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1998年9月号《语文知识》刊登的师进通老师的《“度”与“渡”》中提出的见解,我有不同的看法。师文认为这两个字古代通用,而后来“两个字的用法分开了:人们喜欢在好事上用‘度’,它和‘欢迎’、‘平安’的意思相连结,……人们习惯在不好的事情上或有渡水意义的地方用‘渡’,它和‘困难’、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不外两个途径,一个是阅读,一个是表达。就表达说,"言不尽意"(《庄子·外物篇》),但如"立象以尽意"(《易传·系辞》),就可以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严羽《沧浪诗话·诗辨》)的境界。就阅读说,"意在言外"(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读报纸时常常会发现,在五花八门的标题、广告和报道中,各种"心水"扑面而来。究竟何谓"心水"?"心水"一词来源于粤方言,主要有两个义项:(1)心意、心思。如"合心水"指"中意、合心意";(2)心智、头脑。如"心水清"指"心智健全、头脑清醒"。宋永培先生在《古汉语词义系统研究》一书中提到,古汉语中,"水"有"心思、心智"  相似文献   

4.
“度”和“渡”有时容易混淆,这里试作一辨析。“度”有两种读音。一读du:①表示长短的标准。如《书·舜典》: “同律度量衡。”郑玄注:“度,丈,尺也。”由此引申出“程度”、“限度”、“强度”、“适度”、“制度”、“法度”等;②表示有气量,有胸襟。如《汉  相似文献   

5.
"濡轨"语出《诗·邶风·匏有苦叶》:"济盈不濡(車丸)(轨),雉鸣求其牡。"毛传:"濡,渍也。由辀以上为孰。"郑笺:"渡深水者必濡其(車丸)。"(《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上册,303页)诸家训诂对"轨"的注释分歧大,附会多,主要有唐人和清人两派观点。唐人疑"轨"为"軓",以为"轨"、"軓"相乱。陆德明《经典释文》:"(車丸),旧龟美反,谓车轊头也。依传意,宜音犯。案《说文》云:‘轨,车辙也。从车,九声。龟美反。"(車丸),车轼前也。从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汉语里,"盗"、"贼"分别指强盗和小偷,如大盗、小偷、盗车团伙、天下无贼等。从二者对社会危害的程度来看,"盗"远比"贼"的危害性大,这可以说是一个极其简单的社会常识。如果我们走进古代文学作品中,则会发现这一常识被彻底颠覆。笔者试浅析之。"盗"的本义是"偷窃财物",如《左传·晋公子重耳出亡》中说:"窃人之财犹谓之盗。"《苟子·修身》也明确强调:"窃货日盗。"由其本义  相似文献   

7.
“度”“渡”二字音同形似,部分字义相通,都有“过、度过”的意思,使用时很容易混淆,因而掌握其区别要领是必要的。“渡”的含义为“由这一岸到那一岸。如,渡江,渡口”。而“度”的义项有“计量单位;程度;限度;过……”“渡”因为是三点水,所以和水有关,比如,渡河,过渡,因此,凡是和水有关的都用“渡”。那么,和水无关的就用“度”。在具体的词组中我们应该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8.
《考试》2008,(10)
火星上有水,今天终于有了直接的"目击证据"。2008年6月20日科学家证实:美国宇航局"凤凰"号探测器在火星极地发现火星上有水冰,此前已经有诸多信息表明火星上有水,"凤凰"号发回的首批照片中也出现疑似冰块的物质,而6月15日"凤凰"号机器臂在名为"渡渡鸟—金发姑娘"的约  相似文献   

9.
“欢度春节”,有的写作“欢渡春节”,哪一个对? “度”是过的意思,凡度过均应当用“度”。“度日如年”、“虚度年华”、李白诗“一夜飞度镜湖月”,王之涣诗“春风不度玉门关”,王安石词“看余度石桥”,字均用“度”。“欢度春节”自亦应用“度”,写作“欢渡”是不正确的。《论文》:“渡,济也。”此字从水,只用于过水。“过渡时期”用过水的比喻,故亦用“渡”。其他过义一概用“度”。古代“度”可通“渡”。《汉书·贾谊传》:“犹度江河,忘维楫。”此应用“渡”者都用“度“字。而“渡”字不能通“度”。因此,按简化原则,最好一律用“度”,就不致发生“欢度”、“欢渡”的歧异。  相似文献   

10.
正"啸"是人撮口发出的一种悠长而清脆的声音。东汉许慎在《说文》中这样解释:"啸,吹声也。从口,肃声。"他认为,"啸"是吹气之声,类似于今天的吹口哨。西晋成公绥在《啸赋》里描述道:"动唇有曲,发口成音。"吟啸之风俗较为古老,最早可追溯于《诗经》。《诗经·召南·江有汜》:"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诗经·小雅·白华》:"啸歌伤怀,念彼硕人。"这两首诗中,女主人公都是借"啸"抒发遭遇遗弃后的痛苦和愤懑之情。  相似文献   

