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2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参加十运会女子长拳决赛的12名运动员在预赛、决赛中的技能表现分析发现:在预、决赛中,动作质量、演练水平及难度等各部分技术得分对最后得分影响的偏重程度存在较大区别,动作质量和难度技术发挥的稳定性欠佳,难度技术在决赛中依然保持突前制胜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
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要评定奥运会男子体操水平和最近几十年来男子体操的发展趋向。表一是自由体操决赛运动员动作的难度。按照奥林匹克比赛规则,决赛运动员的人数是6人。这个项目的优秀运动员平均要完成2.67个难度动作和5.34个超难度动作。东德运动员布柳克涅尔的C组动作最  相似文献   

3.
李全  赖善业 《辽宁体育科技》2007,29(3):77-78,84
依据(FIG)2005—2008年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9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混双决赛的前3名与中国队第5名的比赛动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混双选择0.3、0.6、0.7分值的难度动作较少;选择C组难度动作偏多而B组难度动作偏少;难度动作的整体分布欠均衡;难度动作的完成质量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成套动作的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4.
《航空模型》2011,(8):30-34
F3A F-11新动作包括:“礼帽”、半外筋斗带1/2位滚、斜方筋斗、6字、倒飞盘旋带4个反向横滚、失速倒转,快滚一周接度向4/8位滚。  相似文献   

5.
蒙鹏君 《安徽体育科技》2009,30(3):17-19,35
通过录像观察、数据统计,以参加第29届奥运会平衡木单项决赛比赛的8名选手为研究对象。对中外优秀运动员的成套动作编排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发现中国运动员在单个动作的编排选择缺乏均衡性;连接类动作难度较大,但完成质量不高;上法采用难度较低,稳定性较高的静力性单动作;下法难度的选择等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为运运员以后的参赛提供理论经验。  相似文献   

6.
李丽  宓钟琪  毕诗永 《湖北体育科技》2013,32(6):510-511,487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录像分析及数理统计法,从难度分值、难度类别、难度动作利用率及难度动作运用频率等方面,对第十一届健美操世界锦标赛决赛的5个项目40套动作中的448个难度动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难度分与完成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难度分与总分呈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7.
嘉木 《航空模型》2006,(4):30-31
目前F3A的基本动作有几百个,可以组成多套动作。为使比赛竞技性和观赏性更强,国际航联(FAI)每2年为F3A规定一套预赛动作和一套决赛动作。本刊上期已刊登了国际航联最新规定的P07和F07(F3A指定预赛和决赛动作)的编号和动作简单示意图,从2006年起两年内的F3A比赛均将采用此套动作。本期开始,将对这两套动作作一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8.
我国女子跳马在动作难度上与强国存在的一定差距,如从1995年全国体操锦标赛女子跳马比赛中,25人次做E组动作,占总完成动作数的41.70%,而在从第26届奥运会女子跳马决赛中,做E组难度动作有13人次,占总完成动作数的81.25%。两者对比发现,奥运会决赛选手E组难度动作比1995年全国内锦标赛上国家集训队员要高39.55%,说明我国女子运动员在动作难度上的差距。  相似文献   

9.
P3A进阶(9)     
操纵模型飞机做半滚由平飞进入倒飞,紧接着做半个主筋斗,然后在进入高度的下方恢复平飞。此动作应在航线端头完成。做半滚时要及时跟着打方向舵。  相似文献   

10.
第18届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个人单项决赛难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第 18届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个人单项决赛前 8名运动员的难度动作进行初步的分析和研究 ,认为 :当前国际艺术体操的发展趋势表现在成套动作中是成套的速率加快 ,难度动作较多。尤其是难度动作已由单一性难度逐渐向复合性难度转变 ,因此使难度动作更加丰富多样 ,有独创绝招 ,更能突出个性风格。如跟不上国际上的这些发展趋势 ,则被认为是陈旧性的编排 ,编排价值就要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1.
P3A-3是由P3A-2向F3A过渡的一套特技动作。与P3A.2不同的是,P3A.3是一套连贯的动作,航线两端的规定动作也列入计分范围。整套动作包括:起飞、正方筋斗、1/2倒古巴8字、双殷麦曼、失速倒转、内筋斗、半方筋斗接半滚、外筋斗、半滚倒转、三角筋斗、半滚驼峰、慢滚、1/2古巴8字、垂直上升横滚、半滚筋斗、四位横滚、着落。从本期开始,将陆续介绍这套动作的设备调整、飞行要领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P3A进阶(1)     
从本期开始,将介绍P3A-3系列动作。P3A-3中的很多动作都产生自P3A-2中两个或多个动作的组合或演变。学好作为基础的P3A-2动作后,就可以逐渐进入P3A-3动作的练习。P3A-3是P3A-2向F3A的过渡动作。在P3A-3比赛中,航线两端的动作完成情况也被纳入计分范围。P3A-3的全套动作依次为:起飞、正方筋斗、1/2倒古巴8字、双殷麦曼、失速倒转、内筋斗。半方筋斗接半滚、外筋斗、半滚倒转、三角筋斗.半滚驼峰、慢滚、1/2古巴8字.垂直上升横滚、半滚筋斗.四位横滚、着陆,共计17个动作。  相似文献   

