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信息桥     
乳腺增生常在30岁左右发生,40岁左右有瘤变现象。50岁左右易变为癌,已成为乳腺增生的病理变化规律。乳腺增生病常在月经前或心情不畅时出现乳房疼痛。有时腋窝处、肩背部也有酸胀困痛感觉。触摸乳房时多在乳房的外上侧可摸到大小不等的肿块,月经前胀痛和肿块或加重或增大。月经过后疼痛和肿块减轻或消失,有时从乳头处流出液体。乳腺纤维瘤多发生在25岁前的女性,病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未触及包块的早期乳癌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12例未触及到包块的乳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早期癌变或导管内癌、乳腺派杰氏病和早期浸润性导管癌等均可在未触及包块期发现。结论:乳腺局限性增厚、患肢不明原因水肿、乳头溢液、糜烂均需进一步进行相应的检查和精确的定位活检。提示乳癌疗效有赖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临床病理分析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 10年间收治的经病理诊断为良性肿块的 171例患者进行临床、病理特点、预后分析及随访。结果 :171例中 ,119例经中西药治疗无显著疗效。手术行肿块切除 76例 ,区段切除 88例 ,单纯乳房切除 3例。有 1例 6年后转变为乳癌而行乳癌根治术。结论 :乳腺良性肿块中以囊性增生多见 ,其中乳管上皮增生和乳头状瘤病与乳癌关系密切。临床治疗应进行必要和区段切除 ,重度非典型增生必要时行全乳房切除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的发病特点、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6例术前诊断为乳腺癌的老年患者,手术后病理证实的乳头状瘤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16例均以乳腺肿块为首发症状,其中2例既往有乳头溢液病史,16例术前均行彩超及乳腺钼靶摄片检查,考虑乳腺占位、癌可能性大。术后病理均诊断为乳头状瘤病,其中9例伴不典型增生。结论:老年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最常见症状为乳腺肿块,术前行乳腺彩超及乳腺钼靶检查确诊率较低,仍需要术中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指导手术及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具有一定的恶变倾向。  相似文献   

5.
本科于1993年3月—1996年3月间,因各种病因行子宫切除145例子宫标本,经活检病理确诊为子宫腺肌病,完整资料29例,占全标本的20%,其临床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29例子宫腺肌病年龄情况:19岁1例,占3.45%,35—40岁4例,占13.79%,41—45岁5例,占17.24%,45—50岁9例,占31.03%,51—56岁10例,占34.48%。 1.2 婚育史 2例中1例未婚,2B例为已婚产妇,占96.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40岁以下妇女子宫内膜癌刮宫活检的病理诊断.方法对8例40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6例,腺鳞癌(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1例,浆液性乳头状癌并透明细胞癌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组织学特点是子宫内膜腺体失去极性,细胞核变大、变圆、核仁突出,染色质粗或呈空泡状.同时子宫内膜间质消失,代之为肉芽组织或纤维组织,常有炎性反应.子宫内膜样腺癌多数仅累及浅肌层。皆无转移.1例子宫内膜腺鳞癌呈双侧卵巢转移;1例浆液性乳头状癌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结论40岁以下妇女的子宫内膜癌多数为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应注意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不典型息肉状腺肌瘤鉴别.  相似文献   

