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饮食新发现     
贤惠 《健身科学》2008,(4):42-42
健身后宜多吃碱性食物许多人在剧烈健身运动后常有肌肉发胀、关节酸痛、精神疲乏之感。为了尽快解除疲劳,就买些鸡、鱼、肉、蛋等大吃一顿,以为这样可补充营养,满足身体需要。其实,此时食用这些食品不但不利于解除疲劳,反而对身体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学校体育:作为一名教育行政管理者,您认为体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怎样的?体育和德育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任国安:事实上,我除了是一名教育行政管理者,同时也是体育行政管理者。江北区教育局和体育局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这样的机构设置,体现出了教体结合的理念,这也是我本人非常认同的。"体育"这个词,外延越来越广,但与教育关系紧密,它最初是指教育体系中的一个专门领域——"Physical education",就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教育是它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正> 在体育教学中,我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体育课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对我说,不是说体育是为了增进健康吗?我身体很健康就应该给我打及格。此话虽是他一个说的,但有这种想法的人恐怕还不少。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注意和重视的问题:师范院校体育课的任务是什么?诚然,增进健康是我们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体育教学对于师范院  相似文献   

4.
我的岳母90多岁了,一生很少活动,年轻时,搞搞家务是重大的活动,上了年纪,连家务也不做了,更是少动,然而她却至今身体很好。对于这个问题,我好多年想不通,不是生命在于运动吗?一个不大活动的人怎么能这样健康而长寿呢?最近在一本刊物上看到一篇题为《心静是不养生的养生》的文章  相似文献   

5.
在上个学期的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过程中,有一位女生经常在上体育课时说不舒服,开始以为是身体不适,就不太在意,总允许她见习,因为她的体育成绩、素质还不错,但慢慢发展到不愿来上课,还跟老师谈条件:“我体育成绩过得去,就不用上了吧。”我感到问题不简单,便决定要好好地跟她谈谈,首先问她:你觉得老师教学上有需要改进的吗?不喜欢上体育课吗?回答是令人费解的:其实我很喜欢上体育课的,但我不敢也不想来上了,还说要不是因为不舍  相似文献   

6.
谈谈运动性疲劳和运动后的恢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运动性疲劳,顾名思义就是由运动引起的疲劳。它是疲劳中的一种,也是我们参加体育活动后的常见疲劳。凡参加过体育活动的人都会在某些锻炼、比赛之后感到很累,再锻炼或比赛时运动能力就比原来差了,这时,就意味着出现了疲劳。累的感觉和疲劳并不一定都同时出现,累是一种主观感觉,疲劳却是一项客观的指标。疲劳会引起累的感觉,但有时对运动或活动没兴趣时,在没有疲劳的情况下也会感觉到累。  相似文献   

7.
98.甲队一队员受伤倒地,身体正好压在球上不能动弹,裁判员鸣笛停止比赛时发现该队员的手臂触在球上怎么办? 答:该队员受伤后倒地,手臂触球是无意的,不能算犯规。裁判员可用“抛球”的方式来重新恢复比赛。 99.罚球队的一名队员以假踢的方法从球上跑了过去,第二名队员也这样做,以扰乱对方,最后球被第三名队员踢出,这种做法规则允许吗?  相似文献   

8.
专家邮箱     
醉球?我是一名心理素质非常差的网球选手。虽然大家公认我练习水平在4.0以上,但一打起比赛来经常输给级别比我低的选手。有一次,我的客户中午请我吃完饭后,去参加了一个小型网球比赛。不知道是不是由于喝了酒的缘故,我那几场比赛发挥得相当好,尤其是前两场,怎么打怎么有。难道真的是酒壮怂人胆?如果真的是这样,会不会对身体有什么伤害呢?喝多少去比赛才合适呢?  相似文献   

9.
月末点击     
李央十二剑之七身体也要精装修身体的地位,比较名誉化,没人不尊重它,把它太当回事儿的,也不多。身体是一间移动的房子,储藏着每个人最宝贵的财富,其实什么都可以丢掉,惟有这间房子里的东西,最好别扔掉。这个道理很浅显,就是难让人大彻大悟。好比善男信女,他也没见过神,等他见到,别人该给他烧香了。非典肆虐后,大街上锻炼的人突然多起来,这叫临时抱佛脚。对身体,多数人采取的就是这个态度。去年国家体育总局公布过一个调查,有这样一个数字:2000年,我国16岁以上的城乡居民,居然有65%的人一年中没参加过任何体育活动。不去锻炼,去干什么了呢?男…  相似文献   

10.
试析体育活动与个体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活动对个体发展的促进 ,不仅是身体的 ,同时也是心理的、智力的和非智力的。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甚多 ,而关于体育活动对个体差异的关系却涉及较少。本文就此谈点个人的认识。一、个体差异存在的实质由于遗传的原因 ,个体在身体发育过程中就具有显著的差别 ,这些差别 ,不仅仅造成身体能力发展的不平衡 ,也导致了个体在活动中价值取向的差别。所以个体差异存在的实质 ,首先是自然的遗传的实质。此外 ,环境和地理条件的不同 ,也会影响到身体自然效能发展的不平衡。二、体育活动中个体差异的体现在体育活动中 ,不同个体所体现的能力具有不…  相似文献   

11.
体育是一种人类的身体运动文化。身体动作是体育的基本构成单元,承载并表达着千百年来不同文化赋予体育的不同价值和观念。体育活动中身体动作的文化价值和意义是体育人类学首要研究对象。回顾和梳理文化人类学的身体动作研究成果,一方面将显示体育人类学身体动作研究的立基之地,也将有助于明确其在体育研究和身体研究中的位序和独特价值。在分别阐述了马塞尔·莫斯、伯德惠斯特尔、康纳顿三位人类学家对身体动作的经典研究后,得出两点启示:(1)文化塑造了身体动作,应秉持文化整体观全面理解体育及其身体动作;(2)体育人类学对身体动作与文化关系的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和开发,也将丰富和完善身体人类学和民俗学身体研究的学术版图。  相似文献   

