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行职员用假钞练手儿,错了可以再来:杂技演员用铁盘子、铁碗练手儿失了手,至多把铁盘子、铁碗摔变了形:据说护士最初用橘子、橙子等皮厚肉软的瓜果类练习针灸、注射,后来是同伴间相互练手儿。用病人练手儿,是万分小心的,一针扎不好,病人会喊的,第二针再失手儿,病人就要闹了。教师当然也需要练手儿,只不过没有假的、铁的或可供替代的,只有活生生的学生,错了、失手儿了,不显山不露水,但可怕的是它能剪去一段岁月,荒芜一段生命。  相似文献   

2.
我园幼儿中,约有3%的体弱儿,他们由于咳嗽、发热或扁桃体肿大,经常一月中有半月或更多时间在治疗、休息,针对这些体弱儿的情况,我园采取了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3.
    
窗户外面下着丝丝小雨。就在这一天,老师把雨昕调到了浩儿的身边。雨昕是一个文文静静的女孩,全年级前三名总少不了她,并且琴棋书画样样皆全,还懂英、法、日三国语言,可谓当今的才女。而浩儿则是班里的活跃分子,学校的足球队主力。这一动一静坐同桌三年。前两年俩人的对话还没有浩儿一个课间说的话多。这情形从上初三开始有所转变,因为“公事”缘故,两人逐渐说上话。上初三的第一天,雨昕突然发现身旁的浩儿变了,上课不再听随身听或看闲书了,而是在那儿认真地听课,仔细地记着笔记。下午放学时,浩儿突然把要回家的雨昕叫住,问道…  相似文献   

4.
札刺亦儿是一个古老而具有影响的部落,其驻地随着蒙古高原和蒙元历史的演进而有所变迁。公元8—9世纪,札刺亦儿部曾驻牧于哈刺和林一带。辽代东移至斡难与怯绿连河之图。蒙古国建立不久,又移牧漠南上都路。随着元朝建立,忽必烈迁都幽燕,札刺亦儿部被徒至辽河流域,讫元终。另有部分家系,因身系军籍或累世入仕朝廷.从而得以驻留汉地食邑或分戍中原。  相似文献   

5.
记得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和他一起用自制的木棒玩插装桌椅的游戏。有时故意将桌椅插成三条腿儿的,并把这三条腿儿分别写上爸爸、妈妈、儿子的名字,对孩子说:咱们家就像是这张三条腿的桌子或这把三条腿的椅子,离开谁都不成。为了保持平衡负重,咱们三人都得用力支撑,否则就会有倒塌的危险。我们三口人坐在一起,各自用手支撑着自己的“那条腿儿”,然后往上面压重物。看得出来,儿子用尽力气,紧紧地握住自己的“那条腿儿”,惟恐自己的“腿儿”支撑不住。我在一旁故意喊:“妈妈太累了,要支持不住了。”儿子便着急地说:“您别太用力…  相似文献   

6.
祁永敏 《天中学刊》2007,22(3):82-85
属于中原官话信蚌片的罗山方言中,“儿”字有三种功能:充当词根语素;充当儿尾;充当儿化的标记。这三种功能相互重叠,构成了多种结构形式。罗山方言中“儿”字发展演变的特点是:有的经历了或正在经历着由词根语素虚化为儿尾的阶段;有的经历了或正在经历着由儿尾演变为儿化的过程,儿化占很大的优势。这些为探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儿”字演变规律提供了一定的线索。  相似文献   

7.
张菁  隽永 《天津教育》2009,(10):53-53
(301)可喜可贺令人高兴,值得庆贺。(可:值得) 可喜可愕令人欢喜又令人惊讶。(愕:惊讶) (302)××分儿①犹情分、情面、情谊。用于“看在××(某人)分儿上”句式。②犹地位、资格。用于否定句或消极被动意的句中,如“没有你说话的分儿”“他只有挨打的分儿”。  相似文献   

8.
从构词与构形两个方面分析涿州话中后缀“儿”的语法功能。构词功能表现在“儿”可使不成词的语素成为可以自由运用的词、使甲类词变成乙类词、使词义发生变化、构成四字熟语等。构形功能表现在“儿”可加在各类词或熟语后边,表示一些附加的感情色彩或语体色彩。  相似文献   

9.
“简笔画式”板书设计有些课文意在对学生进行形象记忆或逻辑记忆的训练,能在学生的记忆活动中起到指导作用,从而达到培养某种能力之目的。如:《笋芽儿》一课,书后习题要求学生说出笋芽儿听了春雨姑姑、雷公公、小草弟弟的话以后怎样?意在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教育学...  相似文献   

