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航空模型活动,尤其是无线电遥控模型飞机越来越受到爱好者的欢迎。但成品机高昂的价格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而真要自己动手制作,才发现从设计到制作都需要很多的专业知识,一般的“门外汉”很难短时间入门。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素有航模“贵族”之称的遥控模型直升机也放下身价,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开始玩起了遥控模型直升机。  相似文献   

3.
胡淏 《航空模型》2007,(1):18-20
随着无刷电机的发展和锂聚合物电池性能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航模爱好者开始喜欢上电动遥控模型飞机了。于是,航模爱好者逐渐出现了两个“派系”——“油动派”和“电动派”。  相似文献   

4.
手掷遥控模型滑翔机英文简称DLG(discus-launched glider),近几年流行于欧美国家,并迅速在模型滑翔机爱好者中风靡。与原来的模型滑翔机不同的是,手掷遥控模型滑翔机的翼尖安装了甩动拉杆,并采用类似掷铁饼的方法投掷,使模型的起飞高度有了明显的增加,很多时候都可以“吃上”上升气  相似文献   

5.
“火鸟”403是航模爱好者比较喜爱的一种电动遥控模型飞机。我在使用的过程中摸索出了一些小窍门,现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6.
早在40年以前,遥控模型飞机上就开始使用了“曲管油箱”,即把发动机的排气压力,从消音器引出施加到油箱、汽化器内,以稳定供油压力。这种形式的“压力油箱”虽然已使用了很长时间,也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但油箱和配置管道存在的小问题,仍会造成停车等故障,影响飞行训练。而且迄今为止,这些问题还相当普遍。为此,笔者根据日本《遥控技术》的相关资料,把航模发动机油箱及其配管的技术问题做了基本的归纳,供油机爱好者们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提起航空模型的空战比赛,人们都会想到已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线操纵空战(F2D)项目。而说到无线电遥控模型飞机的空战,国内的绝大部分航模爱好者都比较陌生。不久前在河南安阳举办的第二届“高安杯”航空模型业余选手大奖赛,首次设立了无线电遥控空战项目。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26名选手参加了此项目的角逐,51场激烈的空中厮杀,让亲临现场的航模爱好者大饱眼福。  相似文献   

8.
陈欣 《航空模型》2006,(1):36-39
在电动模型飞机出现之前,多发模型飞机很少见。虽然也有几种多发内燃机遥控模型飞机,但大多数爱好者都敬而远之,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其设计缺乏足够的安全性。在飞行中,多发内燃机模型飞机单发或多发停车的几率很高,因此必须随时准备用单侧发动机着陆,而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模型飞机的操纵性会变得很差,甚至会发生坠机。并且,多发内燃机模型在起飞时也很麻烦,要逐个启动并调整每台发动机使之协调运转。  相似文献   

9.
雅琪 《航空模型》2005,(1):48-51
无线电遥控舰船模型已日益受到各个年龄层次的海模爱好者的欢迎。其中,遥控内燃机动力空气螺旋桨推进式的水上快艇,使刚入门不久的年轻海模爱好者和运动员特别感兴趣。其原因是因为这种模型快艇的构造、制作和调整都比具有水冷装置的内燃机、减速器和水下螺旋桨的竞速艇要简单一些。而且,设计、制作、调整准确的空气螺旋桨内燃机动力竞速艇,  相似文献   

10.
一帆 《航空模型》2010,(5):32-36
航空模型间接满足了人们的飞行梦想,使大家能随时“投入”蓝天的怀抱,因此一直拥有一批狂热的爱好者。不管是惟妙惟肖的静态模型,还是构造简单的自由飞模型,或是精巧复杂的无线电遥控模型……都散发着无穷魅力。但目前出现较多的都是“第三人称视角飞行”,即操纵者手持遥控器,目视远处的模型飞机,控制它完成各种动作,操纵时并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相似文献   