13.
对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目中的"难度战术"进行初步界定,指出难度战术的应用主要表现于赛前的难度申报和临场的难度变更两个方面。通过赛前难度申报可以实现给对手施加心理压力、获取决赛资格和在决赛中争取较好成绩等战术目的。临赛变更动作难度是运动员一种常用的战术行为,包括降低难度、同等难度系数动作的替换与加大难度3种指向。此外,为了成功运用难度战术,在训练和参赛方面分别对运动员和教练员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第29、30届奥运会男子跳马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动作难度、动作类型及完成情况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届奥运会男子跳马决赛运动员的难度和完成质量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但难度有向前继续发展的趋势,完成质量日趋接近,运动员之间的实力差距逐渐缩小;第三和第四动作组别中的动作是主力军,第五动作组别中的动作将被更多的运动员所选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录像观察法等,对伦敦奥运会男子跳马决赛运动员技术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男子跳马动作类型选择集中于前手翻类和侧手翻转体90°类;决赛两跳动作难度D分均达到7.00分;动作加难的重点在第二腾空阶段;动作难度与动作质量是制约跳马运动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中、外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动作难度及质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录像解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 2 0 0 3年中国蹦床冠军赛及第 2 3届世界蹦床锦标赛女子决赛前 6名运动员自选动作的难度及质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运动员的优势是动作腾空高度高 ,动作间高度波动小 ;其问题是整套动作难度低 ,差距主要体现在转体难度及姿势难度上 ,动作水平位移较大 ,身体姿态错误较明显 ,整套动作的成功率低。建议我国运动员在努力发展 3周空翻的同时 ,还要进一步在两周空翻的转体度数和姿势难度上挖掘潜力 ,并且在动作的稳定性和动作的姿态上下更大的功夫  相似文献   

17.
半个沙漏,带半滚和2个在向上航线中相反方向的半滚动作见图1。 动作详解:拉起45°做半滚;拉杆135°垂直下降;再拉杆135°至45°上升;再做两个不同方向180°滚;推杆改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依据2007年蹦床世界杯系列赛各站女子决赛的录像,对27套决赛动作进行了录像统计与分析.女子决赛单个动作的难度集中在1.2~1.6分之间,成套动作的难度均值为13.8分,但具有竞争优势的难度值应在14.0分以上;决赛套向后的动作类型多于向前的动作,前空翻类主要有2种,后空翻类主要有3种;蹦床运动的编排具有典型的位置特征,充分体现在每个位置使用的动作相对固定上;决赛套动作完成的身体姿态以屈体为主,但进一步提高屈体动作的数量,减少团身动作的比例,将是女子蹦床运动的发展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跳马决赛比赛动作的研究,分析新规则下世界男子跳马运动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男子跳马动作类型选择集中于前手翻类和侧手翻转体90°类;决赛两跳动作难度A分均达到7.00分;动作加难的重点在第二腾空阶段;动作难度与动作质量是制约跳马运动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对第10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与第8届世界运动会竞技健美操六人操项目决赛的前6名十二套动作的成绩、难度动作组剐、难度动作分值的选择以及男女运动员参赛的比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完成、艺术和难度中,对最后得分影响较大的是难度得分;在难度动作的选择上以C组动作居多,在训练和比赛中要注意增加D组难度动作;中等分值的难度动作是运动员目前选择的重.最,难度动作的连接加分完成率较低;现行难度动作的要求和评分标准使六人操项目中参赛女运动员的数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