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试从酒的生产和酒的消费所创造出的科学技术知识,所促进的文化繁荣和人际关系文明,提炼、阐释中国酒文化主题,并论及这一主题在当今的时代性与围绕这一主题推进当今酒文化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宗世昊 《寻根》2021,(2):4-8
酒文化在陆上丝绸之路大致按照向南和向西两条路径传播,在酒文化传播的诸多构成要素中,尤以酒与酒具的交流呈现出中原与外域、边塞与内地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构成了唐宋丝绸之路酒文化的基础。唐宋时期丝绸之路上的"果酒西传"唐宋时期酒的种类多种多样,按照《唐国史补》的说法,各个地区已经形成了各自的特色酒:"酒则有郢州之富水,乌程之若下,荥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河东之乾和、蒲萄,岭南之灵溪、博罗,宜城之九酝,浔阳之湓水,京城之西市腔,虾蟆陵郎官清、阿婆清。又有三勒浆类酒。"  相似文献   

3.
在中华酒文化的百花园中,绚丽多彩的五粮液酒文化格外引人瞩目.五粮液不仅已经成为中国白酒"第一品牌",而且修筑了令世人惊叹的雄伟壮观、如诗如画的十里酒城.五粮液不仅酒美酒香,而且还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一格的"五粮液建筑文化".五粮液建筑文化丰富了中华酒文化与中华建筑文化的宝库.  相似文献   

4.
在各地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上,我们看到不少表现酿酒和宴饮的场景,看到了汉代酒文化的许多真实的美味图景.酒在汉代非常重要,汉代的酒文化也非常重要.酒以成礼,酒中享乐是汉代普遍的风尚,天之美禄为汉代人带来了欢乐,带来了散发着酒香的汉代醇厚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谈起德国的酒文化,人们首先想到的都是德国的啤酒,慕尼黑的啤酒节。其实在德国的酒文化中,葡萄酒文化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据统计,在酒类消费中葡萄酒占第二位,仅次于啤酒;而在正规的宴席消费中,葡萄酒则占首位。在我出席过的德国总统或总理举办的国宴上,通常只用高级葡萄酒,而未见其他酒类。我驻德使馆宴会的餐桌上,除上中国特产茅台、五粮液外,也只用葡萄酒。平时我到朋友家做客,德国朋友也以葡萄酒相待,由此可见葡萄酒在德国社交中的地位。在德国的超级市场和食品商店中,货架上的  相似文献   

6.
酒文化历史悠久,川剧艺术源远流长.酒与川剧关系密切,业界有"无戏不酒"之说.酒不仅增强了川剧正剧的观赏性,给川剧喜剧更添光彩,而且还使川剧悲剧喜演,寓悲于喜的风格特点更加突出.酒为川剧艺术增辉不少.  相似文献   

7.
清前期实行的"移民填川"政策,使宜宾的农业生产得到很快恢复,清政府放松酒禁使酿酒业有了发展的可能.宜宾酒类消费市场迅速发育,消费人口激增,酿酒技术改进,宜宾的白酒酿制业空前发展,从而为五粮液的诞生和现代宜宾酿酒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清代宜宾酒文化从文人的殿堂走向世俗,酒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浸透世俗生活.  相似文献   

8.
该文从四川宜宾宴饮类型习俗、酒谚民谣俗语的产生、人事交往礼俗等三个方面。阐述川南民众的酒俗风情及其人文精神,指出源长厚重的宜宾酒业、酒文化所孕生出的朴实浓美的酒德、酒礼、酒仪、酒行、酒宴、酒乐、酒歌与仁义和美的酒俗精神,是宜宾成为“酒都”的极重要而又特色鲜明的精神人文基础。  相似文献   

9.
名酒五粮液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五粮液酒文化.和谐,是五粮液酒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内涵,正是这种"和谐"--对立统一、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和酒文化精神,推动了五粮液的发展和五粮液集团的腾飞.弘扬五粮液酒文化,使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的竞争中发展壮大,让社会更加和谐,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宋代戎州酿酒业的兴旺为酒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黄庭坚的创作和实践活动使他成为发展宜宾酒文化最重要的文化名人;黄庭坚开辟酒文化胜迹,影响宜宾饮酒风尚;黄庭坚的作品保留了宋代戎州酿酒史的资料;黄庭坚的戎州咏酒诗词具有深远的文化价值.他对宜宾酒文化的影响,迁延至今.  相似文献   

