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苟宝 《教书育人》2007,(4):57-57
目前,有两"副校"的学校不在少数,我校亦是如此,而我就是这副中之一. 在原来每次上级检查的用餐圆桌上,我们两"副校"都要给"来宾"敬酒.只要副校长一出场,校长就会跟着介绍,"这是我的左臂和右膀,管理学校是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2.
"一长执两校",作为学校间的一种深度联盟战略,是以解决择校问题为目标的一种新的学校管理模式。本文从制度层面和理论层面对"一长执两校"模式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一长执两校"模式的优势与局限。  相似文献   

3.
"一长执两校",作为学校间的一种深度联盟战略,是以解决重点学校择校问题为目的的一种新的学校管理模式。这种学校管理模式具有共享校间设施设备、共享教师资源、共享课程资源、提升基础薄弱学校形象的优势,但也可能存在着两校贸然联手、文化冲突、缺乏信任、独断专行、推诿责任等隐患和弊端。  相似文献   

4.
坚持"德育立校、质量兴校、科研强校"的治校方略,培养"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会创造"的现代人才,以改革为动力,以打造优质教育品牌为目标,在学校管理中大力实施"六个一"工程,内、外树形象,从而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和"难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为推进我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市教育局审时度势,持续而坚定地开展了"城镇支援农村、近郊支援边远、强校支援弱校"的帮教助学联谊活动,把城区学校的优质资源分化到了山区的薄弱学校,实现了共生共长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6.
吴江市高级中学在办学之初,就把"研究型学校"作为学校特色来建设.我们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努力构建"学习型学校",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名师强校,文化润校"策略,扎实推进特色建设,追求学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衢州市柯城区实行了城区强校名校托管农村学校的管理模式.2008年,柯城区的"名校托管"演化为"一校两区"模式并向初中学校、幼儿园、特殊学校延伸.在衢州市柯城区实行"一校两区,均衡发展"的教育背景下,作为柯城区重点学校的兴华中学于2008年8月正式接管了相距15公里的农村薄弱学校--华墅初中.为此,我们对一校两区管理模式下的特色校本研训进行了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校长对学校的领导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行政上的领导,也就是"管";二是思想上的领导,也就是"导".作为一校之长,既要善"管",又要善"导".  相似文献   

9.
"校本教研"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教研于一体的学校性活动和教师行为,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实现教师业务共同提高、共同成长的平台,也是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的内在机制.课改以来,学校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的主体,突破传统教研形式,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切实解决了课程改革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0.
教育科研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近年来,"向教育科研要质量,靠教育科研上水平"已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科研兴校"是依靠运用教育科研理论方法,提高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学校办学效益.实施"科研兴校"的战略,以下三点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近一个时期来,在中小学教育界兴起了"科研兴校"的滚滚热潮.不少学校意识到"不搞教育科研,学校就没有出路",千方百计把科研纳入到各种近期远期的发展规划之中,积极申报课题,参与竞标,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投身于科研,把考核、调资、晋级、评定职称、评优选模等方面都与教师教育科研挂钩.一时间,全国形成了校校搞科研,人人写论文的壮观景象.在创新成为发展主题,科研创新成为知识界重要任务的今天,科研热潮的兴起无疑应该得到积极的肯定,它为推动我国早日成为创新型国家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1998年,长宁初职因聋校设点布局调整、教育对象的改变而使办学难度剧增,教职工队伍只留下了18个"老弱病残",学校陷入了办学低谷.于是,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感受到强烈的生存危机,形成了与学校同甘苦、共命运的朴实情感.以此为起点,我们开始了学校的"生命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13.
本月之最     
最有力度的清查——福建省清理高中阶段普职兼办"一校两牌"学校针对个别高中阶段学校以"一校两牌"混用进行招生,福建今年对高中阶段普职兼办"一校两牌"的学校进行了清理归并。对于  相似文献   

14.
以校带校:教师进修学院通过"名师工作室",在区域内部分学校实施"一室两校"工程。一个"名师工作室"联结两所学校,建立两校的联动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5.
实施"质量工程"是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切实将高等教育工作重点转到提高质量上"战略部署的重要措施.校、院两级教学管理要求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宏观调控,把握学校教学工作的大方向,而各二级学院负责具体的教学管理工作.实施校、院两级管理有利于学科的整合和发展.激活内部办学活力.推行校、院两级教学管理对"质量工程"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学校作为一种社会构造的"空间",一种社会精心设计的"文化装置",其必然隐蔽着社会的秩序与规范,并对生活于其中的人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控制与影响.因此学校"空间"蕴含着"生活德育"功能.然而,学校"空间"在促成学校日常生活中道德可能的同时,由于其道德规范的预设性、道德标准的专断性,道德逻辑的功利性.使得"空间"本身也成为学校日常生活中道德水平的一种限度.从空间社会学的视角出发,透视学校"空间"中生活德育的可能、机制及限度,进而促进学校"空间"生活德育功能的发挥,不仅是学校生活德育研究的一个新视角.更是学校生活德育研究的一个崭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7.
延风中学地处虹镇老街,原是一所办学困难的初级中学,办学条件差,人校生源差,内部管理差,周边环境差.如何改变现状,走出困境?我们从时代和教育的实际需要以及具体校情出发,确立了学校的办学策略:首先抓德育,抓德育的基础部分.先解决校内的小环境建设.在小环境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再向外开放延伸,把学校教育成果辐射到家庭、社区.构建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相互贯通结合的开放型学校德育新模式,形成"整体联动,分步推进,运作有序,互动发展"的操作系统,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前进.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的教育管理模式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每所学校均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引导与监督之下各自独立地采取与众不同的管理模式来管理自己的学校,简称为"每校一制";二类是所有学校均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引导与监督之下各自采取同样的管理模式来管理自己的学校,简称为"各校同制".  相似文献   

19.
胡毅力 《湖北教育》2007,(11):24-24
现代学校强调人文管理,同时倡导校长用非权力因素影响教师,引领学校阳光发展。校长怎样才能塑造特有的人格魅力呢?校长必须身体力行"竞、敬、镜、境、静、净"六字诀,用心灵与教师对话,谨言慎行不负人。有的人的一生碌碌无为,有的人的一生轰轰烈烈,作为一校之"主",校  相似文献   

20.
一、由校长的"有为"谈起 经常听到校长们议论这样一个话题:作为中学的一校之长,日常工作实在太忙了.对外要代表学校迎来送往,要应付上级名目繁多的检查、评比、会议,还要与周围社区搞好关系;对内要全面负责,无论大事小情都要过问.但从学校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看,这种忙忙碌碌、事必躬亲的做法不可能有所作为,一个"百事管"的校长绝不是一个成功的校长.要做到大有作为,必须善于做到"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