端正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2.在规划我国学校德育文化体系时积极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精华;3.在德育中加强科学精神教育;4.对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合理利用时注意体现学生的生活需要;5.把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落实到社区活动中。  相似文献   

8.
青年大学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是推进祖国未来发展的重要群体。因此,大学生思政教育至关重要。在当今时代教育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受到多方面影响,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认知不足,在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中融入尊师重教传统美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重点培养学生的传统美德意识、实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展现传统文化、以及丰富高校思政教学模式,建设良好教学环境,体现尊师重教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是对青年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资源。在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向现代文明推进的过程中,在青年传统美德淡漠、滑坡的形势下,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加强青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和需要。积极探索青年传统美德教育的特点规律,在理论与现实中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宏 《教师》2012,(24):122-122
中等职业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教师成长有很大的影响。把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之中,既适应形势的需要,又可提高教师的思想觉悟。文章从教师角度探讨了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1.
正传统美德教育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主义道德是传统道德的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传统,特别是优秀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思想源泉。所以对中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必须和传统美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古为今用,发挥中华民族历史上优秀人物的榜样作用,使学生择善从之,架起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桥梁。可是在二者结合时不能随意和盲目,要注意把握,找寻一个合适度、一种互补的合力,才能  相似文献   

12.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对自己祖国、民族、文化、语言以及民族传统的热爱。学校应该把爱国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尤其是对初中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这是身心各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这在这一时期对其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笔者认为培养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与爱国精神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古老文明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意识。例如在苏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改革开放的新时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随着职业院校的不断扩招,中职学校学生生源不断上升,但学生层次参差不齐,给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中职学校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早期,可塑性很强,因此,教师要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深层信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笔者认为把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与传统美德教育结合起来,是推动校园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一、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必要性(一)中职学生迎接未来挑战的需要。目前,我国  相似文献   

14.
在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伦理道德文化为主的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它适应于中华民族政治、经济、社会生产的需要,渗透到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行为的诸多方面。在历史上,成为中华民族生存、繁衍、强盛的重要支柱。今天,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打下良好基础。历史教学与传统美德教育在教育目的上具有一致性,都要提高学生素质,把学生培养成四有新人。在教学内容上具有相关性,历史作为一fi综合性学科,为传统美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而传统美德教育又拓宽了历史教学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5.
我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当前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与创新,要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应当有效传承并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小学阶段是启蒙教育的重点时期,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效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使中华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扎根,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向上的正确价值观与世界观、人生观等等。所以本文在此背景下,简要分析如何让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绽放,并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希冀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教育下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和精神财富,对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价值观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育教学的途径。通过选取经典文学作品和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作为教材,可以使学生接触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可以通过解读文本、分析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育教学的途径包括选取经典文学作品、注重传统文化的融入、开展文化活动以及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指导。通过这些途径,可以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理解、认同和传承,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7.
国学经典的深邃思想历久弥新,时刻都在影响着人们。它所蕴藏的教育思想,更值得我们开发利用。思想品德教师要善于运用国学经典,拓展教学内容,点亮学生心灯。《庄子》一书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具有多彩的思想世界和丰富的人文意蕴,将其相关名言佳句用于思想品德教学,不失为焕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帮助教师提高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马春霖同志将《庄子》的经典名句与学生实际生活有机结合,为学生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植了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之魂,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强大的号召力。学生群体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高职学生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可以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文化建设、当地特色文化和网络平台等途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发达的网络技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王金芳 《亚太教育》2019,(12):184-185
我国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当中有着非常多的优秀历史文化,这些文化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瑰宝,值得我们将其一直传承下去。思想品德作为我国小学教育中传承历史文化、培养小学生文明礼仪的重要课程,肩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使命。但在当前的小学思想品德课上,很多教师都忽略了对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仅让学生学习基本的教材知识,这类教学模式是不可取的。故本文就如何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课堂教育中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教学策略,望能给思想品德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是适用和有效的教育材料,容易唤起学生潜意识中的道德情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框架内,高职院校应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掘符合时代发展方向的积极因素,通过开展系列传统文化活动、自编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提升授课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等措施,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