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阳光体育运动是中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简称,是我国体育总局、共青团、教育部三方共同组织发起的一项大型体育活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目的主要是进一步优化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进一步优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实力,高职院校作为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主要场所,必须要改革创新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模式,将阳光体育运动理念融入到体育教学改革之中,最终帮助高职院校学生在心理方面及身体方面都能得到优化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本文围绕阳光体育运动理念的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民国女子体育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分析了民国女子体育发展的动因、特点及意义。民国女子体育在中国女子体育运动的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打破了旧传统对女子参加体育运动的束缚,开创了近代女子体育运动的先河。其迅速发展主要源于当时的文化认同、不同层级体育观的提出和媒体的推波助澜。从规训与凝视、形象的建构与主体意识的觉醒等女性研究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认为民国时期的女子体育已经不只是女性身体活动那么简单了,它作为一个复杂现象,不但影响了近代中国女子体育的发展,也改变了中国女性的历史甚至两性关系及其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3.
体育权是人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妇女作为半边天,对其体育权的探讨应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传统到现代为研究轴线,考察妇女体育权的历史演变,旨在为妇女争取平等权利,推动妇女体育运动的发展寻找历史理路。  相似文献   

4.
从国外监狱体育的发展经验来看,借助体育运动对囚犯进行改造,有利于实现刑法的矫正目的.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以监狱体育改造囚犯的机制与效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发展监狱体育的必要性及我国监狱体育的发展现状.研究结论:体育运动在重塑罪犯人格、培养亲社会行为、创造健康监狱文化方面具有特殊意义;我国当前监狱体育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囚犯体育运动权利得到法律保障,但监狱体育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建议:重视罪犯身心改造相互融合,不断完善帮扶工作体系;引进社会体育资源,加强一线狱警培训;完善监狱基础设施,将体育改造常规化.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我国高校时尚体育现状进行研究。为使体育教学富有时代特点,达到健身和缓解学生心理压力的目的,论文对时尚体育的内涵、特点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对时尚体育运动进行了分类划分,提出高校开展时尚体育的发展策略,以期为高校开展社会时尚体育运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体育影响到了整个人类的文化生活。体育的社会价值和地位也日益提高,由于体育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它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同时,体育运动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社会文化现象,已成了人类健身和交流的必要手段;作为和平的象征,它为和平时期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一个最理想、最直现的竞争舞台。体育运动必将进一步国际化,体育运动的内容也将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7.
以内容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对《体育和社会问题》(《JSSI》) 2007-2011年发表的122篇论文研究主题的归类与分析,对北美体育社会问题研究主题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主要结论:“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等参与体育运动权利等方面研究列北美体育社会问题研究的首位;“体育暴力、兴奋剂”等体育运动中的偏差行为研究位居其次.同时,“体育情感、体育认同和体育亚文化”等研究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阳光体育运动”解析及高校实施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全面落实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倡导的"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的开展与实施,促进大学生的体质健康,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在全面解读活动内涵的基础上,阐明了活动开展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制约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社会因素和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体制内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将"阳光体育运动"的主导思想纳入到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中,树立融教学、锻炼(训练)、竞赛于一体的完整的体育课程观念,建立了选项分层教学的高校体育课程模式;进一步加大了体育课程资源在健康、娱乐、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开发;将课内外一体化、突出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课程体系,作为全体学生参与和实践"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形式,并把强调体质健康和体育能力的培养作为课程评价体系的双要素,以强化其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检验、反馈与激励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9.
现代奥林匹克环保理念对城市现代化的重新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层次分析法、调查法等,以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从城市平衡社会文化、体育运动的比较分析,提出奥林匹克“绿色体育“的环保理念,揭示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应由经济水平、生态环境、资源效力等几个层面组成,阐明申奥与城市现代化之间的良性循环关系,明确了环境质量对城市现代化概念的新诠释,也是实现我国城市体育产业化战略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0.
摘要:为分析竞技体育对于群众参与带动效应,基于百度指数实证检验里约奥运会竞技体育赛事、奥运会奖牌等外生竞技体育事件关注的影响,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证检验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群众偏好的运动项目社会关注较高;获得里约奥运会金牌项目的百度指数峰值较高;里约奥运期间绝大部分运动项目百度指数显著提升;群众偏好、奥运会奖牌是影响社会关注和参与运动项目重要因素;因此,发展群众体育既要充分考虑群众偏好,也离不开竞技体育赛事、竞技体育奖牌激励。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检验竞技体育对于社会关注体育运动和社会参与体育运动影响,验证竞技体育对于群众体育引导作用,有助于明确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中等体育运动学校(省区市级)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和基地,为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形成,中等体育运动学校也面临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通过分析中等体育运动学校的现状,阐述了制约此类运动学校发展的主要因素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面临的实际困难,对中等体育运动学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2.
