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课程的改革必然带来教学观的根本转变.我们的教学将从重知识的接受性教学转向重综合能力的探究性教学、从单一的认知性教学转向多维的体验性教学、从机械的决定性教学转向互动的交往性教学.本文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要求,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六个方面来阐述当前教学观的转变问题.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地推行,课程改革必然带来教学观的根本转变。教学将从重知识的接受性转向重综合能力的探究性,从单一的知识认知转向多维的体验,从机械的决定性转向互动的交往性。所以,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鲜明地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获得知识与技术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的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考察教学理论与实践历史发展的线索出发,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分析、探讨了教学转向的历史必然性;认为教学的转向包含着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两个方面的变革;结合当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分析了应该倡导的基本教学观和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4.
当前课程改革中教学观转变有几个主要方面:在教学方式上,由以讲为主转向合作探究为主;在教学内容上,由封闭转向开放;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由单一时空转向灵活时空;在教学管理上,由专制转向民主;在教学手段上,由黑板粉笔转向多样化综合;在教学评价上,由重结果转向多元评价。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不仅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而且对高等师范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学实践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师教育实习必须在教育价值观、教学观、课程观、学生评价观等方面更新理念,采取有效模式,突出主体性、过程性、职业性,尽快实现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对接。  相似文献   

6.
建构多维互动的思想政治课评价平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评价问题一直是实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乃至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lt;思想政治&;gt;课程标准》(下称《标准》)中所提出的基本理念,我们采取的教育教学评价的核心应该应该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并且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它直接关系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系到新课程教育的实施进程。  相似文献   

7.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在中国大地上展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标准要转变的就是那种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8.
评价问题一直是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乃至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下称《标准》)中所提出的基本理念,我们采取的教育教学评价的核心应该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并且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它直接关系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系到新课程教育的实施进程.  相似文献   

9.
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任务。学习方式转变从根本上说是从传统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过程即是探索和形成新的学习方式的过程。传统的学习方式由于教师过于强调学生客体性的一面,把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而将其置于客体的位置看待,学生缺乏主动性,因此采取“罐装”式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0.
周向阳 《教育革新》2007,(11):66-66
我担任九年级新课程化学教学以后,从领会课改精神,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钻研《化学课程标准》,到接受课程改革新理念,转变了教育教学观念。在教学实践中,又反复琢磨新教材,仔细分析学生的实际状况,注重培植学  相似文献   

11.
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代表着不同的教学理念和不同的教学方式。这两者不存在孰优孰劣,只存在是否合适的问题。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我们都应该积极提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显然,要改变的是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象,而不是接受学习本身。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施中.一定要把握好更新观念、改变方式的新型教学方向。牢牢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所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的教学.彻底改变过去只强调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模式,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勇于探究、乐于创新的新型自主学习方式。新课程指导纲要突破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学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习的方式。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要求学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究转变,由重结论向结论与过程并重转变,由重知识向重方法转变,由应试教育向终身学习转  相似文献   

14.
2001年7月我国各科新课程标准陆续出台,这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实施阶段。教学观念的转变是课程改革能够顺利实施的保证。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教学观念的更新决定了教学方式的转变。“如果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课程改革就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作为教学的主要实施者,中小学教师将面临一系列历史性的教学观念上的转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新课程需要以下教学观念:1.整合教学与课程;2.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3.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4.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5.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作为一名普通中小学教师,尤其是过去经验丰富  相似文献   

15.
夏英 《宁夏教育》2004,(11):22-23
根据新课程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并对我国现行基础教育弊端进行深刻剖析以及吸取国外课程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接受、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  相似文献   

16.
迎着世界课程改革的浪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在全社会的热切关注和期盼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颁布了。这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件大事。《纲要》的颁布和实施,必将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课程体系,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和历史使命。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教师要认真学习领会《纲要》精神实质,以《纲要》精神为指导,加强业务水平训练,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尽快适应新课改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就当前的教育现状看,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状况还比较突出,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升学考试考什么,学生记什么,“考、教、学、记”成了学生学习的主线;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接受性学习为主,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成了书本知识、教师知识的克隆;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抑制,接受性学习成了学生学习的唯一,其它学习方式被打入冷宫。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我们要寻找新的理论支持,变革…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教学观,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给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为其改革指明了方向,借鉴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SBEP)经验,将参与式引入师范教育,在课程整合和教材建设的基础上,实施参与式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主要表现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从教技能;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20.
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荻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