11.
<正>"度""渡"应区分"度"和"渡"读音相同,但意义上是不同的。"度"的本义是计量,引申有由此到彼的"过"义。"渡"字是由"度"字派生出来的,在"水(氵)"部,本义指横过水面,即由此岸到彼岸。在"过"义上,现代汉语中二者的分工是:"度"着重用于时间,如"度假""度日如年""欢度春节""虚度光阴";"渡"着重用于水域,比喻义用于须经努力通过的难关、危机等,如"渡河""横渡长江""远  相似文献   

12.
王旭 《考试周刊》2014,(3):38-38
<正>人们在赞赏文学作品时,往往会情不自禁地说:太好了!充满了诗情画意。何谓"诗情画意","诗情画意"一词最早见于宋朝周密的《清平乐·横玉亭秋倚》词:"诗情画意,只在阑杆外,雨露天低生爽气,一片吴山越水";后有如清朝黄钧宰《金壶逸墨·晚学斋诗词》中的"诗情画意正清絶,我来深巷无喧哗";现有沈从文《新景与旧谊·新湘行记》中的"那个隐在丛树后的小小村落,充满诗情画意"。不难看出:其意都为"像诗画里所描摹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相似文献   

13.
据《现代汉语词典》记载,"幽默"是一个外来语,英文写作humour,其义为"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幽默"一词就已见诸文人所作的辞赋中,如《楚辞·九章·怀沙》中即有"朐兮杳杳,孔静幽默"一语。不过,此处"幽默"与现代的幽默意义并  相似文献   

14.
<正>"颜值",是《咬文嚼字》杂志所发布的2015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中最为盛行的一个时髦词汇,今天就让我们来扒一扒这个词的来龙去脉吧。"颜值"是什么?"颜值",就是形容人的容颜英俊或者靓丽,在网络上衍伸出新的词——"颜值爆表"。那么,"颜值"有多少现成的同义词呢?翻开《诗经》,比比皆是。如《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  相似文献   

15.
"五月五日,龙舟竞渡。""竞"字本为会意字。甲骨文"竞"字的上部像两把刑刀,而金文"竞"字的上部皆讹变为"言"。小篆"竞"的形体与金文相似。《说文解字》说:"竞,强语也,一日逐也。"殆非本义。"竞"字的本义应为"强",如《诗经·周颂·执竞》中"执竞武王",大意是:能慑服强敌的周武王。由"强"可以引申为"争逐"之义,如《商君书·错法》:"功赏明,则民竞于功。"互相争胜就可以成为"竞争",如《庄子·齐物论》:"有竞有争。"对"竞争"一词,郭象的注解释得明白:"并逐日竞,对辩日争。"  相似文献   

16.
<正>"三军"在中国最早起源于周代。在春秋时期,"军"是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人数通常为一万两千五百人。周朝天子军队可保有六军,而诸侯国最多只能保有三军。当然,也有小国国力不济,最多只能保有两军甚至一军的。如《左传·襄公十四年》中,"成国不过半天子之军,周为六军,诸侯之大者,三军可也"。《周礼·夏官·司马》中"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  相似文献   

17.
<正>人教版语文教材必修2中的课文《氓》:"抱布贸丝"的注解为"拿布来换丝",值得商榷。布,古代货币名称,又称刀布。《周礼·天官·外府》:"外府掌邦布之出入。"又如:布儿(古代钱币的通称。亦作"泉布");布缗(古代用绳子串起来的钱)。《管子·国蓄》:"先王为其途之远,其至之难,故托用于其重: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刀布为下币。"《荀子·荣辱》:"又蓄牛羊,然而食不敢有酒肉;余刀布,有囷窌,然而衣不敢有丝帛。"杨倞注:"刀布,皆钱也。刀取其利,布取其广。"《史记·平准书论》:"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司马贞索隐:"布者,言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春节联欢晚会有一个《连队里过大年》的军旅歌舞。战士们载歌载舞,往营房的墙壁上挂喜气洋洋的大红灯笼,大红灯笼上赫然写着“欢渡春节”四个醒目的大字。这里“欢渡”的“渡”是别字,应该是“度”。此“渡”非彼“度”。“渡”是指由这一岸到那一岸,如“横渡”“远渡重洋”“飞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书法诗词鉴赏》(甘肃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61页《水调歌头·游泳》,编者《注释》【3】:"武昌:武汉三镇之一。武昌鱼:指古武昌(今鄂城)樊口的鳊鱼,称团头鳊或团头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三国志·吴志·陆凯传》说,三国吴嗣主孙皓要把都城从建业(故城在今南京市南)迁到武昌,丞相陆凯进谏疏引童谣说‘: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这里是‘才到长沙,又来到武昌’的形象化的说法。  相似文献   

20.
2001年全国高考作文题中有这么一句:“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句中“安度难关”中的“度”应为“渡”。在现代汉语中, “度”“渡”有了比较明确的分工: “度”的对象是时间,如度日、度假、虚度年华、共度良宵; “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