摘要:为及时传递和解读世界各国对于体育教育和体育运动形成的共识,增进国内学界对体育运动的理解,以《国际体育运动宪章》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1978年、1991年和2015年颁布的3个版本的《国际体育运动宪章》进行介绍,并对最新版本进行详细解读。研究分析并诠释了《国际体育运动宪章》传递的4个方面的核心内容:1)参与体育是一项基本人权;2)对体育安全风险的多重理解;3)对终身体育理念的持续强调;4)体育对社会发展的多样作用。此外,研究还认为:1)我国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背景与《国际体育运动宪章》的内在理念相契合,应将“人权”作为我国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逻辑起点;2)基于该起点,我国体育事业今后应当将提高残疾人的体育保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并放在突出位置;3)体育竞赛应当作为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它既是贯彻和实现“终身体育”理念的重要路径又与目前国际上体育教育的主流理念相吻合。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城市社会体育人口阶层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河南省城市各阶层社会体育人口的性别特征、体育消费特征、参加体育运动的项目特征、参加体育运动的时间特征、空间特征进行了认真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城市社会体育人口低于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经济发达省份;男女人口性别比高于中国现阶段总人口性别比;各阶层社会体育人口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第十阶层和第二阶层;各阶层的社会体育人口的性别比与其职业特点密不可分;体育消费、参加运动的项目、时间空间特点除了与其职业有关外,还受其经济条件的制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释了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说明了体育学产生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概述了体育社会学的国际动向,综述了国外学者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体育的社会结构、特点及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研究体育运动与人的关系,研究体育运动中的社会问题.本文较详尽地总结了我国近年来体育社会学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并对体育的本质、功能和效益的研究、体育的社会文化研究、体育运动与生活方式、大众体育的社会学研究、竞技体育的社会学研究、对体育群体的社会学研究现状和前景做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5.
生态哲学视野中的绿色体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体育是绿色时代的产物,更是体育运动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绿色体育是一种绿色身体活动形式,是一种绿色社会活动方式,也是一种绿色思维模式。在生态哲学意义上它具有绿在地上、绿在流中、绿在心里的价值。研究绿色体育对后奥运时期中国体育发展价值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河南省高校女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运动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女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以直接参与为主;其参与体育运动的频度较低、时间较短、强度较低,体育人口的比例很低;体育消费支出水平较低,消费结构不合理。为此,应提高体育教师素质,加大体育课程改革力度;塑造良好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加强传媒对体育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体育运动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7.
摘要:身体一方面作为体育运动最直接的载体,另一方面又影响着体育参与者的身份构建。运用文献资料法,梳理西方体育社会学界1980年代至今有关体育运动身体和身份的研究和国内体育社会学界近三年此领域的研究。运用身体社会学理论审视这些文献,作者选择从微观的具象的角度考察体育运动参与者的身体所具有的社会性质和社会意义,进而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身体与身份,性别的身体与身份、消费主义社会中的身体与身份,“污名化”的身体与身份等四个维度,讨论了体育世界中运动的身体是如何影响人们主动的为自己构建或被动的接受相关的身份,以及这些身份背后所隐含和折射出的社会意义。最后指出在应用社会学角度研究体育运动身体这个领域中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体育管理意识是在体育运动管理实践中形成,反过来对体育管理活动起指导作用的有关观念形态的价值、本质和功能等方面的根本观点、理论体系和思维方式,是作为特定意识形式而存在的一种思想意识。 我国体育管理意识从总体上讲是社会管理意识的一部分。由于体育运动发展的本身规律以及体育运动在整个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使体育管理意识在整个社会管理意识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体育管理意识的不断增强,不仅能使体育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而且对整个社会管理意识的进步有益。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开展休闲体育可行性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调查法,在了解休闲体育的内涵基础上,对农村休闲体育运动现状,农村开展休闲体育运动的社会条件、对策与建议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我国农村经济基础、余暇时间、生活意识都满足开展休闲体育运动,休闲体育运动将在21世纪农民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必需关注农民的休闲状况,才能加快农村体育文化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正如火如荼建设中.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共同参与进行的,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长远目标之一.采用文献资料法、跟踪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将经常参加体育集体活动与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群作为比较对象,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的社会和谐度较强,体育事业的发展良性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还能够有效增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