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1月10日至以后—段时间内,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数次播出了济南黄台电厂退休职工盂繁志同志通过建立“家庭档案”谈生活变化的节目,济南时报还专门为此配发了解读家庭档案的报道,一时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成为人们议论的新闻热点。那么对以往许多人还不熟悉,甚至被一些人称之为“芝麻小事”的“家庭档案”为什么能上中央电视台,登大雅之堂,并配合十六大的宣传取得良好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2.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曾经不太被人们所关注的家庭档案,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被人们广泛关注起来,1984年济南档案局孙嘉焯同志在《家庭》上发表了关于《谈谈建立家庭档案》的文章以来,全国报刊发表不下于几十篇,关于家庭档案的著作也不下十余种,并且1989年上海档案局还曾举办过有关家庭档案方面的展览。围绕着档案这一话题,并结合社会学的相关知识,对家庭档案的现状及发展原因进行分析。一、家庭档案的发展现状1.家庭档案的概念。众所周知,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社会学家在研究人类社…  相似文献   

3.
从中央电视台的"资料"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中央电视台电视新闻中"资料"应改为"档案" 我国中央电视台一台于1998年1月23日晚7时38分的"焦点访谈"节目中,谈到1月9日在湖北省境内318国道上一起恶性交通事故,死亡32人.  相似文献   

4.
说起家庭档案,在十几年前似乎还是个新名词,谁的家庭建立起档案则是个新鲜事.现在情况不同了,提起家庭档案,不仅档案专业人员比较熟悉,社会各界也对家庭档案了解一二,有些家庭还建立起了比较丰富、完善的家庭档案.  相似文献   

5.
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是档案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各级档案部门作为新时期"两个体系"建设的主力军,必须想方设法完成"两个体系"建设的历史使命.但从目前各地情况看,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不少,还需在多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6.
《北京档案》2002,(5):1
近一个时期以来,在"创新"时代精神的感召下,本市档案部门还真出了不少新鲜事,"机关档案管理中心"的诞生便是其中的一桩.2001年12月8日,由西城区档案馆主管的西城区机关档案管理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中心"首先对区委、政府、人大、政协所属24个机关的档案进行集约化集中管理,以后档案进入"中心"的机关还会进一步增多.2002年1月21日,海淀区档案局提出的建立海淀区机关文件管理服务中心的建议获得批准,区委、区政府机关大楼内的几十个单位的"一家一户"分散式的机关档案室将被新的档案管理模式取代.实践已经证明,"机关档案管理中心"的确是机关档案管理的一种非常好的组织形式,我们为"机关档案管理中心"喝彩.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档案馆通过加强馆藏档案建设、创新档案服务机制和服务形式、拓展档案服务范围等多种方式亲近民众,表现出明显的"亲民"趋向.然而,要实现档案馆的"亲民"目标还任重道远,尚需档案工作者不断加强民生档案的收集,增强为民服务意识和社会档案意识,进一步增进档案馆的亲民性.  相似文献   

8.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为使档案工作为创建和谐家庭、构建和谐社区服务,台州市路桥区档案局率先帮助一位74岁老人张士友建起了台州、首家"家庭档案馆".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建设高校教师家庭档案,是建设高校民生档案"两个体系"建设的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分析了建立高校教师家庭档案的意义,指出了高校教师家庭档案材料收集的主要内容及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适应社会方方面面的需要,把档案服务定位在为全社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位置上,更新观念,调整工作重心,在强调信息资源共享的休闲社会中,主动融入社会.让档案服务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贴近人们的生活,走入每个家庭,将档案服务"市场化",档案事业才可能有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死档"原因     
为社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服务工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档案利用是档案馆实现这一要求的一种手段.然而,在档案利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死档"现象,本来某一份文件就存放在馆内,但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查找起来却绕了不少弯,有的最终还会得出"查无此件"的结论,使本来应发挥作用的信息资料成了"死档案".这一问题的出现,既影响了档案的利用率,又给利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造成"死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在此谈三方面的原因及解决这类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全国许许多多的档案部门已经把普及家庭档案工作提作为了正常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尤其是对普通家庭中新建的家庭档案工作给予了特别关注.但家庭建档也遇到了瓶颈问题,那就是这一项工作开展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在经验上还有所欠缺,所以在工作中,也就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档案工作者在实践中去研究探索,总结经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从而能使家庭建档工作在现有的支持下稳步发展,并最终为社会营造一个"人人建档,家家建档"的良好氛围,推动家庭档案在整个社会中的自我完善与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孟繁志是山东济南黄台发电厂退休职工,花甲之年的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会“火”起来。老孟的“家庭档案”,成为新华社山东分社、《齐鲁晚报》、《济南日报》、《济南时报》、《山东商报》、《山东工人报》、《山东电力报》及山东电视台等近10家新闻媒体相继采访报道的对象,2002年11月10日,他及其全家都被请进中央电视台,坐在了《实话实说》专题节目的嘉宾席上……。这也是我们第一次与老孟“见面”。听说我们要采访老孟,厂办公室非常重视,主动为我们协调安排。一个冬日的午后,我们来到济南黄台发电厂宿舍区———老孟的家就在这里。像中一国所…  相似文献   

