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菅家文草·后集》中月意象的变化发展,揭示出菅原在继承传统上的新发展,以及月所体现出的菅原思想的变化。“月”从传统的时间意象到自然的审美意象,再到“意”“象”化合的情感意象逐步深入发展,但随着诗人情感的极端化,月意象又从情感寄托物回归到了其初始的自然意象。“一轮明月,几多情怀”,菅原把外在的语言表现与内在的情感思想有机结合,使诗文成为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开拓了与既往作品截然不同的崭新的诗歌境界。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美感,理智感,道德感又表现为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情感,友谊感、同情心、责任心、良心,荣誉感等等,美感又表现为对客观事物或对象审美鉴赏、善恶评价等等,理智感表现为好奇心、成功感、对科学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等等。《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阐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有许多情感的培养,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培养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等等。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真理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王宗钊校长从1977年来到五十一中学,到现在已经是第27个年头了。27年,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可以收获一份成熟与厚重;对一所学校而言,可以创造一次又一次的辉煌;而对一位校长来说,则更可能沉淀出一种深挚而炽热的情感。了解到这些,我们就能够更深切地体会王校长一直强调的“以人为本”和“情感管理”的理念,因为他和五十一中学早已“不分彼此”,荣辱与共。  相似文献   

4.
诗词中咏“月”的佳句顺手拈来,细细品味起来,作者眼中的“月”早已不能用一两个词来概括说明了,“月”早已随着诗人那真挚丰富的情感而蕴蓄了多重含义,成了一个立体的情感寄托物。如果按月的蕴含不同而分类,“月”的意象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月”的时间意象月有阴晴圆缺,又有规律的循环,因而古人早有以月计时的历法,诗词中用“月”单纯表示季节的也非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繁琐而又细致的工作,需要班主任做到眼妨、嘴妨和腿妨,更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倾注自己的全部情感。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与自己思想意识之间的关系所表现出的切身体验,它不仅在人们的心理活动中具有广泛的影响,而且在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就情感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效应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儒、道之"情"特色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道论“情”各具特色:先秦儒家提出了善情、恶情、美情,道家则提出了真情说;儒家在对待情感的态度上表现出由节情、禁情到灭情的变化,道家则由无情发展到安情、任情;儒家诸子对性与情范畴作了较为明确的区分,而道家则大多强调性情如一,不可分离;从道情关系的角度,儒家视道出于情而又高于情,表现出其道德形而上学既内在又超越的特点,道家则视道为情,认为情是洞鉴明照人生,拯救苍生出水火的大情、至情。  相似文献   

7.
李岚 《中学文科》2007,(8):49-50
我任教的学校是一所普通高中,学生入学分数全市最低,生源参差不齐,而在各科平均成绩中,英语又是最低的。由于大部分学生在初中没有打好基础,进入高中后他们备感吃力,因此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消极的情感态度。如果学生受消极情感影响太大,再好的教师、教材、教学方法也无济于事。  相似文献   

8.
再论萧纲的宫体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作品不同的情感指向,萧纲的宫体诗可划分为情感型、非情感型及情感转移型三种类型,每一类型内部又有不同层次,其在情感表达方式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历代诗人在登高诗歌的创作中,不断注入新的情感,使登高作品的内容更加丰富,情感更加多元。下面以唐诗为例,稍作归纳。 一、表达思念之情 这是诗人在登高诗中表达最多的内容,当然思念的情感又因对象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以朴实无华的语言道出了人类真切而普遍的情感,是这首诗歌成为登高怀人、客中思乡的典型。“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江楼月》)这是白居易给元稹的一首赠答诗,通篇都道出双方的思念之情,情景交融,寓景于情,使读者脑海中浮现出动人的景色,比实写景色更丰富、更动人,从而表现出更朴实真挚的情谊。此外,诗人们在登高之际委婉曲折地表达对恋人的思念之情,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此诗写离愁,写得风华流转,情致婉转。不但写女主人公无心凭栏远眺,而且连眼前的芭蕉和丁香都含愁不解,愈添伤感。纪昀评价此诗是“艳体之不伤雅者”。  相似文献   

10.
线的情感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通过对线条所表现的轻松、愉悦和紧张、痛苦两种具有对比性的情感的解说入手,帮助学生理解线条除了本身的情感外,还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强化这种情感,进而了解自然界和音乐作品中也有许多富有情感的线条,让学生懂得只要用心体验,生活中的线条无处不在,并可利用它们来提高我们生活的品位。本课中,我运用了大量的图片来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含量,让学生从西方绘画中的线条到东方艺术中的线条,再到自然中的线条,逐步深入,最后听音乐体会其中富有情感的线条,并在欣赏过程中进行表现。  相似文献   

