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现在,许多学校都有这样一个硬性的规定:教师上课必须站着(或游动着)讲课,坐着讲课将视为教学事故。有些学校已经将此列入教师的常规教学行为管理条例。为此,学校领导还经常到各教学班巡视,检查教师的讲课状态。一旦发现教师有坐着讲课的,轻当面劝告,重大会批评。更有甚,因连续几次被校方发现坐着讲课,会给予行政警告处分(或本年度内不准评优晋级的处分)。更为严蘑的会被校方勒令“下课”,或调离原工作单位。对此,绝大多数教师很不理解:校方制定这种管理条例的依据是什么?这种规定有利于新课改吗?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吗?年龄大的教师连续站着讲两节课,体力不济,坚持不下来怎么办?这对年迈体衰或疾病缠身的教师来说是否有些残酷?即便是身体还不错的教师,为了教学的需要,坐下来和学生进行诚恳的对话有何不可?都去关心学生,谁来关心老师?  相似文献   

2.
一、缘起:从一次青年教师说课比赛说起 由于学校要推荐教师参加区级优质课比赛,学校教研处根据往年的做法准备这样筛选:先让35周岁以下的教师进行说课比赛,前50%的教师再进行上课比赛,根据成绩推荐参加区级比赛。在讨论这个方案是否可行时,有的教师说:这个方案比较公平,也能选出优秀的教师代表学校参赛!有的教师说:这个方案容易操作,面上铺开,择优上课。而我在想:我们开展说课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仅仅是一次比赛?仅仅是为了选拔教师吗?这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开展说课不仅是一次比赛,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加油站,实现赛研结合,以赛促研。这才是我们应追求的校本教研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一、启动(上课铃响,师生问好后,教师没有开始讲课,却在讲桌上寻找着什么)师:你们看到老师的笔了吗?  相似文献   

4.
引言:不识庐山真面目——语文课到底怎么上? 一个小学语文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邀请我去讲课。一上课,老师们就提出了最关心也是最核心的问题“语文课到底怎样上?”这些老师都是教学骨干,肯钻研,善思考,有个性,似乎不应该问这样的问题。都是骨干老师,难道连课都不会上?但冷静想想,到底又有谁能回答这个问题呢?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就数学新课导入介绍两种常用的方法。一、提取素材式“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这一大众数学观已被各位数学教师普遍接受,因此,教师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提取数学素材,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如,在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时,教师可在上课一开始开展别开生面的30秒钟跳绳比赛,让学生分别记下各自跳绳下数,然后教师也提供自己跳绳下数的信息:“我跳的下数比王力同学的2倍还多3下,我跳了几下?”通过一次跳绳比赛,学生们积累了许多数学素材,为以下新课的展开提供了实际数据,摒弃了传统教法中采用学生陌生而…  相似文献   

6.
一次河北省公开课比赛,讲课内容是“椭圆的定义”,其中一位参赛教师拿着一个盛了半杯水的透明圆柱形玻璃杯走进教室.上课了,该教师拿起杯子喝了一口,下面的评委老师和学生都很惊诧,怎么公开课上老师还喝水?  相似文献   

7.
某校招聘老师,笔者有幸听了一位优秀教师(说课比赛获省第一名,全国二等奖)的试教课,课题是“椭圆的参数方程”,该教师的上课流程大致是:首先向学生提出下列问题:(1)已知圆心(a,b)和半径r,该圆的方程是什么?参数方程又是什么?(2)什么叫做曲线的参数方程?待学生回答后,接着出示问题(教师边叙述边画图):如图1,以原点为圆心,分别以a、b(a〉b〉0)为半径作两个圆,点B是大圆半径OA与小圆的交点,  相似文献   

8.
1993年3月,当袁志揣着一纸调令走进松山区“五三”职业中学时,他的心如那个乍暖还寒的春季一样,涌上一股凉意。这已经是开学的日子了,可偌大的校园却冷冷清清,教师们在墙根下袖着手晒太阳,教室前面几把椅子上稀稀拉拉地坐着学生。“为啥不进教室,都在外面呆着。”袁志走上前问。“屋里阴冷,没事进去挠墙根啊?”教师们答道。袁志困惑了:怎么会没事呢?教师不给学生们上课吗?学生不听教师讲课吗?袁志满脸的疑问让教师们无奈的笑了:“学校五十多名教师,才一百多名学生,这课还有啥上头?”这数字让袁志有些吃惊,一向思维敏…  相似文献   

9.
一堂精彩的课,会使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精力集中,学生掌握的也快。这是每个教师都响往的。但往往也有教师在上课,学生在下面打瞌睡的情况。这对于某些学校或老师来说,恐怕不算稀奇事。老师对此该怎么办呢?可能有的老师会只顾讲课,采取不闻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要求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们也力求给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于是,课堂越来越热闹,课堂里充斥着师生、生生的问答声、讨论声,但有些教师对讲课也开始无所适从,应该在多大程度上把课堂交给学生?课堂上教师到底需要讲些什么?  相似文献   

