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低年级习作启蒙对儿童更高学段的习作,甚至是一生的写作态度和习惯都有很大的影响。在低年级说话写话教学中,追求"简单易行"的写话方式,让写话内容富有"儿童趣味",围绕"能力生成"达到写作目标,就能更好地激发儿童言语生命动力,优化儿童习作生态。  相似文献   

2.
有效的习作教学,必须遵循习作教学目标的"序".小学一二年级习作教学目标要求:不专门开设写话课,写话教学随机穿插在语文课堂各个环节的教学之中,学完拼音之后便可开始让学生尝试用汉语拼音写话.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么随意拔高要求,要么只注重字词教学,忽略写话教学,导致习作教学高耗低效现象十分严重.如何按习作教学目标的"序",在语文课堂各个环节的教学之中随机穿插写话教学呢?  相似文献   

3.
在低年级的"写话"教学中,往往都是"看图写话",学生有图可依,写得比较得心应手,而中年级学生关于"写作"目标要从第一学段定位的"写话"过渡到第二学段的开始"习作",有大部分学生不太适应这种过渡,面对习作要求无从下笔,望"纸"兴叹,甚至有的学生只能抄袭习作参考书,解决燃眉之急,那么,如何来培养中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解决写作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呢?这里我提出几点建议和大家一起商榷。  相似文献   

4.
正"小学生作文",我比较喜欢称之为"儿童写作"。"儿童写作"指向两个原点:一是儿童生命原点。"儿童"是一个生命阶段,与成人完全不一样的生命阶段。二是课程原点。课标一二年级叫"写话",三至六年级叫"习作",目的是降低难度,重在培养兴趣。要统称"写话"和"习作",便是"写作"。  相似文献   

5.
<正>三年级习作是小学阶段的起步作文,是从一二年级的写话到习作的过渡阶段。在教学中,常常发现,孩子们习惯了写话"齐步走",要开始练习习作"正步走"时,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问题。我采用了小步走,以"片断训练"为主,在细致入微处设计"问语"指导"写具体",没想到问出来了一次次的精彩。记于此,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低段写话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启蒙阶段,也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基础。《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部分分为几个阶段,把第一学段(1~2年级)称为"写话",把第二、三学段(3~6年级)称为"习作",到了第四学段(7~9年级)才称为"作文"。其实新课标这样的提法,淡化了作文概念,旨在提醒低年级的语文教师,低段的"写话",不是成人的写作,甚至连习作也算不上,只是写话的一种练习。既然只是一种写话的练习,那么它就像学生平时朗读  相似文献   

7.
作为起步阶段的小学低段习作,"语文课程标准"称之为"写话",即意味着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逐步引导他们"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这应是提前习作的有效做法。  相似文献   

8.
<正>一、提高自身写话教学素质1.正确看待写话。作为教师要了解课程标准,明确写话的目标,重视写话。低年级的小朋友,对于写话有所畏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多多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写话兴趣。在指导的过程中,注重基础性,明确写话对于今后习作的重要作用。2.制订写话教学计划。课标中对于习作规定"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而对于写话次数未有明确的规定。在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也是更  相似文献   

9.
刘洁 《甘肃教育》2014,(21):46-46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写作目标分为四个学段,并有不同的称谓。第一学段称之为"写话",第二、三学段称之为"习作",第四学段称之为"写作"。称谓不同,作文的性质和要求也各不相同。小学阶段的作文起点从"写话"开始,第二、三学段进入练习作文阶段,即习作,其性质是练笔,不是创作。因为是"习作",所以在内容上要求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强调"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  相似文献   

10.
作为起步阶段的小学低段习作,语文课程标准称之为"写话",这个定位为小学语文低段的习作教学明确了目标。写话,即意味着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就像《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说,"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  相似文献   

11.
对于学生作文,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叫"写话",第二、第三学段叫"习作",第四学段叫"写作".写话,就是学生写自己亲身经历、耳闻目睹,写自己想说的话,让学生乐于写话,养成"我手写我口"的习惯.学习写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在模仿中学习,让学生效仿自己阅读的文章,进行立意、选材、谋篇布局.学生经历了习作...  相似文献   

12.
正提起写话,我发现有许多同学在完成了初稿后,就再也不问津自己的习作了。往往在他们的印象中,不管自己的习作质量是好是坏,只要一气呵成,一蹴而就,就算完事大吉。其实不然,我要告诉同学们的是:完成写话初稿,这只是完成了写话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还要对自己的习作进行细加工,即"修改",这是我们要完成习作写  相似文献   

13.
教科版小学语文写作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三学段为"习作"。下面,我按照不同的学段,谈谈自己对这三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理解和认识。第一个学段:1-2年级的写话阶段课标中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话的形式,一般是看图写话和自由写话。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  相似文献   

14.
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练习的起始年级。从低年级的"写话"到中年级的"习作",写的比重明显加大,不仅写的内容宽泛了,而且写的次数也增多了。如何在习作之初,为学生的习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作文的提法从三年级开始有所变化,由"写话"改为"习作",可见,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是引导学生从说话、写话到习作的过渡阶段."过渡"就是承上启下.如何顺利完成这个过渡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习作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而中段习作则是作文教学的初始和基础,因此中段习作在语文教学中显得任重而道远。而现实是很多中段学生对习作并非兴趣盎然,甚至谈"写"色变。要使学生对写话从"望而生畏"到"无所畏惧",从"无从下笔"到"思如涌泉",其中实践经验发现复写作文、积累素材,写出真实,发挥文本优势是中段习作教学的四剂"良方"。  相似文献   

17.
小学阶段把作文定位于"写话"与"习作",这就表明,小学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练笔。教学中,教师应放缓坡度,降低难度,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习作教学流程,按照"观察积累—指导试写—评改完善—习作欣赏"的流程来开展习作教学。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7,(23):34-35
低年段的说话、写话是为中高年段的习作奠基的,俗话说"万丈高楼从地起",可见,培养和提高低年段说话、写话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小学低年级写作提出了新的目标:"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由此,这就要求老师在低年级小学习作教学中,应首先激发写作兴趣,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习作成为学生快乐的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在小学分为两个阶段: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由此可以看出,低年级的写话是整个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因此,培养好低年级的写话能力是我们教学中的重要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20.
<正>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因此,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习作水平显得十分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段习作(写话)提出:"(小学生)要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对习作不感兴趣,缺乏热情。在练习过程中,不少高年段学生不能按照要求在40分钟完成一篇习作。说到底,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