7.
TCT、阴道镜在宫颈肿瘤筛查中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肿瘤筛查中液基细胞学检查(TCT)、阴道镜下活检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2.12-2005.10月间张家口市及周边地区9250例已婚妇女进行常规细胞学检查,可疑宫颈病变3536例患者行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液基细胞学筛查检出阳性涂片212例,占82.2%(212/258),其中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占15.1%(32/212),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AIL)占65.6%(144/212);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占79.8%(14/16),鳞状细胞癌(SCC)占100%(22/22)。阴道镜检查阳性例数为242例,占总数的93.8%(242/258);经病理确诊为CIN及浸润癌者共197例,占TCT异常者92.9%(197/212),占阴道镜异常图象81.6%(197/242)。年龄分布上,以28~35岁发病者所占比例最大(48.5%)。结论:在宫颈病变的早期筛查中TCT联合阴道镜下活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外阴癌是一种起源于皮肤黏膜以及其前庭大腺和相关附属器官的恶性肿瘤.外阴癌是女性外阴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占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3%-5%,.常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妇女,主要以鳞状上皮细胞癌最常见.其他有恶性黑色素瘤、基底细胞癌、前庭大腺癌.临床主要表现为有外阴病变或瘙痒史,早期无症状或仅有小硬结、微小溃疡,随病变发展或感染,分泌物增多;晚期出现剧痛、组织溃烂、出血,累及邻近器官后出现尿频、尿急、血尿、排尿或排便困难等症状.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常行外阴切除术或外阴根治术加腹股沟淋巴结、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此病人得到成功护理,痊愈出院.护理病例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HBME-1、CK19基因在甲状腺结节的表达状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肿瘤医院头颈外科1975.1~1998.1月收治的初治甲状腺乳头状癌行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的有完整随访资料的93例患者临床、组织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资料,与同期收治的1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6例甲状腺腺瘤相比较。对常规HE染色证实上述病变的蜡块分别行HBME-1和CK1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9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例中,HBME-1基因阳性表达甲状腺乳头状癌为51例(54.8%),甲状腺良性病变为5例(16.1%);CK19基因阳性表达甲状腺乳头状癌为39例(41.9%),甲状腺良性病变为4例(12.9%)。两种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良性病变中的阳性表达均存在统计学差异。HBME-1、CK19基因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局部侵犯、颈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结论:HBME-1、CK19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增强,在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中是有用的辅助手段。CK19在区分甲状腺乳头状癌和乳头状增生中是一个很好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颈椎病的治疗方式多种多样,针对不同类型,可以选择相应的治疗方式。重症脊髓型颈椎病是指按日本骨科学会颈椎病评价标准(JOA评分)分类[1],评分在0~8分的脊髓型颈椎病。重症脊髓型颈椎病目前多主张采用手术治疗,其手术方式较多。本研究旨在探究前路手术治疗重症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科自2003年1月-2008年1月收治重症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1例,其中男14例,女17例;年龄35~68岁,平均48.3岁;发病节段:C3~49例,C4~519例,C5~621例,C6~713例。前路减压涉及1个椎间隙的10例,2个椎间隙一个椎体16例,3个椎间隙2个椎体以上的5例。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行颈椎正侧位片及MR I检查。1.2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手术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C臂定位确定病变间隙,根据具体情况行单纯椎间盘切除术或椎体次全切除椎间盘摘除术。将病变节段变性突出的椎间盘切除,清除突入椎管内的椎间盘组织,切除相邻上下椎节椎体后缘骨赘,细致剥离后纵韧带,显露硬膜囊,恢复硬膜囊的搏动,刮除椎间软骨终板,适当撑开椎间隙,行椎间融合(自体髂骨或钛网)+前路钢板内固定。对于跨度较大的病例,可将单纯椎间盘切除或椎体...  相似文献   