11.
高中生与小学生、初中生相比,情感不丰富甚至冷漠的现象比较严重。究其原因,一是沉重的高考压力、繁重的课业负担使高中学生的情绪更为紧张;二是身体与心理的双重成熟使高中学生表现出更明显的独立倾向,对他人的情感依赖更少,相应的与亲人同学老师的情感交流也减少了。  相似文献   

12.
一、音乐与舞蹈表现手段的差异 音乐的欣赏,主要是通过“听”的途径得到精神生活的满足,也就是听觉艺术,有声音而无动作;舞蹈的欣赏,主要通过“看”的渠道来获得艺术享受的快慰,也就是视觉艺术,有动作而无声音。舞蹈是综合性的艺术,它与音乐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它与美术、文学、乃至武术、体操也同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就会产生出更准确、更鲜明的形象。更深刻、更细致的内心情感。  相似文献   

13.
主客观两方面所引发的深重而彻底的痛苦激变成徐渭尖锐的人生情怀,使其倾向于以一种偏激的态度看待世事人情,使其往往不由自主地以斩绝的、透辟的、惊悚人心的方式表达其不肯隐匿、也不屑支吾其辞的偏激看法。其情感主流不是轻哀淡愁而是深哀巨痛,这一情感强度是形成其散文情感尖锐性品质的物质前提;其情感表现的突出特征是强烈的情感移入和高反差式抒情,这一表现方式是形成其尖锐性品质的技术前提。徐渭散文的情感具有巨大的情感强度,强烈的情感移入和高反差式抒情方式的使用又使这一高强度的情感得到了充分而有效的表现,因而其散文情感的品质总体上表现出尖锐性的主流特征。  相似文献   

14.
模糊语言在人们的言语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模糊语言比精确语言表述的更准确、更生动。尤其是在文学创作中,恰当贴切地运用模糊语言,更能使作品产生神奇绝妙的表达效果,显示出巨大的表现能量。不仅如此,在情感的表达上,模糊语言也有其独到之处,它能使情感物化在言语表达之中,使情感产生一种张力,使读者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5.
情商是与我们通常所说的智商相并列的一个概念,它的很多方面与德育相渗透。细心的老师会发现,很多学生学习成绩优良,也有自己的特长,但是在公开场合很害羞,与人交往时缺乏自信;有些学生在学校里显得很孤僻,没有什么朋友;有些学生不懂得关心别人,常表现出自私自利的一面;有些学生过分自信,已经到了盲目自大的程度;更有学生因为承受不起老师的一句批评的话而自杀……以上种种现象在当今学校里非常普遍,半数以上的学生显现出或多或少的情感危机,也就是说,缺乏适当的情感智能。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朝花夕拾》笔意纵横,思绪跌宕,既叠印着历史的轨迹,氤氲着时代的氛围,同时也凸现了作者的个性,流露出作者的真挚,因而其意域远远超出了一般的对个人往事的回忆。与此相应,作品笔法灵动,不拘一格,从具体手法到整体结构都表现出高度的自由性,而又体随意走,随物赋形,或散或聚,各成一体。  相似文献   

17.
张九龄是开元年间声名卓著的政治家,也是一位颇具影响的诗人。张九龄的“诗品醇,继承了屈赋以来抒发忧愤的传统,直接表现个人的思想情绪,表达了对功业的强烈追求和对自身存在价值的深沉反思;在反映社会生活上继承了古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怨刺精神;而且不仅表现为情感的郁勃,更显示出艺术技巧的高超。他开启了盛唐“诗缘情而绮靡”的先河。  相似文献   

18.
理性思维一般分为肯定性思维和否定性思维,外化为对现实的情感判断则相应是祝福意识判断和忧患意识判断。当后者外化之前,它表现为忧患意识的理性状态。而否定性思维形式所表现出的直接情感判断就是忧患意识。忧患意识的本质表现为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和认识,它最终表现为理性的情感判断。它不同于作为一种极其普遍而又广泛的心理现象——忧患情绪,也不同于由感觉引起的情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教材的改革,教材的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更贴近学生实际,每一篇课文都是现实生活的缩影,更蕴含着动人的情感。如《快乐的节日》描写了孩子们愉快玩耍的场景,体现了孩子们幸福快乐的生活;《庐山的云雾》的美丽景色又给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美感;而寓言、童话故事则蕴意丰富,反映了人类最朴素最真实的情感。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小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由于他们的物质生活相对优越,生理、心理发育都表现出新特征,特别是在心理性格方面都表现出较强的个性特点,这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随之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是部分学生表现出骄傲、自满、自命不凡、唯我独尊、争强好胜却又经不起失败打击等心理特征。为此,我们需要及时对他们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引导,而其中情感教育就是一条有效途径。一、营造情感教育的良好氛围,注重自然陶冶实践证明,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人的情感活动将变得愈加活跃,此时接受情感教育的效果最佳。为此,思想品德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