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少年来,三尺讲台一直是教师施展才华的阵地,是只属于老师的舞台。长此以往,学生就成了一群只会听老师讲话,只会看老师表演的观众了。《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建议”中又重申:“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就明确了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必须打破教师独霸讲台的藩篱,让学生也能走上讲台,展示才华,体验初获成功的滋味。让学生成为老师式的学生,  相似文献   

2.
做任何事情,都不能顾此失彼,语文课堂教学也是这样。由于有的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把握不准,在教学认识和行为上出现了一些偏差,造成了顾此失彼的现象。以下特举一些例子说明。一是有了"主体",莫丢"主导"。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于是,有的教师认为让学生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自由学习。上课时,教师让出讲台,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  相似文献   

3.
李海鸿 《考试周刊》2012,(26):66-66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习惯于只动嘴,学生也习惯了只动耳,单调的讲解和机械的听课使得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更会视语文学习为"苦差事",语文课上,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学生在下面洗耳恭听。  相似文献   

4.
自古至今,三尺讲台一直是教师们才华施展的阵地。是属于教师成长和表演的舞台。长此以往,学生就成了一群只会听老师讲话,只会看老师表演的观众了,成了一群被老师支配的木偶。《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建议”中又也重申“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5.
莫凉会 《考试周刊》2011,(49):60-61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非滔滔不绝地说,学生默默聆听,而在于引导启迪。"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能动性,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解读课文,即把"为教师好教",以教师为本体、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转变为全面依靠学生、"一切从学生出发"、"为了学生好学"、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教学建议"第一条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语文学习需要学生个体的感悟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走上讲台,尝试做老师的滋味,这在很多教师的教学实践中都有过尝试。过去,人们较多的是从教师如何"教"的角度来看这一教学活动的。现在,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有了全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身为小学语文教学一线的老师,笔者深刻认识到《语文课程标准》中这一理念的重要意义,并积极实践这一理念,努力在课堂中实现学生自主与教师主导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9.
宋莹 《教育教学论坛》2014,(12):153-154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建议"中又重申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就明确了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必须打破教师独霸讲台的藩篱,让学生也能走上讲台,展示才华,体验初获成功的滋味。这样势必能激起他们学习语文的愿望,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投入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10.
王瑞华 《考试周刊》2011,(87):43-43
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个性。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倡导"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等富有时代特征的教学理念,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体现这一理念,但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  相似文献   

11.
郭凤玲 《快乐阅读》2013,(10):54-54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始终警策着我们。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是个难点,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基本上是一个路子教学:老师讲解,学生识记,最后背诵。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来试图改变这一局面:如创设情境教学古诗,  相似文献   

12.
新课改背景下,全新的学习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自主性学习 自主学习是一个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概念。他主学习中,老师是绝对的主体,他们独霸讲台,控制着课堂教学,学生只能亦步亦趋地跟着老师学,充当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自主学习是对学习本质的概括,在此过程中,学生占据主体地位。从教学设计、组织教学到课堂讨论、实验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还可对教师进行评价和质疑,进行师生对话和交流。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语文课堂教学观察频次的增加,我们对诗歌教学的一个感受越来越强烈,那就是:语文教师应该具有主线和课堂主体意识,应该把主线和课堂主体意识有机融入具体的诗歌教学活动中。我们呼唤教师的主线和课堂主体意识的生成与融入。先说诗歌教学的主线意识。语文老师指导学生写作,都喜欢提"围绕中心选材,用线索串接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阅读教学墨守成规,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台下被动地听,体现不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实践教学中,我认识到学习只能由学生经过自己的学习实  相似文献   

15.
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思想,教学模式的束缚之下,些学生往往习惯于被动学习,上课往座位上一坐,就等老师讲、老师教,老师说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主动性,这与素质教育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相悖。皮亚杰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儿童如果不具有自己的真实活动,教育就不能成功。"怎样才能使学生"具有自己的真实活动,"从而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呢?我认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质疑问难能力,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从而形成主体意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讲过:"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冷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尤其是现在面临高考压力的语文教学,如果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参与课堂,并提高学习效率,语文教师的课堂激情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语文教师要有职业素养于漪老师曾说过:"激情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富有激情的语文教师,必然充满了对职业、对学生真诚的爱。  相似文献   

17.
讲台上的老师讲得天花乱坠,讲台下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种令人尴尬的场面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经常遇到。老师埋怨学生太不自觉,学生们叫苦不迭:“语文课太没劲。”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想最主要的恐怕就是教学中没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我个人拟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刘玉洁 《考试周刊》2011,(16):58-5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确立了学生在语文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如果教师能从语文教学的特点出发,遵循科学规律,以人为本,注重实效,优化教学环节,建构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技能、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人人皆知,作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大难题。作文教学更使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感到是“没边炕”。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近日,笔者听了一节由北京师范大学附中的林腾霞老师主讲的一节作文课,顿感耳目一新。一、课前练习首先,林老师走上讲台,对同学们说:“请你们注意观察我下面的动作,然后请你们说一说。”然后,林老师走下讲台,再走上去,面带微笑,和蔼地扫视一下同学们,就端起讲桌上的一杯茶,喝一口,又放下了。针对以上过程,林老师分别找出多位同学来说。真没想到,同学们一个比一个说得具体、完整!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从事作文…  相似文献   

20.
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是课堂,但课堂效率离不开教师的备课。备课是实现课堂"轻负高质"的主要途径。教师要以备课带动教学,从课外延伸到课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实现高效教学。语文教学中,有些老师的语文"常态课",会给学生的主动学习制造障碍;有些老师一味追求的"新、潮、怪"的"奇态课",也让学生云里雾里。本文以高中语文教学备课为例,谈谈如何让备课"给力"语文课堂。一、立足文本语言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形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因此课堂的精髓在于教师首先要明确:"语文课要教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