11.
北宋状元,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两省;南宋则集中于浙江、福建,尤其福建较为特别,超过了毗邻浙江的江苏、安徽和江西,说明福建当时的教育比较突出。已知其生卒年或寿数的70人中,80岁及80岁以上的占7.14%;70岁至79岁的占20%;60岁至69岁的占21.43%;50岁至59岁的占17.11%;40岁至49岁的占20%;30岁至39岁的占11.4%;不足30岁的占2.86%。70人的平均寿命为57.74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明确良恶性乳腺肿块在超声中的鉴别征象 ;评价超声结合钼靶摄影后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报告乳腺肿块病例 72例 ,包括乳腺癌 4 0例 ,良性病变 32例 ,均行超声检查 ,其中 6 0例行钼靶摄影 .。结果 :(1)乳腺癌的超声表现 :不规则形或圆形 ,纵横比 >1,边缘毛刺 ,边缘成角 ,后方声影 ,微小钙化 ,较丰富血流、不规则血流。 (2 )超声与钼靶摄影的结果相比 ,在良恶性乳腺疾病的鉴别方面有相同价值 ,而超声更具实用性 ,在定位与转移淋巴结检出方面优于钼靶摄影。而钼靶摄影在微小钙化的检出方面优于超声。结论 :超声和钼靶摄影二者结合在发现乳腺肿块及其良恶性鉴别诊断方面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探讨C -erbB - 2蛋白在胃癌、大肠癌和乳腺癌中表达的异同和意义。方法 :取胃癌 114例、大肠癌 10 4例和乳腺癌 10 6例 ,石蜡切片 ,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C-erbB - 2在胃癌、大肠癌和乳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 71.9%、5 7.7%和 5 4 .7%。C -erbB - 2在胃癌和大肠癌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有关 ;C -erbB - 2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及乳癌恶性程度有关。结论 :C -erbB - 2高表达是大肠癌、乳癌恶性度高 ,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就是一部群众路线不断成熟和深化的历史。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运用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又一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战胜一切敌人、克服一切困难取得事业胜利的力量源泉。党的群众路线发祥于建党初期、形成于苏区时期、成熟于抗战时期,尤其是对苏区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与探索,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张籍乃胡珦之婿,他所以被胡珦招为东床当与他同胡家兄弟交游有关.张籍婚娶的时间当在元和初年,时已年过不惑.张籍与胡遇密切交往始自元和初年.  相似文献   

16.
Breast metastases from extramammary neoplasms are very rare. We presented a 66 year-old female with metastasis of 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 to the breast. She presented with consolidation over the left upper lobe of her lung undetermined after endobronchial or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VATS) biopsy, and this was treated effectively after antibiotic therapy at initial stage. The left breast lumps were noted 4 months later, and she underwent a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under the impression of primary breast carcinoma. However, the subsequent chest imaging revealed re-growing mass over the left mediastinum and hilum, and cells with the same morphological and staining features were found from specimens of transbronchial brushing and biopsy. An accurate diagnosis to distinguish a primary breast carcinoma from metastatic one is very important because the therapeutic planning and the outcome between them are different.  相似文献   

17.
38岁是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关键时期,而良好的阅读习惯会对幼儿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研究发现,睡前故事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幼儿早期阅读方式,有助于提高幼儿的理解力、表达力和记忆力。创设好的阅读环境,选择故事性强的图文并茂的读物,对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其良好品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民国初年,教育界人士因教育经费陷入极度支绌困境,愤而呼吁教育经费独立,教育独立运动蔚然兴起。《教育杂志》等刊物对教育独立问题进行过广泛的讨论,触及了时代认知的焦点。从后来国民政府时期实行大学院大学区等重要制度的酝酿和实施来看,时人对教育独立问题的认知显然已被付诸实践。当年的认知似乎凸显出教育理想与政治现实之间的不谐情态,更意味着读书人与权势政客在社会良知上的对峙难容。  相似文献   

19.
关于学前英语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学前英语教育的社会需求在不断增强,规模在不断扩大,学前英语教育已经成为新时期学前教育中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目前关于学前英语教育的研究比较滞后,学前英语教育缺乏科学合理的指导标准,也未研究和制订有关学前英语教学的政策与法规,特别是学前英语教师的数量和整体质量与素质不令人乐观。本文着重分析和探讨学前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学前英语教师培养的模式等,旨在促进学前英语教育,提高学前英语教学质量,推动学前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乳腺癌原代细胞培养。检测化疗药物对癌细胞的抑制率。探讨乳腺癌不同组织学类型、年龄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方法:收集109例手术切除新鲜乳腺癌标本.进行原代细胞培养。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癌细胞对三组抗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乳腺癌的敏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CAF(33.0%)、TA(31.2%)和CMF(26.6%)。无论年龄、组织学类型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各组间比较其敏感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MTT法对乳腺癌治疗时选择化疗药物具有重要价值;2.乳腺癌细胞对CAF、TA、CMF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