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登长城     
张瀚文 《辅导员》2014,(17):8-9
去年到北京的时候没有游览长城,我感到很燃今年参加2014“京华诗韵”夏令营,我终于有机会能一睹长城的风采了!  相似文献   

2.
程冰 《神州学人》2006,(9):30-31
根据中、俄两国元首达成的协议,今年是中国的“俄罗斯年”,而2007年将是俄罗斯的“中国年”。当前,作为中国文化重要载体的中文在俄罗斯的认知和推广程度如何呢?带着这个问题,最近我对圣彼得堡市四所大学的14名学习中文的俄罗斯学生进行了访谈性调查。“选择中文是偶然,也是缘分”访谈中我了解到,从小就对中文产生浓厚兴趣,并决定学习中文的同学只有2人,而且其中1人出自汉学世家。大多数人在上大学选学中文之前对中国没有太深的认识,对中国的了解大多来自地理课、成龙等主演的关于中国武术的电影等,认识局限于长城、武术、漂亮的民族服饰、…  相似文献   

3.
有趣的汉语     
有人说:“在美国生活、工作,学中文没用,不要那么辛苦地学中文啦!”可是,我认为学中文是有用的,而且学中文是一件愉快的事。5岁半的时候,妈妈送我上中文学校。在中文学校里,老师教得很认真,我也学得很认真。3年多来,我已学完《标准中文》的5本书,学了不少中国文化。这个暑假,我去中国旅游,使我大开眼界,更觉得学中文很有用。那天,当我和爸爸、妈妈上了飞机后,我发现我的座位边上有一个美国小孩子。她看着我说,她很想学中文,可是没人教他。我立刻说我现在就可以教她一些。一路上我教了她十几个  相似文献   

4.
你如果说你在八达岭看过长城,古北口人要笑了。北京附近大多数开发过度的长城已经被修理得跟时下美国一位绯闻缠身的黑人歌星的脸一样狼狈了。古北口在中国历史上历来都是边关  相似文献   

5.
A Letter     
亲爱的哥哥: 你好!今年我过了一个开心的暑假! 今年暑假我和父亲一起去了北京。像每个人都知道的,中国的首都是北京。我去参观了长城,故宫,天安门广场等等,他们都非  相似文献   

6.
受在法国工作的叔叔邀请,2003年暑假,我跟着爸爸一起从北京飞到了巴黎,到了那座我一直梦想着的浪漫之都。法国的异域气息、浓郁的文化氛围让我流连忘返,可是我的家毕竟在北京。回国前一天,叔叔陪我和老爸去了著名的巴黎圣母院。进去之后,我发现了一行亲切的中文,走近一看,竟是:请保持安静。我很不解,为什么不用英文写呢?叔叔尴尬地解释道,这就是给那些喜欢热闹的中国人看的,别的国家的公民没有这种“礼遇”。我和老爸当时就沉默了。叔叔还告诉我,一次他出差去美国,也遇到了类似的事情:美国人的环保艺术很到家,在他去的那个珍珠港景区,与园林…  相似文献   

7.
看她那失落的样子,突然觉得美国人急的时候和中国人差不多。我刚到莫斯科大学后的第一周去学校办理正式住宿手续,正排队时,一个金发碧眼的女孩上来问我从哪里来,我说是中国,她突然改用中文和我交流了起来。我顿时感到很诧  相似文献   

8.
今天,一位移居美国的朋友回国探亲,吃午饭的时候她说,现在有些韩国人很不自信了,他们对美国人不说自己是韩国人,而是中国人。我很奇怪,在我们前几年还哈韩的时候,韩国人为何还要自称为中国人呢?她的答案很简单:中  相似文献   

9.
正我在美国开始学习中文的时候觉得特别难,那时我觉得唯一能有效提高中文的方式就是去中国留学。当时,我所在的大学正好跟北师大有交换项目,所以我来留学的过程非常顺利。我于2009年来到中国,在北师大学了一年后在2011年又续签了一个学期的中文课程。来中国之前我对中国的了解比较浅。西方媒体给我的印象是中国人每天都在和政府做斗争、中国人的想法都一样。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高中生可以选外语课,中文课也是之一。按《洛杉矶时报》的说法,对以英语为母语的中学生而言,学习中文犹如飞越一座雄伟的长城,能称得上是“好汉”的人不多。大多数学生在遥望“长城”之初,就决定放弃“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决心了。大多数中学生还是选择与英语相近的外语作为第二外语。以美国加州为例,开设西班牙语课的高中有850间,共9.3万名高中生选课;而开设中文课的却只有35间高中,选课学生1900人。在加州的华人是全美最多的,可以想像,在其他州  相似文献   