11.
<正>一、前言文化包括了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广义的文化包括了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而狭义的文化则只强调精神方面。同样地,宗祠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下面所讨论的宗祠文化是狭义的宗祠文化,关注的不是宗祠作为建筑物实体,而是以宗族制度为核心的宗祠文化,主要体现在观念、制度、信仰、行为方式、风俗习惯等多个方面。我国历经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统治,崇尚君权的观念已深入人们的骨髓,人们普遍认为,"君权神授"  相似文献   

12.
殡葬与纸扎     
孟令法 《寻根》2013,(2):17-22
一 在现代民间工艺美术的研究中,学者们将民间纸扎视为一种艺术,并认为对其成品的理解应从广义和狭义的两个层面予以阐释:广义的纸扎指一切以纸为原料制作的工艺美术品,包括风筝、剪纸、灯笼、纸马、丧葬用品等;狭义的纸扎则专指丧葬所用的纸制物。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民族都喜酒、好酒、爱酒,甚至还有“嗜酒如命”的少数民族。居住在云南省弥勒县西山区的阿细人,就是这么一个喜酒、好酒、爱酒的古老的民族。阿细人的酒歌和无时不在的酒文化,是任何民族都无法比拟的,在创世纪长诗《阿细的先基》中就有“有酒不想肉,有肉就想酒  相似文献   

14.
在学术界的具体研究实践中 ,学者们对于文化的定义还是有基本一致的认识。从广义的角度看 ,文化的含义比较宽泛 ,包括若干方面的内容 ,涉及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许多方面 ;从狭义的角度看 ,文化的含义有被学者们大致认同的规定性 ,比如伦理道德、教育科技、文学艺术、体育卫生等涉及精神文明的某些方面。在学术研究活动中 ,学者们所称的文化实际上是狭义文化 ,而在社会生活中许多人讲的文化是广义的文化。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 :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是相互关联的 ,二者既相互制约又相互统一 ,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狭义文化是广义…  相似文献   

15.
酒与楹联     
酒与楹联徐少华中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对联王国。有人估计,对联至迟自五代诞生(另一说对联始于晋代)后,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至少产生过80-90万副,酒联作为中国酒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乎与对联同时产生,同步发展,同样繁盛。中国酒文化为对联创作提...  相似文献   

16.
酒是高昌饮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分为葡萄酒和粮食酒。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各种考古探险活动的深入,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阿斯塔那、哈拉和卓等五至七世纪墓葬中出土了大量有关高昌国时期酒文化的实物,墓葬壁画及出土文  相似文献   

17.
酒圣山赋     
欣逢第二届宜宾五粮液酒文化节,盛世崇文,发乎民生,观乎人文,率众列宾,公祭酒圣杜康.传承巴蜀文明.宜宾乃中国浓香型白酒之祖庭,也是中国酒文化发祥地,五粮液引领二十世纪风潮,造就中国酒业大王--五粮液集团.皆当勒石镌永,以<酒圣山赋>纪之.  相似文献   

18.
蜀酒与烧酒     
蜀酒早在先秦就已产生,以后历代多有发展,不少酒品名闻海内.约中晚唐之际,川东川西地区出现了烧酒.约在宋初,四川出现了蒸酒,独步天下.本文还对李时珍所说烧酒自元代始有的成说进行了考辨,对中国烧酒起源问题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酒与楹联(之三)徐少华五节俗类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数千年的文明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都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传统节日及其风俗活动。中国的节俗从一开始就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且随着酒的大量生产,形成了更多更繁杂的与酒有关的风俗习惯,使得中国酒文化成...  相似文献   

20.
陈倩 《华夏文化》2007,(2):42-43
西晋是一个怪诞的王朝,除了那批整日擦脂抹粉不务实际的官僚大夫外,它的好酒、尚酒更让世人感到奇异.在西晋首富石崇的晚宴上,宾客们不醉无归;名臣卫瓘曾醉倒在皇帝身边;而竹林七贤更是嗜酒如命.可以说西晋的酒文化成就了一批文人旷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