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的小学     
<正>我永远忘不了这样一件事。某年冬天,市里要来一个卫生检查团到我们学校检查卫生,班主任老师安排了两名同学把守在教室门外,个人卫生不合格的学生,不准进入教室。我是不许进入教室的几个学生之一。我和两名把守在教室门外的学生吵了起来,于是他们从教员室请来了班主任老师。班主任老师上下打量着我,冷起脸问:"你为什么今天还要穿这么脏的衣服来上学?"我说:"我的衣服昨天  相似文献   

2.
有人认为一堂好课的各个方面都要好,其实这个要求是难以达到的.特别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可能使一堂课的方方面面都完美无缺.如果一堂课有一个好的点子,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永久难忘的印象,那么这就是一堂好课.因此,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想一个好点子,为课堂教学添光增彩.为此,教师要研究设计好点子的方法.动态化.心理学认为,运动的物体比静止的物体更容易引起人的注意.数学知识静静地“躺”在书本上,教师就要根据各个知识的特点,让能够用动态演示的知识“动”起来.如,曾宪侯先生曾经是这样教直线的——他走进教室,点出课题后,拿起粉笔,从黑板的左边一直画到黑板的右边,然后走出了教室,还保持着画直线的姿势.学生惊讶:曾老师怎么走出了教室?曾老师回到教室后说,哎呀,我画了这么久,一条直线还没有画完呢.听过曾老师这堂课的学生,几十年后都没有忘记.曾老师这么教直线,堪称经典.通常在教直线时,教师都是说,直线是无限延伸的,没有端点.学生对“无限”的含义理解不到位.而曾老师却将“无限”动态演示出来了,学生从曾老师走出教室感到好奇,进而理解了直线的无限性.故事化.小学生喜欢听故事,如果能够将一些数学知识编成故事,学生就会感觉到学习有趣,从而激发...  相似文献   

3.
一天上午,做眼保健操时间,我从我班窗前经过时,听到教室里面乱哄哄的。“老师不在吗?”我边想边快步走到教室门口,学生立刻安静了下来。环视全班,此时,我发现没有不做操的,连最调皮的几个学生都在一本正经地做着,该到的老师确实还没有来。  相似文献   

4.
小坤又惹祸了,乱敲教室后门,还打了上课的美术老师!我和班主任心急火燎地冲向教室,生怕小坤再一次跑到操场,爬上篮球架不下来. 小坤的表现经常让班主任甚至是家长抓狂:撕同学的书,掐同学的脖子,打老师,还咬人.如果恰好课间操时他正在生气,无论怎么哄,他都不会离开座位,班主任一边要安抚已经在走廊排队的50名学生,一边要回到教室细声慢语地哄他,换来的只是他如同小狮子一样发自喉咙深处愤怒的吼声.今天又是怎么了呢?  相似文献   

5.
要“善诱”     
有这么一回事,一个学生打过上课钟后匆匆跑到教室门口,这时老师巳开始讲课了。“报告”!老师只是看了这个学生一眼,没有让这个学生进教室,学生以为老师没有听见,就再来一个大声的“报告”!引起同学的哄堂大笑,老师一生气,碰!把这个学生关在教室外面,下课后,老师把这个学生找到办公室,批评一通,还扣上一顶“破坏学习秩序”的帽子,这个学生背对教师,面向窗外,始终一言不发,似乎有点不服气。而另一位老师也处理过三个  相似文献   

6.
迷失的岁月     
一天,我正在办公室备课,同组的张老师夺门而入。他的表情非常愤怒。我一边劝他一边询问原由。他说:我教了多少年学生,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不学习不说,还公然顶撞老师、辱骂老师。你说,这课怎么上?教师的尊严往哪儿放?原来在张老师上课时,两名学生发生争执,张老师让他俩到办公室,其中一名同学不去,申辩说自己是无辜的。张老师说,你上课不遵守纪律还有理了?老师说你还不服,你眼里还有没有老师?缺乏教养,你应该重新到幼儿园去补课!该生用脏话骂了张老师一句后,拿起书包就走出了教室,边走边说不上学了。我劝张老师别跟学生较真儿,多注意学生…  相似文献   