11.
学校每年每学期组织教师们到各校听优质课,甚至不惜财力派许多教师到各地去听观摩课,或者邀请全国有名望的教师来本地讲课、讲座。绝大多数教师讲课,课前精心准备,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也很合理,重点难点抓得准,知识讲解方面更是无懈可击。但有些课为什么会味同嚼蜡呢?原因就在于一些语文教师缺乏“精、气、神”。  相似文献   

12.
今天是第三次到五年级二班上课.早就听说五二班有几个调皮的老师。前两次上课的时候没太发现.估计是摸不清我的脾气。今天上课,开始原形毕露了。我在上面讲课。他们开始搞怪。发怪声,坐姿不端正,鼓捣小玩意儿,乱搭腔。无奈,两个调皮的小孩儿被我点到名字.叫起来说了两句.然后请他们坐下接着讲课。没过两分钟.这两个孩子又开始搞怪.被我叫到讲台。上来后满不在乎,说完后依然如故。还好除了这两只“小猴子”外,别的学生们被震慑住,课得以顺利进行。下课了,我把这两只调皮的“小猴子”带到了办公室.先来了招“不闻不问”。两只小猴子被冷落了几分钟后.比在教室的时候老实了很多。如下是我和这两只小猴子的对话:老师:你们叫什么?  相似文献   

13.
一、坚持机遇观察训练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一天上午的第一节课 ,铃声响过 ,我推开门走进教室。师生互致问候之后 ,学生们坐好 ,我准备上课。这时 ,我看到学生们精力集中 ,等待我开始讲课 ,但我并没有讲课 ,却提出了一个问题 :谁看到老师是怎么走进教室、走上讲台准备上课的?这个问题出乎学生的意料。于是 ,他们认真回忆起来 ,有的还相互看一看 ,好像从同学的目光里寻求答案。过了一会 ,许多学生举起了手。我请一学生回答 ,他说 :“清脆的上课铃声刚刚响过 ,老师轻轻地推开教室门 ,回转身 ,又轻轻地把门关上 ,手拿蓝色备课夹 ,面带微笑 ,健步…  相似文献   

14.
前段时间,我有幸现场观摩了特级教师钱守旺执教的“路程、时间与速度”一课。 一上课,教师和学生就谈奥运比赛,主题是每种比赛比什么。  相似文献   

15.
某一天,一位班主任教师走进我的办公室,气冲冲地对我说“校长,还要不要我们正常教学了,我们这件事还没做完,那件事又来了,作业也没时间批改。”一问才知,学校最近布置的工作太多,支部要求教师对自己的师德进行评议写总结,教学方面又在举行优质课比赛,少先队也在开展活动,所有的工作都集中到这一时段,老师们都感觉太“忙”,但又说不出在忙什么。老师们这种“忙”是否正常?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忙”?经过观察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谜语     
一天,动物王国举行猜谜语比赛。主持人百灵鸟提出了第一个问题:“什么东西左右相反而且老爱摹仿别人?”“镜子!”猴子一听就猜出来了,他获得了特别聪明奖。百灵鸟接着提第二个问题:“青了一大片,却一点也不疼。这是什么?”“是蓝天!”小兔子指指天空,抢着回答。她也获得了特别聪明奖。“那么,醒着的时候看不到,只有睡着的时候才看得到的,是什么?”百灵鸟又提出了第三个问题。这一回,动物们想了很久也没有答出来。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猜出这是什么东东吗?(答案在本期找)《谜语》参考答案:梦。谜语@莫彬  相似文献   

17.
当前,全国各地的校本研训已成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途径之一,各种研训活动也如火如茶,空前高涨,但教师们在这“潮水”般的研训之后,究竟得到了些什么?他们汲取到所需要的“营养”了吗?据笔者调查研究,大多数教师的研训效果距离上级教育部门的初衷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为数不少的教师是空着脑袋而来,没有问题而走。  相似文献   

18.
王志光 《辽宁教育》2011,(12):21-22
经常到基层学校看课,有两个问题始终萦绕在脑海中,一是看课到底应该看什么?是看教师驾驭教材的水平、教法的运用、讲课的技巧、组织课堂教学的秩序和能力吗?二是评课评什么?是评教师驾驭教材的水平、教法的运用、讲课的技巧、组织课堂教学的秩序和能力吗?当然,这些方面都应该看,都应该评。一般情况下的看课和评课也主要是以讲课教师的上述方面内容为看点和评点。  相似文献   

19.
文利 《湖南教育》2006,(7):23-23
数学学后记是指每堂数学课结束后,学生将本节课的收获、评价以及其他的感受记录下来的一种日记形式。它包括:这节课我学会了什么?我还想知道什么?遇到了什么问题?老师的讲课怎么样?等等。教师若能将这些学后记进行分析、整理,然后“对症下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20.
教学的中心环节是上课,上课的主要方法是讲授。所以,在学校里,一般也把上课称为讲课。讲课的效果有好坏之分,这一点众所周知。可是,上课时老师应当讲多少才合适,"讲"的多少对教学效果有什么影响,这类问题恐怕多数教师都没有认真思考过。某位学者曾经在一篇文章中介绍她在英国大学教书的经历,其中谈及英国学生常常会嫌教师讲得太多。相比之下,在我们的学校里老师则生怕自己讲得太少。不但上课大讲特讲,下课了有的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