14.
正为进一步提升居民档案意识,普及家庭档案知识,拓展档案服务群众的覆盖面,7月30日,荆州市档案局联合荆州区档案局深入区城南开发区白龙社区,继续开展以"家庭建档、记忆人生"为主题的家庭档案进社区活动,白龙社区50多名群众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中,市档案局工作人员现场对家庭档案的定义、建立家庭档案的意义以及如何建立家庭档案进行了讲解。为增强宣传效果,活动现场还发  相似文献   

15.
10月1日晚7点,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经典中国·我和我的祖国】栏目,“以城乡老档案,百姓新生活”为题,对沈阳市和平区档案局举办家庭档案展览做了详细报道。和平区家庭档案示范户赵月秋在接受采访时说:“我的家庭档案每天都在不断地充实,我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祝福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好。”摄影:任延冰家庭档案走进央视向国庆献礼@任延冰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国家档案馆及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档案机构安排年度工作,无不提出要"扩大档案收集范围"的,档案学理论和档案管理实践的研究者撰写档案资源建设和提交档案馆服务功能的论文,几乎没有不提"扩大档案收集范围"的,"扩大档案收集范围"论极为盛行.其实,国家对档案馆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档案机构收集档案的范围是用法规予以明确规定的,扩大档案收集范围不仅不应当号召和提倡,而且还应当禁止.  相似文献   

17.
最近,省档案馆在库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安排了专门场所举办了家庭档案展览,这是省档案局(馆)为进一步提高对家庭档案工作的认识,促进全省家庭档案工作更好地开展,更好地为建立和谐社会及开展荣辱观教育服务而采取的一项新举措。省档案局(馆)领导、各处室人员、离退休老干部及济南、北京、四川等地的有关人员参观了展览。山东是全国开展家庭档案工作最早的地区,这项工作曾得到姜春云等省委领导的肯定和支持,省档案局也积极倡导、指导家庭建档工作,济南、青岛、威海等不少地区都组织开展了家庭建档活动,取得了较好成绩,涌现出许多优秀示范户。…  相似文献   

18.
<正>2020年,雅安市档案馆接收捐赠档案,我小心翼翼地拿出了父亲留下的珍贵"档案",一张1951年6月父亲回老家探亲的过路条和一份1952年9月的土地证,捐赠给了雅安市档案馆。看着这两件"档案",许多往事浮现在眼前…….时光飞逝,我敬爱的老父亲已离开我们快五年了,但父亲的音容笑貌还时时呈现在我的眼前。  相似文献   

19.
"家庭档案"这一概念自上世纪80年代出现后迅速得到发展.随着档案工作服务民生主体方向的确立,各地档案部门的工作重心逐渐向社会大众倾斜,家庭档案工作进一步引起社会的关注.但就在赞同呼声很高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同意见.为此,我们就家庭建档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试析档案的"经济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经济性"的真实含义 本世纪对我国档案工作带来了具有趋势性影响的事情有两件:一是信息革命,包括信息技术手段的变革;二是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战略决策的确立.在后者影响下,档案工作的经济意义日益受到社会重视,有关其"效益"的论述很多,但其认识还带有或深或浅的模糊性,因此,尚需寻求"经济性"之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