7.
由于不愿参与教学,我几乎每天都被老师赶出教室。她让我把椅子搬到外面,坐在那儿直到下课。今天我一走进教室,老师就让我坐到外面,说她今天再也无法容忍我了。我很震惊,课还没上呢。处方这个简单故事的关键词是“惩罚”和“每天”。很显然,每天把学生赶到教室外面并没有产生理想的教育效果,事实上不良行为每天仍在继续。从行为学家的视角来看,将学生赶出教室是对学生进行了负强化,从而增加了这一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或许与在教室上课相比,学生更喜欢呆在教室外面。教师应该找出学生不参与教学的原因。如果是因为缺乏能力,她应该帮助学生制订…  相似文献   

8.
上课铃响了,一位教师走到自己任教班级门前,没有进去,因为教室里一片吵闹声。两分钟后,学生发现老师没进教室,立即安静、端坐,准备迎接"训斥"。这位教师走进教室后,问了学生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不进教室吗?"学生回答":教室里太吵,老师不愿进来""老师生气了""老师在准备怎样批评教育我们"……这位教师笑着说:"你们说得都不对,我是在教室外听你们争论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理发之后     
第一节是我的课,当我走进教室准备上课时,学生们先是惊讶,然后是小声议论.上课铃已经响过了,学生们还没有安静下来,真是岂有此理.我刚要发怒,但马上又镇定了下来,原来他们是在评论我的头发.于是我笑着说:"学生们,谢谢大家对我的关心,昨天我刚刚理的发,是不是不好看,让大家见笑了?"这时学生们七嘴八舌说开了,"老师,你的长发为什么剪掉?""老师,你的短发真漂亮!""老师,你好像比以前还年轻了!""老师,你真精神!只是那么长的头发剪掉了,怪可惜的.  相似文献   

10.
我的小学     
梁晓声 《新读写》2013,(7):71-72
我永远忘不了这样一件事。 某年冬天,市里要来一个卫生检查团到我们学校检查卫生,班主任老师吩咐两名同学把守在教室门外,个人卫生不合格的学生不准进入教室。我是不许进入教室的几个学生之一。我和两名把守在教室门外的学生吵了起来,结果他们从教员室请来了班主任老师。  相似文献   

11.
这是有关教室文化的一个细节,来自美国。在纽约一间小学教室的墙壁上,有一专栏:"打电话给老师",指导学生如何与老师联系,介绍相关老师的电话号码,这些老师可以"免费帮助家庭作业"。专栏分别列出了数学、阅读、写作、科学老师的电话。专栏还告诉学生,哪些老师知道说西班牙语、意大利语、中文、法语、俄语等语言,打电话的时间分别是星期几到星期几的时间段。这个张贴非常详细清晰,透露出教师为学生服务的强烈意识。如果要问什么是教室文化,那么这个细节就已经告诉了我们。无数个这样的细节就组成了教室文化。无数爱心、责任心的汇聚,就组成了博大的教室文化的海洋。在国内,我们的教师正在充分发挥教室墙壁的教育功能,把教室的角落布置成图书室,这也是教室文化的一种形态。当学生觉得教室如家一样温馨时,他们便接受了教室文化的熏陶。  相似文献   

12.
这是有关教室文化的一个细节,来自美国。在纽约一间小学教室的墙壁上,有一专栏:"打电话给老师",指导学生如何与老师联系,介绍相关老师的电话号码,这些老师可以"免费帮助家庭作业"。专栏分别列出了数学、阅读、写作、科学老师的电话。专栏还告诉学生,哪些老师知道说西班牙语、意大利语、中文、法语、俄语等语言,打电话的时间分别是星期几到星期几的时间段。这个张贴非常详细清晰,透露出教师为学生服务的强烈意识。如果要问什么是教室文化,那么这个细节就已经告诉了我们。无数个这样的细节就组成了教室文化。无数爱心、责任心的汇聚,就组成了博大的教室文化的海洋。在国内,我们的教师正在充分发挥教室墙壁的教育功能,把教室的角落布置成图书室,这也是教室文化的一种形态。当学生觉得教室如家一样温馨时,他们便接受了教室文化的熏陶。  相似文献   

