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古诗文阅读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教材编写看.苏教版必修教材5册书本共安排了27篇文言文,《〈史记)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两本选修教材52篇。诗歌方面,除了分散在必修二、必修四教材中的8首,《唐诗宋词选读》中有63首,凭这么多的积累,应对高考考题理应足够了。  相似文献   

2.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是粤教版的语文选修教材之一,通常是安排在高二下学期讲授。在此之前,学生学过必修三中唐诗五首宋词四首以及拓展阅读中的三首诗歌。而到艚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其中有唐诗42首,宋词17首,若按照顺序一篇篇教下来,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没趣,效果定然不理想。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教学中运用的教授循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3.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在编排上很有特点,如十二个专题采用“以史为序”“精泛结合”的模式编排,这种编排方式体现了诗词历史流变与时代精神主题最强音的最佳结合,让学生对于不同时期的重要流派和作家作品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每个专题都有一个精当的定语对其特点加以概括,精当的定语概括构成每个阶段诗词的专题精神,这样的概括准确地诠释了每一个专题诗词体现的精神;每个专题编选诗词前都有一篇简短而精要的导入介绍,  相似文献   

4.
<正>一、这是一节内容丰富的诗词赏析课《八声甘州》是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第八专题"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中的一篇。《唐诗宋词选读》作为选修教材,我们教学的定位首先是"选读",即通过阅读诗词佳作进行语言、情感和思维的积累;其次是"欣赏",即对作品内容的精深与形式的完美之处能  相似文献   

5.
《唐诗宋词选读》作为选修课程,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体验吸引着大多数学生。唐诗宋词的星空璀璨夺目,面对如此丰富的精品佳作,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既提高教学效率,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完成教学任务;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将讲授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的几点探索略述如下,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时,为了能够更好地鉴赏所选唐诗宋词,有些老师可能会更多地关注课本外的一些鉴赏资料(例如上网搜索赏析文等),而忽视了教材本身的内容设计特点。其实,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归纳一下《唐诗宋词选读》教材的设计特点,将对我们的教学产生更切实而有效的改进。现罗列如下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7.
有不少《唐诗宋词选读》课,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选修课的特点和诗歌鉴赏的要求,不符合"新课标"精神。只有实现必修课到选修课教学理念的转变,有选择地安排教学目标,重视欣赏及过程与方法的指导,才能让学生喜欢唐诗宋词,并提高审美素养和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必修课程学习基础上,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面向对唐诗宋词有兴趣的学生开设。教师如果从头至尾按部就班教学该教材,因教学时间相对集中,难免内容单一,容易导致学生乏味,影响教学效果。笔者觉得,有必要整合这份教学资源。一.穿针引线法:把握唐诗宋词发展脉络依据一条主线,将教材内容再精选、再联系,从而达到简化内容、高效学习的教学目的。《唐诗宋词选读》大体以诗歌史发展阶段为线索,在具体进入文本教  相似文献   

9.
<正>一、立足课本,整合素材苏教版教材包括:必修课本5本,语文读本5本,选修课本21本,其中,选修教材,又可分为四类。(1)"文学读本"类:《现代诗歌选读》、《现代散文选读》、《短篇小说选读》、《红楼梦选读》、《中外戏剧名著选读》、《鲁迅作品选读》。(2)"古文读本"类:《<论语><孟子>选读》、《<史记>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3)"古代诗歌读本"类:《唐诗宋词选读》。(4)"实用文读本"类:《实用阅读》、《新闻阅读与写作》、《传记选读》、《语言规范与创新》、《当代语言生  相似文献   

10.
探究题是近年高考文学类文本中出现的一种热门题型,属于高考能力要求的最高级。教师本应在日常教学中进行规范训练,但在实际的选修教材教学过程中,多数学校一般选用《史记选读》《唐诗宋词选读》《唐宋八大家选读》作为教材,现代文的阅读教学鲜少涉及,致使现代文的教学无法到位。  相似文献   