12.
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是周总理生前的遗愿,也是教育部对学校体育工作实行两个“暂行规定”的具体要求。实践证明,这样规定和要求,有利于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有利于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遗憾的是,这一要求在假期中没能得到贯彻、落实。每个中、小学的寒暑假共两个多月,放假时间效长。在假期中,除极少数学生参加了一些市、区或学校组织的运动队训练外,绝大部分学生处于自由状态,爱活动不活动,无人过问。这样,学生经过了一段假期后,身体素质有减无增,体质一般不如放假前好。这对学生的身体是很不利的,也使教学工  相似文献   

13.
在训练和比赛时,缺乏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正确,是运动损伤的常见原因。其来源于: 1.未做准备活动或做得不充分,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没有充分动员起来,身体缺乏必要的协调性,肌肉的温度没有提高,力量和伸展性都不够,因而容易受伤。 2。准备活动的内容与运动的基本内容结合不好,或缺乏专项准备活动,运动中负担较重部位的机能没有改善,也容易受伤。例如,有一位同学在参加100米测验前,只慢跑了约100米,随便伸展了几下身体,做了几个侧手翻,就算做了准备活动。结果,在测验时非但没有跑出好成绩,还造成了大腿后群肌肉拉伤。 3.准备活动的量过大。准备活动的量过大,使身体已经疲劳,当进入正式运动时,身体机能不是处于良好状态,而是有所下降,这样也容易致伤。  相似文献   

14.
《网球》2006,(6)
比赛一定要用新球?Q 我打网球有个习惯——不打新球,尤其是比赛!上周末,我照常带着我的旧球去一朋友那里打比赛。可是,朋友死活也不同意用旧球,认为像这种毛都快掉光的球是不能用于比赛的,而且必须用新球。但我坚持:"旧球照样可以打比赛。"请问:谁对?  相似文献   

15.
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身体锻炼的目的性作过精辟的论述。他指出“有限度的活动没有一个是目的,全都是相对于一个目的的活动”只有当目的存在于其中的运动才是完全的活动。也就是说日常随意的身体运动不都能增强体质,因此,身体运动要作为体育手段一定要有条件,不是任何人从事什么身体运动都能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必须是选择地进行加工、整理后才能称其为体育手段。那么要使身体运动成为体育手段服务于增强体质的目的,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  相似文献   

16.
论消遣和娱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长期以来,我们已习惯把“体育运动”概念的范畴划作“学校体育”、“运动训练与竞赛”和“身体锻炼”这样三个比较严肃的部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一种大量的社会现象:人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自愿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和娱乐活动,他们既不受限于体育教学的种种严格规定,也不追求高水平的运动成绩,甚至有的也并不把体育的强身祛病作用放在首位,而是把体育运动作为一种有意义的活动形式度过自己的余暇时间,使个人在精神和身体上都得到休息、放松和享受。我们通常称这类活动为游戏(Play),体育娱乐(Ph-ysical recreation),国外则把这类活动归为消遣(Leisure)。本文想就消遣娱乐的概念性质,它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谈点看法,并对我国发展消遣活动谈些不成熟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李林 《中华武术》2010,(2):51-53
一、疲劳及其相关因素 业余体育训练中的疲劳是指人体在业余体育运动过程中,运动能力及身体机能暂时下降的正常生理现象。运动后出现的正常疲劳对身体并无损害,而且正是对身体的一种保护性信号或称保险阀,它提示人们注意不要过度疲劳。疲劳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体内能源物质消耗过多,肌肉运动收缩时产生的某些代谢产物的积聚,  相似文献   

18.
貌似风马牛不相及的题目后面却是一个拉不开、扯不断的关系和一场不能说不激烈的“竞争”。一位中学老师这样对我说:“我现在不敢上篮球课了,因为班上冒出一群 NBA 的球迷,他们每天的话题都是篮球,下了课就打篮球,现在球打得比我好。篮球的技战术比我还门儿清,你说我这篮球还怎么教?”另一位中学老师却也对我这样说:“以前教女学生踢足球甭提多费神,她们不爱踢也不会踢,一听上足球课就溜号,这下好了,  相似文献   

19.
浅谈体育游戏教学的负面效应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学中,如果对体育游戏选择、组织不当就容易造成负面效应。通常体育游戏的负面效应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体育游戏中的伤害事故。有的体育游戏竞争激烈,学生往往为了争胜而奋不顾身,在身体没有活动开或过度疲劳时进行强度、负荷过大的运动造成身体伤害。有时场地不平,器械不牢等因素也会造成身体伤害。组织不当造成游戏者相互碰撞,或投掷游戏中器械砸伤等引起身体伤害。第二,体育游戏易造成学生间的不团结。许多体育游戏是以分组比赛进行的,各组学生希望取胜,如果实力稍差或因某学生失误造成失败的话,会引起同组学生间的互…  相似文献   

20.
<正>体育教师一般在学校承担着教学、课间操管理、大课间体育活动、课余训练、各级体育比赛、校运动会、学校安全等工作,繁重的工作是每一名体育教师对面的问题。如此重负之下,常常每周下半周我们的身体就进入了疲劳期,如何尽快缓解体育教师的疲劳呢?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的疲劳分为生理性疲劳和心理性疲劳两种。所谓生理性疲劳外在主要表现为肌肉酸痛、力量不足、容易疲倦、四肢无力等;而心理性疲劳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