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对当代青年学生思想素质进行了抽样调查和分析,认为当代青年学生主流健康向上,但在“入世之识”、“处世之态”、“济世之能”等方面仍存有矛盾认识,针对此应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2.
“躺平”现象是在社会经济结构转型、温室家庭教育机制、内卷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反映了当代部分青年一系列独特的心理表征,是当代青年面临困境的表现。通过对“躺平”现象表现、出现原因的分析,找到其化解之道,让“躺平青年”成为“有为青年”。  相似文献   

3.
用邓小平理论武装青年学生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充分发挥“两课”主渠道作用 ,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全面推进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 ,用邓小平理论构建当代青年学生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4.
人们通常把哲学视为“智慧之学”,即把“哲学”当作智慧的总汇。可人所创造的艺术、伦理、科学不也是智慧的体现吗?实质上,哲学的本质是一种“爱智之忱”,是对待人生与智慧的态度,即对人生与智慧的真挚、强烈、忘我之爱。从这个角度切入,中学哲学教育的关键点不仅把哲学当作知识传授,而且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与思维方式,使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哲学对于当代青年成长的价值当代青年生活在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可是世界并不太平,恐怖主义、…  相似文献   

5.
用邓小平理论武装青年学生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充分发挥“两课”主渠道作用,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全面推进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用邓小平理论构建当代青年学生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着青年观问题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与论述,其中“玉琢论”、“扣子论”、“海绵论”、“钥匙论”、“空气论”等著名论断,为当代青年塑造正确价值观起到了举旗定向的作用。习近平青年观与积极心理学在目标、内容、期待结果方面有很多耦合之处,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对习近平青年观进行解读,可以为当代中国青年价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上海教育》2008,(10):4-4
“五四”青年节的半天假应该怎么放?超过28岁就不算青年?今年的“五四”在没有了“五一”长假后显得格外热闹。然而在争议过后,我们更应该重塑“五四精神”。使之成为当代青年的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8.
当代青年是祖国的未来 ,他们肩负着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 2 1世纪的历史重任。在新的历史时期 ,如何引导和教育好青年学生 ,让他们健康成长 ,成为跨世纪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因此 ,笔者认为应结合青年学生的实际 ,深入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三讲”教育。这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而言 ,意义十分深远。一、青年学生要“讲学习”讲学习 ,历来十分重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以重视学习、讲究学问之道著称于世。我国历史上许多有作为的政治家、志士仁人和著名学者 ,他们的建树…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曾言 :“时代的性格就是青年的性格。”青年学生是社会中最富活力的群体。竞争的社会和全新的时代为当代青年提供了全面发展的时空境遇 ,但层出不穷的热点问题也为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崭新的课题。故而 ,采取有效的方法对青年学生进行热点教育已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认为 ,热点教育应当结合当代青年学生心理发展的微观面和社会发展动态 ,把握四个着力点 :事实穿透、理念揭示、情感激励和行为砥砺。一、事实穿透所谓热点 ,是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 ,由一定的社会思潮引发的人们共同关注、讨论的焦点问题 ,或在青年学生中普遍流行的…  相似文献   

10.
“政治三力”是政治建设的核心要求,缘起对领导干部提出的应然要求,却适用于青年学生的实然诉求。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梳理青年学生提升“政治三力”逻辑机理,研析当代青年学生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等方面的现状及不足,试从立功、立德、立身三个维度探索提升青年学生的政治能力的实践进路,以破解政治建设囿于政治精英、党员干部的弊端,助力青年政治素质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1.
魏书生“处罚”学生的启示刘岩波特级教师魏书生在1992年当代语文教学艺术观摩研讨会作《语文教学的民主化、科学化》的报告中谈到,他的学生犯了错误只受三种处罚:唱一支歌;寻做一件好事;写一份“说明书”。听后有耳目一新之感。作为青年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在...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络的普及与网络影响力的持续增强,青年学生自身的网络素养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校德育的实际效果。本文基于典型个案,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青年学生网络素养调查,其结果显示当代青年学生的网络素养现状令人堪忧,群体网络素养亟待提高。为此,本文提出通过建议有关部门和学校增设网基德育专职教师、完善和普及网络法律法规知识和加强“红色网站”建设等途径和措施来逐步提高当代青年学生的网络素养。  相似文献   

13.
“搭子社交”是当代青年群体中广为流传的一种社交模式。“搭子社交”成为青年社交模式的“爆款”,主要受到了青年主体、加速社会、多元思潮及数字媒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搭子社交”现象以“陌生社会”为场域,以“信息茧房”为阵地,以“保存自我”为共识,以“工具属性”为特点,容易在青年群体的社交对象、社交圈层、社交能力及社交内容等方面产生负效应。为此,要从重视媒介参与、破除“信息茧房”、尊重青年成长规律、加强法治规约等多个角度共同发力,为当代青年群体进行良好社交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青年学生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5.
陈喜珍 《职教论坛》2003,(16):53-53
思想教育工作是一门研究人的思想和行为活动的规律,激励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科学,所以,有人称之为“人学”。人为万物之灵,其特征就在于有情感、有理智。因此当代青年学生可以说是“理性”和“情感”的化身,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如果能从“情”和“理”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引起共鸣,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重视“情感认同”,做到“以情动人”心理学的“情感认同”指的是不同外界刺激引起人们不同的情感表现,当人们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时,就乐于接受其影响;反之,对之无兴趣时,就不会产生影响,即使接受也是表面…  相似文献   

16.
梁煜璋 《成才之路》2011,(4):92-I0021
所谓当代青年的“两难三误”问题,就是指当代青年就业难和升职难的两大困惑,以及为解决这两大难题“忧心忡忡、跃跃欲试、各显其能”,进而自觉不自觉地陷入唯学历、靠背景、傍傍族等三大误区的问题。这个问题对当代青年群体乃至社会风气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7.
作为跨世纪的一代青年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新时期继承五四传统的重要体现。继承五四传统.就要有高度的历史使命感,成为坚定的爱国者。二十一世纪中华民族的繁荣与发展重任必将历史地落到当代青年的肩上,正如80年前,一代青年肩负救国救亡的历史责任一样,当代青年要担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青年是时代的晴雨表”,学校应该抓住这些特点,加强正面引导,从把握自身历史责任入手,把青年培养成坚定的爱国者。我校十分重视对青年学生进行全方位、多渠道的爱国主义教育,广泛开展以“爱国、…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有效地对青年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要注意研究青年的特点。青年有许多特点是不同于年长者的,当代青年也有许多特点是不同于以往的青年的,研究、掌握了当代青年的特点,才有可能增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克服和防止一般化、“一刀切”、“供需脱节”的倾向。当代青年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或可以把他们称之为“改革开放新生代”。这一代新人有哪些特点呢?(1)他们是改革的受益者,拥护社会主义,心向改革,他们当中也有许多人是以“改革开放同龄人”而庆幸自豪的。但是他们不甚了解改革的历史和艰难…  相似文献   

19.
王峰  张洁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32(12):125-128
爱国主义是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的主旋律,有理论依据和真实的呈现。在未来的价值取向和可能走向上。要把“宪法”的和“包容”的爱国主义,作为一个重要课题,并充分利用“大事件”的平台,引导当代青年学生理性“爱国”,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解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唯一的科学理论。当代青年学生是21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栋梁,望负着党的重托和人民的希望,他们对邓小平理论的认识、信仰和实践程度,决定着中国的未来。因此,要培养当代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邓小平理论内化为他们的共同的政治思想和牢固的精神支柱,就必须进一步深化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尤其要解决“进头脑”的“切入点”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