11.
<正>《唐诗宋词选读》是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之一。在实际教学中不少人把它等同于必修课程,过多强调文言;或等同于学术研究,过多强调拓展等。此外,作为语文选修课的教学,教者课堂教学手段往往简单重复,课堂缺乏生机。笔者围绕这两种情况,从教材怎样选和教师怎样读两个层面试做一些探讨。一、《唐诗宋词选读》教材怎样选选修课姓"选",就必然涉及教师对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检测等诸多方面的选择、处理。《唐诗宋词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第三专题: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针对当下高考模式下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学习动机的心理学层面,探讨诗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3.
杨军 《考试周刊》2013,(73):18-18
典故往往是诗歌中最精微含蓄的部分,给典故作注则是辅助阅读的必要准备。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中"牛山霑衣"典故的注解没有区别不同版本,截取出典原文前半,造成理解上的困难,不仅注解应有的功能丧失殆尽,而且不利于学生多层面、多角度地理解诗意。  相似文献   

14.
陆强 《考试周刊》2012,(2):45-46
唐宋是中国古代诗词最为辉煌的时期,无论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无论是豪放还是婉约,在唐宋时期都得到了最好的诠释。所以,《唐诗宋词选读》涵盖了中国诗歌史上最辉煌时期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如果对《唐诗宋词选读》的学习可以达到尽善尽美,那么对于整个诗词版块的歌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篇目有必修课与选修课的不同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本文以《唐诗宋词选读》(山东人民版)选修教材的教学实施策略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原则三方面来探讨选修课教学。  相似文献   

16.
单猛 《现代语文》2011,(9):97-98
【教学创意】 本篇是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内容,学习目标是要熟练背诵诗歌及学会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因此,本课拟从课文出发,通过听、读、品,把朗读、美品、探究合为一体,让学生真正领悟课文的景美、情美、哲理美,从而最终学会鉴赏诗歌。  相似文献   

17.
《唐诗宋词选读》是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之一。在实际教学不少教者把它等同于必修课程,过多强调文言;等同于学术研究,过多强调拓展等。另一种情况是作为语文选修课的教学,教者课堂教学手段往往简单重复,课堂缺乏生机。笔者围绕这两种情况,从教材怎样选和教师怎样读两个层面试做一些探讨。一、《唐诗宋词选读》教材怎样选选修课姓"选",就必然涉及教师对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检测等诸多方面的选择、处理。《唐诗宋  相似文献   

18.
谢菁菁 《语文天地》2015,(10):37-38
《唐诗宋词选读》因其教授时间集中,内容相对单一,与学生生活脱节等原因,让多数学生都“想说爱你不容易”。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以日常事物入手激发学生兴趣,采用多种诵读法渗透于诗歌鉴赏之中,并以沙龙、座谈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诗歌之美。高二下半学期伊始,春归大地,芳菲渐盛,也拉开了学习《唐诗宋词选读》的帷幕。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品诗赏词的兴趣?怎样给学生提供一个与诗人、学生、教师之间进行多重对话的平  相似文献   

19.
教学大师与教书匠只隔“一纸墙”。在面目一新、内容丰富、编排精巧的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面前,这种教学境界的高下赫然显现。 的确,苏教版语文教材内容太丰富了。必修教材有五本;从必修一到必修五,相应的读本有五本;选修教材有《传记选读》《唐诗宋词选读》《史记选读》《现代散文选读》等共十三本。二十三本教材,到底哪些必上,哪些选上,都没有明确的要求,它在高考中会不会有所体现也不清楚。  相似文献   

20.
根据日前刚刚结束的2015年苏锡常镇高三语文一模考试中诗歌鉴赏阅卷情况的反馈,以及对考题方面和意图的细致研究,笔者试从三个方面来探究高二教师在处理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这一教材的具体教法,以期为高三诗歌鉴赏复习的高效率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