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感是新课程提出的核心概念之一,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数感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和态度,边疆民族地区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数感培养对学生数学学习及其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数的认识教学、数的运算教学尤其是在估算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在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数感,结合实际升华学生数感。  相似文献   

2.
所谓“数感”,就是对数学的感觉、感受乃至感情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说,数感具体表现为对数字和运算有敏锐的感受力,有意识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善于捕捉一般问题中潜在的数学特征。那么熏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芽一、结合生活———体验数感教师要把对学生数感的培养从教室内扩展到教室外熏从学校内延伸到社会上熏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问题,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在教长度单位时,可通过让学生到…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数感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出来,并把数感摆在首要的位置,充分表明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有良好数感的学生对数的意义和运算有灵敏而强烈的感悟能力,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地培养学生的数感.一、联系生活,获取数感现实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素材,让他们用数学的眼光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从而理解数的意义,并建立良好的数感.例如在“认识0”的教学时,教师可启发学生说出在日常生活的哪些地方…  相似文献   

4.
于杰 《内蒙古教育》2005,(11):44-44
数感,就是对数学的感觉,感受及至感情。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与算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如何培养学生数感呢?其途径之一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人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问题,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去教学数学知识。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比如教学克和千克的认识时,让学生寻求并掂量1克与1千克的物体,寻求哪些物体分别用“克”或“千克”作单位。  相似文献   

5.
数学新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建立数感和符号感 ,发展抽象思维”.并且在内容标准的几个阶段都阐述了培养学生数感的问题 .“数感”不是一个新的概念 ,但“标准”第一次明确把它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了出来 ,作为课程内容加强点之一 ,而且十分强调和重视如何理解数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的问题 ,这具有其特殊的意义 .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些看法 .1 正确理解培养数感的意义1 .1 建立数感就是学会“数学地思考”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  相似文献   

6.
韩姝 《当代教育论坛》2005,(11X):114-114
一、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由于数学知识本身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培养“数感”要把数学教学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人手,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在生活中体会数的含义,建立良好的数感。  相似文献   

7.
所谓数感,就是指人们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和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它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是人们的一种基本素养。小学生应具备的“数感”,实际上是指他们对“数”的敏锐精确、丰富的感知和领悟。因此,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地培养学生的数感。一、在生活中体验数感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数感,从室内扩展到室外,从校内延伸到社会,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  相似文献   

8.
一、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数感”由于数学知识本身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培养“数感”要把数学教学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在  相似文献   

9.
对数感的再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数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数学课程标准”里的一个重要概念,许多专家学者对“数感”给出了各种定义.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注重概念教学,在概念教学中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2)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3)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数学,同时用数学的语言去解释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刘海凤 《林区教学》2012,(12):73-73
数感首先是一种感悟,儿童的感悟与生俱来,又在他们的自主活动中发展。数学《新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内容提出来,并且在内容标准的几个阶段阐述了培养学生数感的问题。让学生能体验到数概念的是生活的必需品、在生活情境中实践,把握数的大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计算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感悟数学,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根本。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改革中对数学教学提出了十个核心概念,数感排在首位,可见数感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将数感渗透于数学教学始终,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学习数学,使他们能将所学的数学应用到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12.
《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评析设计理念数感是一个比较抽象的事物,尤其是大数感的建立,由于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建立它的表象就尤为重要.教师能把培养学生的数感,从室内扩展到室外,从校内延伸到社会,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生活实践中的问题.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去认识数,让学生感觉数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从而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体验数感.  相似文献   

13.
潘文忠 《考试周刊》2011,(81):78-78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并把它摆在新课程六个核心概念中的首要位置,可见理解"数感"这个概念,并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新课程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简单地说,数感就是把实际问题与数学联系起来,它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也可以说数感是一种数学素养。良好的数感的建立能使学生会用数学知识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并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学知识建立起联系,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相似文献   

14.
柳瑞虹 《宁夏教育》2010,(11):51-51
就像美术有“美感”,音乐有“乐感”,语文、英语有“语感”一样,数学有“数感”。新课程中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等概念,把“数感”摆在首要位置,可见理解“数感”这个概念,并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新课程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引导学生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建立在形象的 感知上 《教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 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在数学概念引入时,教师首先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 入手,运用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生活事例,激起学 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 到生活中去的道理。教师不宜过早下结论,诸如“大 数减小数等于相差数”、“求几倍数用乘法,求一倍 数用除法”等等,因为这样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能 力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单价、数量、总价”这一组数量关 系…  相似文献   

16.
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是对数值的一种直觉和对数学公式、定理、性质等数学概念的直接反映。具有良好“数感”的学生会自然地分解数,发展和运用最基本的内容,运用运算间的关系及数概念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估计问题的合理结果,并且具有能形成对于数、问题及结果的直觉的素质。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对每位学生的一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把培养学生数感落到实处呢?一、让学生通过体验、观察、估计建立数感《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身边…  相似文献   

17.
认识数感与发展数感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15  
数感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数感是人们主动地、自觉地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数学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数感也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数概念,形成数学运算技能。在数学教育改革中应当正确地理解“课程标准”中有关数感的要求,充分认识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性。在数概念教学与数的运算教学中,在指导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18.
吴永河 《小学生》2010,(5):45-45
在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经常要和各种各样的数打交道,经常有意识地将一些现象与数量建立起联系,这就是一种数感。数感是人的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之一,理解“数感”,并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建立数感,是《数学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把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那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呢?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感受。  相似文献   

19.
数感是抽象的概念,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把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多法并用,能让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深刻体验和感悟,使数感在小学生的心底、在小学数学教学这块沃土上逐渐生长起来。  相似文献   

20.
所谓数感是人对数与运算的感悟和理解,良好的数感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作出数学判断和为解决复杂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可以说,数感是一种数学素养。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呢?一、在体验中建立数感小学阶段的学生要学习的整数、小数、分数等数的概念,本身是抽象的。传统教法是把概念灌输给学生,割裂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因此,在学生的头脑中,这些概念只是一些符号,失去了其真实的生活意义。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把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充分地感知、充分地体验,然后再进行适当的抽象概括,避免产生死记硬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