11.
胡溪 《航空模型》2008,(2):39-41
随着无线电遥控设备的一步步小型化,小型电动模型直升机已经拥有了众多爱好者群体;但对于固定翼小型模型飞机,由于其相关产品的技术及成本问题,玩家还不多。  相似文献   

12.
刘志坤 《垂钓》2001,(8):54-55
海竿远投的优势是放长线钓大鱼,手竿近钓的优势是观漂灵、上鱼快。“海竿带漂”集二者优势于一身,深受广大垂钓爱好者的青睐,目前的“海竿带漂”虽说方法很多,但大部分都是“单打独斗”,如果需要变换钓法,就要重新组合,既麻烦又耽误时间。现将灵活多变的“海竿带漂”方法介绍给广大钓友。  相似文献   

13.
马承刚 《航空模型》2011,(10):19-25
四代机J20的首飞激起了全国人民的航空热。与普通航空爱好者不同,模友们不仅仅只满足于欣赏试飞视频和图片,而想要打造并操纵自己的“黑丝带”。  相似文献   

14.
李雪松 《航空模型》2009,(11):24-25
虽然玩航模时无论需要什么,都可以从市场上买回来,而且机轮很便宜,单从经济的角度考虑,自己制作不一定划算。但是作为爱好者,“乐趣”比“划算”重要,自己制作的乐趣可是买不来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技术发展和制造水平的提高,重量在300克左右的小型电动遥控模型直升机已开始“平民化”:价位可以被一般的工薪阶层接受。由于该类小型电动遥控模型直升机结构可靠、抗摔能力强、飞行中损耗小、维持费用低,往往成为新手入门的首选机种。然而不少爱好者购买后,在调整和操控上碰到了困难。相对来说,国产的价格低廉的小电直调整难度更大。作为入门者,本来就没有操纵经验,再要去控制一架没有调整好的小电直,更是难上加难。本文介绍的是一架典型小电直的调整、试飞过程,可供刚入门的爱好者在调整、试飞自己的小电直时作参考。  相似文献   

16.
许多航模爱好者都遇到过类似情况:整理配件时想调试某个舵机,却懒得将收放得整整齐齐的遥控设备取出来;飞行前想调试模型飞机看看各舵面是否灵活,连杆动作是否顺畅,遥控器却在充电;有时要调试电机,叉不得不找人来帮忙。此时,若能有个小巧的舵机信号发生器上述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不必再将昂贵的遥控器搬来搬去。  相似文献   

17.
小慈 《航空模型》2008,(1):28-29
市售的商品遥控特技模型飞机种类很多,且大都采用激光加工、做工精良、设计合理。但这些商品模型都是ARF(Almost Ready to Fly,即半完成模型飞机),需正确组装、调试才能发挥出优良性能。笔者看到很多爱好者组装的特技模型飞机起飞后,还要在遥控设备上修正很多微调才能控制其正常飞行,且很难控制甚至无法完成特技动作。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各类电动遥控模型直升机(以下简称“电直”)以雨后春笋般的迅猛势头快速进入了各地的模型市场,从而给广大模型爱好者带来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在此,笔者想就自己玩电直的一些切身体会与同好们进行一下交流,探讨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帆 《航空模型》2010,(8):47-49
无线电遥控模型直升机能进行上升、下降、前进、后退飞行,并可做出倒飞、横滚、筋斗等令人眼花缭乱的特技动作,是许多爱好者都渴望拥有的机型。但这类模型大多价格昂贵、操纵复杂,让不少模友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20.
感谢天地     
两年来,每次捧读赠阅的《围棋天地》,心中都有一种激动,那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关怀”二字,叫我感动不已。我们威远煤矿有三万多人,围棋爱好者也有几十号,但是订阅杂志的爱好者却寥寥无几。说来痛心,很多爱好者想订,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毕竟温饱是第一位的。当然,这种情况在全国也许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