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0 毫秒
1.
司马迁在 < 史记 @孔子世家 > 和 < 史记 @ 老庄申韩列传 > 里 , 分别记载了老子和孔子会晤一事 , 说孔子到达周都 ( 洛阳 ) , 曾经请教于老子 : " < 史记 > 上说 : 老子者 , 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 , 姓李氏 , 名耳 , 字 [伯阳 , 谥曰 ]聃 , 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 , 将问礼于老子 . 老子曰 : ‘子所言者 , 其人与其骨皆已朽矣 , 独其言在耳 . 且君子得其时则驾 , 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 吾闻之 , 良贾深藏若虚 , 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 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 , 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 吾所以告子者 , 若是而已 . ' 孔子去 , 谓弟子曰 : ‘鸟 , 吾知其能飞 ; 鱼 , 吾知其能游 ; 兽 , 吾知其能走 . 走者可以为网 , 游乾可以为纶 , 飞者可以为 . 至于龙 , 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 . 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 ! ' 老子修道德 , 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 . 居周久之 , 见周之衰 , 乃遂去 . 至关 , 关 [令 ]尹喜曰 : ‘子将隐矣 , 强为我著书 . '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 , 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 . [莫知其所终 ]” ( < 史记 @ 老庄申韩列传 > )  相似文献   

2.
孔子把"仁"作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个如何把握"度"问题。"中庸"正是对"度"的把握和对各种关系的良好协调。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所谓"中庸"指的是不偏不倚的常行之理,其基本内容就是:待人处事,既不要过分,也不要不及,"过犹不及"。"过  相似文献   

3.
<正>第二十八章【原文】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字词】好,音hào好,喜好,喜欢。自用,刚愎自用,自以为是。贱,卑贱,此指地位低下的人。自专,独断专行。反,  相似文献   

4.
志武嘱我为他的<一秋集>写几句话. "一秋,言之一季,对我而言,则是一生."志武在自序中如是说.志武非常重视<一秋集>的出版, "<一秋集>既是我来世的‘妻子',也是我今生从身上割舍出的肉体".真是"天命"之前的"一册人生"!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末年郭店楚简等新出土文献问世后,新的知识与见解也随之而来.基于此新知见,对孟子性善论的形成过程有一系列论考.本文即其中探讨《子思子》,特别是中庸篇的部分.中庸篇分为新旧两部分.其中以"中庸"为主题的旧的部分,根据文章形式来看,应该与《缁衣》《表记》《坊记》一样是为子思所作.以"诚"为主题的新的部分,虽然含有部分后世添加的内容,但其思想的架构应该也源自子思,比如,其中有与《性自命出》相同的"性即气"的思考,也有与《五行》相似的天道—人道的思考模式.而孟子在接受这些思想时是有选择的,比如说,子思的"诚"的思想实质上就被孟子抛弃了.  相似文献   

6.
子曰     
正我没有读过《论语》,然而"子曰"却似乎很有魔力,一直在不知不觉中引领着我。儿时在家中,爸爸会抱起我,对我说:"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幼儿园,老师会在讲故事时教导我们:"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奶奶家,爷爷通常会摸着我的头说:"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他们总是"子曰"来"子曰"去,这让儿时的我很想搞清楚,"子曰"到底为何物。  相似文献   

7.
面向21世纪的信息法学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21世纪是信息世纪.美国的比尔·盖茨(Bill Gates)在其所著的<未来之路>(The Road Ahead)一书中便有这样一段颇为耐人寻味的话:"宣称信息将界定未来,这使我想起了1967年的电影<毕业生>中的著名舞会场面.一个商人硬拉住本杰明,并主动赠送他只有一个词的职业忠告:‘塑料'.我不知道几十年后,如果重写这场戏,这个商人的建议是否会变成这样:就一个词儿,本杰明,‘信息’."[1]  相似文献   

8.
1999年初,我离开工作4年之久的一家国际传统基金投资公司后不久,在<中国科技信息杂志>上发表了"中国--40亿美元基金遭遇‘滑铁卢'"一文.当年10月我加入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从事规范的风险投资业务.在<中国科技信息杂志>出创刊10周年回顾版之际,感谢<中国科技信息杂志>重刊此文,并以以下短文为续:  相似文献   