13.
湖南娄底某高中一教师在课堂上制止两学生下五子棋,其中一名学生不但不听劝,还对老师一顿暴打,并扬言教师应该纳入服务行业,他交了钱,是来享受服务的。虽然最后学生在教室低声道歉,但只字未提对不起老师。这时,老师突然跪下,大声对班上同学说:我这双膝上跪天  相似文献   

14.
多娜老师的四年级班教室跟许多班的教室一样,前边是面对着学生的讲台桌,后边是贴满了学生作品的公示板。教室很普通,但多娜老师是一个善于创新,不循规蹈矩的人。她主动请缨参加了学校倡导的、旨在鼓励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独立意识的活动。  相似文献   

15.
大四的时候,被学校分派到市里一所寄宿制高中实习,担任高一两个班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学校规定,语文老师在语文早读课期间应到教室坐班.因此,每周的3个早晨我都必须在6:20准时到教室,"看着"学生早读.如果发现学生讲话或打瞌睡等不认真的表现我就会狠狠地瞪他们一眼或者直接走到其身边给予提醒.整整40分钟的早读时间,我不是呆呆地坐在讲台上,就是在学生中间来回走动,或者站在教室门口与隔壁班老师聊天.……  相似文献   

16.
李强 《班主任》2014,(2):39-39
正我刚踏进教室,就看到黑板上画着一幅漫画:一个身材瘦高的学生低着头,旁边站着一个矮胖的老师,欠着脚,仰脸在训斥学生,嘴里冒出的话是——"下回还敢迟到不?"见我走进教室,学生们都偷偷地冲我乐。有的女生甚至用手捂着嘴巴,生怕自己笑出声来。我猜漫画的作者是杰,也知道画面上那瘦高的学生是他,而那矮胖的老师就是我。  相似文献   

17.
六(1)班自从搬进了新教室后,学生、老师就为教室的地面卫生头疼,新教室是石塑地面,不论扫、擦,还是墩,总是有些痕迹、斑点弄不干净,每天学校卫生检查都会被扣分。老师想尽各种办法,效果还是不理想。有一天卫生老师突然说:六(1)的教室地面的问题解决了。  相似文献   

18.
学生小李每次数学考试成绩必然在三十分以下,最让老师闹心的还不是他的成绩,而是课堂上他的屡屡违纪。如果你说上课不准睡觉,他非睡觉不可,故意让老师在同学们面前下不了台。讲道理他也不听,把他赶出教室,学校制度又不允许。  相似文献   

19.
冯老师走进教室的时候,孩子们一怔。“你们好啊!”冯老师满脸洋溢着真挚的笑意,声音充满了亲切和关爱。正想上课,突然,有个学生举手站了起来,还没等老师问他什么事情,便急急的说:“冯老师,可以给你提个问题吗?”“当然可以了。”冯老师仍然微笑着。“你今天为什么戴眼镜了?”“对呀,你为什么戴眼镜了?”这时很多学生也随声附和起来。冯老师这才想起走进教室时孩子们满脸疑惑的原因。冯老师并没有急于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而是故意问他们:“好看吗?”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好看”,有的说“不好看”,有的不说话…  相似文献   

20.
我的班主任——郭老师是我最敬佩的人,她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了我们. 有一次,放学后,我在半路上想起自己把作业本落在教室里了,于是急匆匆地赶回教室取作业本.我一推开教室门,发现郭老师还在批改作业,我走进教室她也没发现.为了不影响她工作,我轻轻地走过去,看到郭老师的额头上冒出一层细细密密的汗珠,像小雨滴一样.她顾不上擦汗,手还在不停地批改,脸都红了.她嘴里在不停地嘀咕着:"这道题为什么错了,是同学们没理解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