10.
1206年,成吉思汗授封札剌亦儿部木华黎万户一职,并令其“子孙传国,世世无绝”。之后,虽然承袭“国王”者即继任万户,但其势力却日渐削弱。入元后,因战势所需,札剌亦儿部勋臣又多受任蒙古军万户,从而逐渐替代了早期万户。在授封万户的同时,于成吉思汗建国初及其季年,又编组为若干札剌亦儿千户。然而,受蒙元一代奉行不替的签军制而分戍他处或留居食邑以及几度汗位争夺,加之北元初期南北对峙、东西蒙古势力消长等因素的影响,札剌亦儿千户也随之有所变迁。  相似文献   

11.
柳哨     
煦风送暖.又见柳芽儿黄.柳条儿长。我揉揉发涩的双眼,敲敲胀疼的太阳穴.推开备课本.怏怏地晃到楼前垂柳之下。凝望着泛青的柔柳,我若有所失,神恩恍若驶入时间隧道.重返苦涩却也不乏欢乐的儿童时光,耳畔依稀回荡着或短促高亢或悠扬低回的柳哨的旋律。  相似文献   

12.
职场笑话     
上菜了,先上一个拌拉皮儿。一大盘拉皮儿端上来,接着是几碟儿配料、酱汁儿什么的。小姐上菜的时候没留神,一滴酱汁儿洒在一位哥们儿的裤子上了。那哥们儿也是成心逗闷子,假装阴沉着脸问小姐:“怎么办呀?”  相似文献   

13.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以下这种现象。一个小朋友刚同他的妹妹(或小伙伴儿)吵了一架。他的妈妈(或爸爸)便马上硬逼着他:“快去,对你妹妹(或小伙伴儿)说一声对不起!”当然,这个孩子肯定会听妈妈(或爸爸)的话,走上前去向妹妹(或小伙伴儿)道歉,说声“对不起”。而且在类似的情况下,我们的多数儿童也会这样做。  相似文献   

14.
10岁那年,我最爱玩的是绷蛋儿(城里孩子叫弹球儿,也叫弹窑儿),就是在地上画出边长为一尺或二尺的等边三角形,然后在三角形的三个角点上挖出三个小坑儿来,叫做窑。再在距离三个窑中某一窑约四五尺远的地方画一条长横线,叫做盖儿。这就开始玩绷蛋儿的游戏了,二人或多人玩均可。先用自己  相似文献   

15.
童谣是在儿童中流传的口头韵语,一般在一定的区域内传播,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但是,在对江南童谣与青海童谣的搜集整理过程中发现,江南地区流传的一些童谣,与青海河湟地区流传的《天皇皇》、《古记儿古记儿当当》、《喜鹊儿喜鹊儿喳喳喳》等童谣,或内容相同,或结构相似。本文对此进行了分类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6.
《铁木前传》是孙犁的重要小说作品,九儿和小满儿是其中两个极具特色的女性人物形象。九儿平凡质朴,勤劳善良,积极向上;小满儿美丽聪慧,却好逸恶劳,自甘堕落。通过这两个女性形象的塑造,表达了作时人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玉米,玉米,词儿含在嘴里,咀嚼的时间久了,齿缝间就会溢出香来,油香、粉香或二者混合后的体香。眼前就会幻化出那么一大片,在风中响动的玉米。玉米的粒儿、秆儿、缨儿、皮儿、芯儿以及玉米的细腰肢儿、绿衣裳儿——是这些身体的细节  相似文献   

18.
想起贺拉斯的“寓教于乐”李万武一些把小说写到能够应邀在刊物上发表“创作谈”的小说家,纷纷说:“写小说就是为了逗乐几”,或“写小说就是为了给人解闷儿。”这说法显然是占了几分理儿的。好的小说都亘的能够结人以恼保,读者捧读小说最初始的动因往往也就是追寻偷保...  相似文献   

19.
感恩母亲     
漆黑泥泞的乡间小路上, 儿趴在母亲背上。 儿病了, 母亲急了。  相似文献   

20.
四川南江方言的词缀"儿",从语音上看有儿化和儿尾两种形式,儿化不自成一个音节,儿尾自成音节。后缀"儿"放在双音节或多音节后儿化,放在单音节后一般为儿尾。本文试从儿化、儿尾的构成、作用、音值等方面说明词缀"儿"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