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构建校园和谐文化生态、打造校园"文化软实力"是学校最高层面的建设,它在学校的各项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为学校各项建设注入文化内涵,提升品位,成为学校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构建校园和谐文化生态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课程文化和活动文化建设,通过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教育、调适、激励、凝聚等诸多功能,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辐射型氛围.  相似文献   

2.
"诚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校百年来传承的校训。我校以"传承诚朴文化,构建诚朴校园,打造诚朴教育"为核心理念,注重课程建设与文化建设的融合,将"诚朴"校园特色文化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相结合,科学系统地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明确课程改革的目标导向,创设课程实施的平台载体,整合选修活动课、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少先队系列活动、亲子活动等特色活动课程,构建"诚朴"文化校本教材体系,形成"诚朴"校本课程实施体系、管理体系、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梁德华 《中国教师》2014,(14):69-71
<正>山东省荣成市实验中学以"为生命添彩"为办学理念,以"绿色生命教育"为创建特色学校的主题,通过阳光教师团队的构建、绿色生命课程的开发、绿色生命课堂的打造、绿色生命活动的开展和绿色评价体系的实施,凸显学校的绿色精神文化内涵,让师生在认识生命、尊重生命、顺遂生命和成就生命的过程中体验生命历程,提升生命质量,从而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一、绿色环境濡染——润物无声1.美化校园,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4.
<正>班队会活动课程化是学校打造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新举措。学校围绕绿色人文校园建设,发挥"以爱育爱"主题班队会活动教育功能,将主题班队会活动课程融入校本课程建设之中,使班队会活动课程化、主题化、规范化、系列化;构建"以学生为本、以课程为本、以体验感悟为本、以学生活动  相似文献   

5.
面对上海教育的转型发展,在提倡教育绿色生态化的今天,虹口区海南中学在新一轮发展规划中提出"构建绿色课程,实施全人教育"的办学理念。绿色是生命的原色,绿色课程寓意课程建设要顺应学生的天性,满足学生差异发展的需求,凸显"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理念。绿色是学习的效能,学校尝试在课题引领下开展课程建设,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释放学生的潜能,探索轻负担、高质量的办学之路。绿色是校园生态,绿色课程寓意学校着力营造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6.
杨镧 《甘肃高师学报》2007,12(5):128-129
要从根本上构建和谐校园,就必须建设现代学校文化,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和管理文化.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一般文化不可替代的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7.
<正>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内容,课程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优质课程是学校高效育人的根本保证。近年来,我们确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课程文化观,坚持以学生多元发展为本,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校建设的需要出发,设计构建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课程平台,构建有活力的课程文化。在实践中,我校确立了"立足校情、以生为本、逐步拓展"的指导思想,将校本课程纳入学校规划加以整体设计、系统规划、分层管理,突出校本课程的地域特色、校园特色、生活特色,初步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  相似文献   

8.
一、建设生态校园:文化内核与过程取向 城市化是一个大环境,而学校是一片小天地.生态校园建设正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多年来,我们建设了分湖百草园、永鼎环保园、环保长廊、绿色地球村、少儿山歌馆、红领巾"绿色森林"等校园景点,校园环境诗情画意,亭台楼阁相映成趣,鸟语花香怡情悦人.  相似文献   

9.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课程这一重要载体,离不开各课程的课堂活动。"绿色智慧"课程是飞龙实验小学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学校基础建设开发的课程群,是结合学校"培养慧学、慧玩、慧生活的快乐儿童"的育人目标和秉持"守正出新"的办学理念下而构建的课程体系。通过"绿色智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学校创设了"绿色智慧"的课程文化,架构了"绿色智慧"的课程体系,厘清了"绿色智慧"的课程目标,培养了尚德、尚能、尚行的幸福教师,进而丰富了学校发展内涵,彰显了学校特色。  相似文献   