11.
我爱北京     
假期时我在首都北京玩得很痛快。北京是中国一座非常著名而且美丽的城市。我先去了长城,它闻名于世,蜿蜒6700公里,跨越5个省。我在长城脚下拍了一张照片。我为长城自豪,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很幸福。然后我又去了其它几处有名的地方:天安门广场,颐和园,故宫和北海公园等。每个中国人都为这些地方感到自豪。我爱你,北京!On my holidays I have a good time in Beijing,our capital.It’s a very famous and beautiful cityin China.First,I visit the Great Wall.It’s widely knownall over the world.It runs6700kilometers acrossfiv…  相似文献   

12.
《中国孩子在海外》一书中有一个在美国读初中的孩子邵司晨,她在《我到底是谁》的自问中写道:“我到底是谁?很多时候我真是不明白。在美国小朋友眼里,我是个中国人……可在爸爸妈妈眼里倒像个美国人……”她喜欢听老师讲中国的长城,喜欢看中国的电视剧;但她不喜欢上...  相似文献   

13.
二月是一个浪漫的月份,可是玫瑰花香永远飘不进初三的二月。初三的二月仿佛特别长,本该闪亮的日子也被拖得黯淡而且锈迹斑斑。我像一只蜗牛缓慢地爬行,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努力地想要把握什么抓住什么,却只能看着时间从我眼前走过。过年的时候,新年的车轮幸福地滚动着,我却很麻木,只是很羡慕那些手拿汽球、笑得十  相似文献   

14.
今年夏天,我的姥爷、姥姥从中国北京来瑞士看我们,我们一家都很高兴,特别是我。姥爷、姥姥教我说中文,写中文。姥爷还教我下中国象棋。每天我们全家都能高高兴兴地吃上姥姥做的可口的中国饭。  相似文献   

15.
付洁 《神州学人》2007,(5):30-30
在国内的时候,总觉得瑞典这种“偏远”的弹丸小国是很难和中国扯上关系的。到了这里才知道,原来“中国元素”在这里也很多。且不说逛街的时候从衣服到玩具,满眼都是“MADEINCHINA”,就连在外国人眼里拗口的汉语似乎也无处不在。在这里最开始接触到汉语,是因为先生的姐姐介绍我到斯德哥尔摩的一家中文学校当老师。这虽然是间只有300多个学生的小学校,但却是瑞典最大的中文学校。每个周末上课的时候,学生加上家长,人头攒动,很是热闹。中国人讲中文是顺理成章,可是随着我自己的硕士课程的开始、接触到的人越来越多,我突然发现虽然远离中国,但是"会"说汉语的外国人却不少。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个3年级的小学生,今年8岁了。我很好学,喜欢看书,我的特长是弹钢琴。别看我年纪小,我可是已有4年琴龄、考过钢琴7级的“大”孩子呢!今年暑假的时候,我就准备考钢琴8级了。第一次听到“博客”这个新名词是在我的钢琴老师  相似文献   

17.
我是美国小朋友,今年11岁。记得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带我游旧金山唐人街,街上看到的都是中国古代物品。我真想来中国,可是没有机会。去年,妈妈对我说:“我带你去中国上学,好不好?”我抱着妈妈,大声地喊:“我爱您,  相似文献   

18.
我是差生     
我叫林子健,是个差生。我今年四年级,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角落里。那是我一个人的角落。老师在教室里溜达,从来走不到我身边。她心情好的时候,会远远地对我说:"林子健,不会做题就抄课文好了。"我没什么朋友,同学们一起玩游戏的时候通常都不要我。我会踢球,幼儿园的时候,大人们都说我动作很敏捷。可是现在班上男生分成  相似文献   

19.
在美国长大的华裔被称为ABC——即在美国出生的华人。而移民则被称为F.O.B.——新移民。我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但我很讨厌F.O.B.这个词。每当人们提及它,我感到很不愉快。在美国时,我会想念中国;然而,当我回到中国度假时,却感到有点疏远了,仿佛我已经变了。五年过去了,我甚至快要忘记怎样用中文写作了!我已经在美国走过了五年的旅程。这段时间并不总是顺利的,我也有过艰辛的遭遇。但我已经在那段时期成长了,并为自己的成就而自豪。  相似文献   

20.
破碎温情     
我一直很想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玻璃破了能不能重新拼好?很多人都只是笑笑,或者反问我:“你说呢?”我说: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很多时候,我都和大多数人一样,希望破碎的玻璃能重新拼好。我们都希望刚才的一刹那不要发生或者摔在地上的是一块塑料。可是玻璃确实碎了,一片一片地躺在我们面前,我们无法逃避。直到有一天,聪明的人类居然发明了一种叫有机玻璃的东西。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爸爸给我买了一把这种材料做的尺。刚开始我想,爸爸怎么那么笨啊,玻璃那么重又容易碎,用起来多不方便啊。所以我每次只好很小心很小心地用,生怕它掉在地上。可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