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2007年3月报道了河北省晋州市海龙棉织厂生产"毒毛巾"事件,后经相关部门检验,该厂毛巾虽然不合格,但并未含禁止使用的强致癌物质.海龙棉织厂随后对央视提出侵害名誉权控告.近日,北京市一中院认定商品生产者应容忍社会公众以及媒体对其作出的苛刻批评,终审驳回海龙棉织厂的侵害控告.(<京华时报>5月6日)  相似文献   

2.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2007年3月报道了河北省晋州市海龙棉织厂生产"毒毛巾"事件,后经相关部门检验,该厂毛巾虽然不合格,但并未含禁止使用的强致癌物质.海龙棉织厂随后对央视提出侵害名誉权控告,并要求央视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相似文献   

3.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了河北省晋州市海龙棉织厂生产“毒毛巾”事件,后经相关部门检验,该厂毛巾虽然不合格,但并未含报道所称的强致癌物质。海龙棉织厂随后对央视提出侵害名誉权控告。近日,北京市一中院认定商品生产者应容忍社会公众以及媒体对其作出的苛刻批评,终审驳回海龙棉织厂的侵害控告。  相似文献   

4.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2007年3月报道了河北省晋州市海龙棉织厂生产“毒毛巾”事件,后经相关部门检验,该厂毛巾虽然不合格。但并未含禁止使用的强致癌物质。海龙棉织厂随后对央视提出侵害名誉权控告,并要求央视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近日,北京市一中院终审驳回海龙棉织厂的侵害控告。北京市一中院在判决中认为:民事主体依法享有获得客观社会评价的权利,与此同时,法律亦保护媒体的正当舆论监督权利。毛巾安全问题涉及公众利益,作为生产毛巾的企业,针对媒体与公众对其产品质量及安全的苛责,应予以必要的容忍。  相似文献   

5.
2008年5月,一个可能载入我国舆论监督史册的案件终审判决了:2007年3月,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节目披露河北省晋州市海龙棉织厂生产"毒毛巾".后经相关部门检验,该厂毛巾虽不合格,但并未含禁止使用的强致癌物质,海龙棉织厂随后对央视提出侵害名誉权控告.北京市一中院认定商品生产者应容忍社会公众以及媒体对其作出的苛刻批评,终审驳回海龙棉织厂的侵害控告.对此,一些人表示欣喜,认为舆论监督终于"扬眉吐气"了;也有人把这一案例解读为"强势媒体VS弱势企业"的胜诉,意指央视的胜诉在许多时候难以复制.  相似文献   

6.
读者来信     
宽容而非纵容媒体的失实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了河北省晋州市海龙棉织厂生产毒毛巾事件,后经相关部门检验。该厂毛巾虽然不合格,但并未含报道所称的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央视"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中的"在岗位上"故事集为研究对象,重新理解威廉斯的"大众"涵义,揭示电视如何呈现大众形象;通过对"在岗位上"故事集的编码/解码分析,帮助理解电视推销其倾向性解读。本文认为,央视"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迎合了春节期间的家庭收看氛围,成功地使其倾向性解读的符码得到观众认可。  相似文献   

8.
资讯情报     
《中国传媒科技》2014,(22):45-45
<正>移动手机将预装央视客户端据消息人士透露,2015年,央视将与中国移动合作,未来三年内,中国移动将在合作机型预装央视新闻、央视影音App,每部手机预装费用2元,央视计划投入4亿资金。据测算,2017年,央视新闻、央视影音App装机量将超过5亿。"央视影音"移动客户端是"口袋里的电视",可实现海量视频随时随地观看。"央视新闻"是央视新闻中心的官方客户端,是用户第一时间获悉权威新闻、突发事件的利  相似文献   

9.
正四平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有一张伪满时期康德九年十二月九日(1942年12月9日)颁发的"讲习修了证书"。证书长36厘米,宽26厘米。证书持有人:张文波,40岁。家住伪四平省海龙县海龙街仁德区。他参加的是15天短期汉医培训班,学习包括中医和西医内容。授课讲师有汉医学和西医学讲师。发证机构是"四平省汉医会海龙县支部"。该证书对当时伪四平省中医管理情况提供了佐证材料。四平始建于清末,曾隶属奉化县、梨树县。中华民国初,称四平街。1941年,伪满洲国将当时奉天省部分县肢解出来,建置四平省。四平为四平省公署所在地。在四平街建制形成初期,当时百姓看病主要是中医占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通过回顾央视改版的具体内容、代表案例,观察其"变脸"的深层因为,探讨其影响及对电视传媒今后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5,(20):13-20
<正>为了"跳出鱼缸",张泉灵从央视离职;为了妻子孩子,郎永淳离开了央视。其实离开央视的人很多,但近来却有了"央视离职潮"的说法,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都是央视的名人,是在央视工时间超过10年甚至20年的"老人"。和此前跳槽的人不同,近期离开央视的名嘴们,不再局限于去别的电视台,他们的  相似文献   