9.
老子哲学最简要有力的人生哲理就是"无为","无为"虽然也是一种处事的方法,但在很大程度是针对"君人"而言,在<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就用"此君人南面之术也"一言以概之本文以<道德经>第六十章中"治大国,若烹小鲜"说起,谈论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分析其提出的背景,阐述其内涵,并结合现实说明其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天晚上,我12岁的儿子小虎突然有些不好意思地悄悄对我说:"爸爸,不知什么原因,最近几天我下身的‘鸡鸡'有点红肿,又疼又痒."儿子是不是在"性"上出了问题?我先看了看他的"鸡鸡",果然,包皮翻卷、龟头红肿.我先轻声和气地问他:"你不要怕羞,说实话.你是不是经常用手摸弄或用大腿挤压‘鸡鸡'?弄它时,是不是有一种麻木、快乐、舒服的感觉?"儿子小声地承认了.  相似文献   

11.
1997年《中国科学基金》管理专刊上曾登过我一篇短文,概括了基金10年支持对我的研究工作所发挥的作用和我的切身感受.现在,我引用那篇短文做背景材料,汇报1997年以来的情况和感受.在那篇短文中,我谈到:"对我们国内基地工作成就的最大肯定来自1997年9月科技部批准了我们作为已结题基金项目延续的‘攀登项目'申请.这是第一个遥感‘攀登项目',也是第一个‘两个基地'模式支撑的‘攀登项目'使我们感到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2.
他人眼中的贾宝玉 贾宝玉是个出众的美男子.<红楼梦>多次写到其他人眼中的贾宝玉.一次是北静王观察到的贾宝玉:"面若春花,月如点漆."北静王的评价是"名不虚传,果然如‘宝'似‘玉'".另一次是秦钟观察到的贾宝玉"形容出众,举止不浮,更兼金冠绣服,骄婢侈童".  相似文献   

13.
男孩子有一点点顽皮与小奸小恶,有时会显得更可爱.我曾有个爱玩恶作剧的同桌,有一次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抖我的"老底":说我父亲常会用"不错"两个字形容我.当时,我想,难得同桌这回吐了象牙,可他诡秘一笑后,话锋一转,改口说:"具体说,是'不'和'错'分开用!"并且加重了语气,引来哄堂大笑.  相似文献   

14.
盂子的这篇<告子·上>笔者对两个版本的译文采进行翻译对比分析.而笔者分析的标准是依据严复所提出来的"信达雅"三原则.  相似文献   

15.
在北宋词坛,秦观和晏几道同样具有多情敏感的个性气质,他们都创作了许多伤离怨别的抒情词作,体现出凄美婉约的风格.所以清人冯煦在<篙庵论词>中指出:"淮海、小山,真古之伤心人也."然而细究文本,发现,与晏几道借男女伤离词作抒发个人、家世的悲绪不同,秦观的"伤心"更多地融入社会性的内容,抒发了词人身陷党争之祸、横遭贬谪打击的深沉复杂的感伤.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概括其生平遭际及创作风格曰:"少游以绝尘之才,早与胜流,不可一世;而一谪南荒,遽丧灵宝.故所为词,寄慨身世,闲雅有情思,酒边花下,一往而深,而怨悱不乱,悄乎得<小雅>之遗;后主而后,一人而已."  相似文献   

16.
寄生兽     
正班上风靡《寄生兽》,甘月亮自然也不甘落后。写完作业,她点开视频,看起《寄生兽》来。萤火虫趴在她的肩上,陪着她。"寄生兽这种动物,动物界真的有哎。"甘月亮惊讶了:"动物界有寄生兽?""当然了。"萤火虫对着甘月亮轻轻吹了一口气,甘月亮变成了一只小小的豆娘,随萤火虫飞出了窗外。"你要带我到哪里去?""你知道‘螟蛉之子'这个成语吗?""我知道,螟蛉之子是养子、义子的意思。《诗  相似文献   

17.
马是中国人民最忠实的"朋友"之一,位于六畜之首.它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立于赞颂的地位,所以有许许多多含"马"的成语.作者已在本刊第2期<马年试释"马"成语>中,综述了含‘马'的中国成语164则.而在其它国家又是怎样呢?  相似文献   

18.
"无规矩不成方圆",出自战国时期<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里的"规"指木工用的圆规."矩"说的是木工用的曲尺,其大意为:哪怕是鲁班们,也只有用上圆规和曲尺,才能做成方桌和圆台.  相似文献   

19.
熊伟 《科学文化评论》2009,6(3):112-117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嫠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  相似文献   

20.
"梓童"释义     
"梓童"和"子童"是近代汉语时期特殊的人称代词,它们意义相当,书写形式不同,在元明戏曲、小说中不乏用例.<汉语大词典>和其它一些工具书对其释义不够准确.考察其渊源,"梓童"由"子童"发展而来,"子童"应是春秋时期的"小童"衍化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