10.
文化通过特定的环境和多样的活动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小学校园的体育文化同样也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它形成于一个学校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之中,集中呈现着这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和历史积淀。绿色教育理念的主旨则是通过改善学校的物质和人文环境,让全体师生在耳濡目染中形成保护环境、追求人文的意识,进而使校园物化环境与人化气息渐趋融合,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如何在小学校园中进行体育文化建设,开展"绿色教育"提几点浅显看法,以供大家借鉴和分享。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赋予了和谐校园新的内涵,我们要努力以和谐校园的建设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要创建和谐校园,我们应该注重本校的特色,立足于学校自身条件,创建由"绿色校园、平安校园、数字校园、书香校园、生态校园"组成的五个平台,以构成和谐校园创建的实践范式.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步的根基。继承和发扬地方传统文化,是当代教育人的责任。邗江区从环境构建、课程建设、教师队伍等方面,深入开展"传统文化润校园"活动,努力用地方传统文化滋养孩子的心灵,积极探索将地方文化传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区域教育发展有机结合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学校共青团组织为深入贯彻落实《同济大学关于进一步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制订"绿色同济,青春同行"实施计划,营造绿色同济氛围,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同济学生成长全过程。以当前绿色校园主题活动的开展现状为出发点,针对校园概念有偏差、参与方式单一、活动冗杂等"绿色校园"建设中的问题,通过建立共青团持续参与绿色校园建设的长效机制,为环境意识教育提供有效的情景,保证学生绿色环保社团的可持续发展,从教育目标、教育平台、教育手段、教育资源等方面构建共青团参与下的"绿色校园"建设机制。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20,(57):124-125
通过对当前学校体育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分析,提出体育课外活动改进的必要性,努力推动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本文着重阐述农村小学构建"4+2+1"模式,并通过"六化"建设,优化整合学生在校的体育课外活动,主要是大课间活动和体育课外活动,旨在促进学校体育课外活动优化,构建学校体育活动课程化,为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冯桂芝 《天津教育》2014,(23):53-54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媒体和蓝图。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主体和“代言人”。它已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新生长点。课程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依据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的“泛智教育”理论,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基于学校实际,我们构建起课程文化体系,形成学校共同的课程愿景,即红色理想课程、蓝色经典课程、绿色灵动课程。  相似文献   

16.
作为学校文化的主要部分,课程文化可以说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内容和主要途径.核心素养理念作为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基础和依据,与学校课程观、学校课程设置的建设息息相关,更是课程文化建设的关键.核心素养理念之下的学校课程文化建设应该采取更加高效的对策.文章对四种对策进行介绍,以期实现特色性学校课程文化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健康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以人为本,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其主要内容包括建设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完善校园制度文化,构建校园精神文化,创建学校课堂文化,打造学校活动文化。  相似文献   

18.
1.利用校内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围绕学校历史文化做课程.我校始建于1871年,至今已有140余年的历史.著名的"故事爷爷"孙敬修曾在这里任教35年之久.学校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为指导,将学校的文化历史及特色融入教育教学中,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需要为基点,编写了《文香集萃》校本课程,本书分为三个部分《认识学校》《热爱学校》《建设学校》,共计38学时,分别在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开设,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如"美丽的校园、可敬的老师、我们的榜样、故事爷爷、悠久的历史、学校文化符号、我为班级出谋划策、我校学生健康的调查与研究、二十年后再相聚"等,帮助学生从认识母校到热爱母校、建设母校.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校园文化建发,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近年来,我市不断推进学校管理创新,着力构建积极向上、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现代学校文化,努力营造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文化氛围.我市学校文化建设进入了全面推进、形成特色、提升层次的新阶段,有力地促进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强化组织推动 随着我市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学区建设的有效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教育内涵发展和学校文化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特别是随着学区建设的逐步完成,大规模的学校合并、教师调动带来了诸多整合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2007年5月,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工程的意见》,提出了以"学校管理精细化、师资队伍专业化、教育活动人文化、学校环境园林化、教育质量优质化"为主要内容的学校文化建设总体思路和推进措施,全市学校文化建设全面展开.2009年,我市出台了《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水平评估方案》,学校管理工作实行"规范化学校"、"特色学校"、"品牌学校"等级评估,推进学校管理工作上档升级.《承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后,我市又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中小学校校长队伍建设的意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等重要规范性文件,形成了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强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学校这个群体全部存在方式的总和,它影响和制约着校园人的活动和校园人的发展.目前,很多校园文化的人文气息淡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