12.
央视《新闻联播》是全国各个电视台必播的新闻节目,反映了国家发展趋势。随着时代的进步,央视《新闻联播》也在逐渐发生改版,改版后的央视《新闻联播》改变了过去千篇一律的呆板形象,焕然一新,更加具有亲和力,被称为央视新闻"变脸"。央视新闻"变脸"成功的改变了传统的《央视新闻》的形象,增加了收视效率。  相似文献   

13.
传媒资讯     
《新闻前哨》2013,(6):6
《央视新闻》赶搭"移动快车"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开播十周年之际,《央视新闻》正式人驻拥有过亿用户的搜狐新闻客户端。这是《央视新闻》继微博、微信之后在移动新媒体浪潮中的又一次"大动作",意味着《央视新闻》品牌已延伸到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三大新媒体领域。作为首个使用搜狐新闻客户端"流媒体"模板的电视媒体账号,《央视新闻》可以实时更新内容,在第一时间发布最新新闻,并充分利用"视频""图文""组图"直播"等多媒体形式对新闻进行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央视的"国家品牌计划"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探究央视品牌最新的传播策略."国家品牌计划"积极响应国家由提出的"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战略目标,目的在于培育出一批能够在国际舞台上代表中国的优秀品牌参与国际竞争.本文通过个案研究法和文献分析法,研究了央视的品牌传播策略,力图通过对央视品牌传播策略的个案研究给予媒介品牌的传播以指导.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纪录片正处在转型与复兴的关键时刻,央视纪录片频道于2012年3月5日与民间机构合作的"活力中国"项目推出首批成果,14部民营机构制作的纪录片登上央视荧屏,其选题均着眼于社会现实,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是央视首次面向社会民营机构招标制作纪录片,目的在于"凝聚一批社会制作机构,产生一批高质量的社会现实类纪录片选题,创新一批纪录片节目形态"①。"活力中国"项目不仅意味着央视纪录片创作向产业化发展迈出一大步,也深刻影响到当前我国纪录片的整体传播生态。  相似文献   

16.
《声屏世界》2015,(2):176-177
2014年6月,一则关于"央视制播分离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的新闻在业内热议,该"实质性的步伐"是指央视成立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以及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其中央视创造传媒的成立意在挑战当下全国各家卫视比拼的综艺节目市场,并同期推出了首个节目《喜乐街》。事实上,央视实施"制播分离"已有十余年之久。进入2014年,综艺节目市场化发展趋势明显,社会化制作公司不断崛起,《中国好声音》《中国梦想秀》等一系  相似文献   

17.
根据央视总编室的统一部署,我们根据2012年春节期间央视和省级卫视的收视数据及舆情监测数据的综合对比分析,结合部分网络调查结论,对央视"春晚"总体表现进行客观、科学评估,为今后节假日期间中央电视台节目  相似文献   

18.
非常荣幸合众传播被评为"2011年度央视优秀广告代理公司"。感谢合作伙伴十年来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合众人的努力又一次得到了证明。与央视的合作由来已久。作为国家级电视媒体,央视是国家政治文化的媒体表达,也是最广泛贴近普通百姓的传播载体。央视一方面要在多元竞争的国际化媒体环境中争取更大话语权,另一方面更肩负面向观众需求、面向市场、面向竞争的商业重担,但央视各  相似文献   

19.
《青年记者》2012,(32):68
2012年11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官方微博"央视新闻"正式登陆新浪网,这是央视进军新媒体的一项举措。"央视新闻"将报道热点新闻事件,发表深度实事评论,对央视精彩节目做出预告及回顾,同时,配合央视新闻中心活动展开调查、征集等网络互动。依靠央视强大的新闻采集能力和快速响应能力,结合网友报料获取新闻线索,央视新闻中心通过微博这一高效的新兴传播渠道,以首发新闻、独家报道、图像优势为特色,与更多网友分享优质的实时信息、新闻资讯、观点评论等,并将网络舆情及时反馈到节目中,进一步拓展央视新闻的传播渠道,扩大影响力,拉近与网民的距离。  相似文献   

20.
徐繁 《今传媒》2013,(1):22-23
央视系列采访"你幸福吗"近期爆红网络,各种"神回复"纷纷出炉,引发一场全民幸福大吐槽。多数媒体从业人员认为是央视记者人文关怀的缺失,业界学者也纷纷撰文批判。笔者认为,受访者的神回复,是凸显了基层民众话语权缺失环境下的"失语"心态。有争议才有价值,能引发全民对幸福的思考,这是央视节目议程设置的一大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