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古传宗》乐谱引起人们的关注应当从1962年杨荫浏与曹安和编辑出版的《西厢记四种曲谱选曲》一书开始。随后,傅雪漪先生于1984年撰文《罕见的戏曲音乐书太古传宗琵琶调》、1997年郑祖襄撰文《关于太古传宗琵琶调乐谱的几个问题》都对《太古传宗》乐谱作了进一步的介绍和研究,一致认为该谱是北曲遗存中较早的一份资料,它对于研究元代北曲在明清时期的流变以及探索元明以来北曲音乐的面貌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该文就还未深入研究的《太古传宗》乐谱的其中之一《太古传宗琵琶调西厢记》的文学唱词、记谱特点等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该文继前人的研究,对《太古传宗》乐谱中尚较模糊的历史价值与历史境遇问题进行探讨,认为该谱是元明以来北曲音乐的遗存是不争的事实,但由于其处于南音竞艳斗芳的时代,因此,该谱南音化的倾向也不容置疑。但其南音化程度尚属早期,所以,《太古传宗》乐谱对于北曲音乐的研究仍是现存较早的不可多得的善本。  相似文献   

3.
乐谱识别是小学音乐重要的教学内容。乐谱是了解音乐的基础,教会学生识别乐谱,促进学生识谱能力的提高,提高音乐素养。教师要掌握音乐识谱教学的有效方法,才能更好地完成这一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4.
汤丽 《教育教学论坛》2012,(24):101-102
小学音乐新课标提出"要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表现活动中运用乐谱。"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加强节奏训练,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音乐与乐谱之间的关系,是音乐学中一个未被全面认识的问题,本文通过中国传统音乐的民族器乐和戏曲音乐两个方面与乐谱的分析与研究,来说明我们中国传统音乐与乐谱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对乐谱的学习在音乐基础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学习过程。乐谱本质上是一种已经演化成能表现音乐思想的符号体系。我们要求学生学习乐谱,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对乐谱的精通,能成为学生发展音乐灵性的一个媒介。所谓精通乐谱,不仅仅体现在快速准确的读谱能力上,还包括能熟练地应用它去表现和创作音乐思想的能力。识谱作为音乐表现的具体形式,是学生进入音乐世界的需要。但什么是识谱呢,它就是读谱吗?首先要明确概念。识谱是学习音乐的初级阶段,识谱主要是对个别音的  相似文献   

7.
北曲的产生。主要受女真、蒙古以及与之族源相近的其他北方民族的音乐文化的影响。为了适应新的音乐,北曲在旧有词的基础上加以翻造而成。可以说北曲是词的变体。北曲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北方民族文化特色,且少数民族作家众多,给北曲带来了不同民族的多样风格。南移之后有汲取南词的营养,从而成就了北曲(元散曲)卓越的风姿。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以来我国的琵琶音乐呈现出多元性特点,古老的艺术又散发出新的光辉.尤其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琵琶作品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以琵琶音乐创作的题材、体裁、创作手法和创作主体为出发点来分析琵琶音乐创作的多元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音乐形象是通过乐器声音来传达语言、情感和内心世界,以其单一的造型能力,间接触及人类思维领域,具有具体感性的表现形式。本文通过对琵琶教学进行独特的研究分析,阐述了在琵琶演奏中,不仅要把音符演奏正确,而且要具备较强的对音乐形象的感受力和运用能力,以音乐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创造能力来表现音乐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0.
琵琶表演是音乐表演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琵琶这门艺术对左右手技术要求都比较强,且在技术过关的情况下,仍然要求其音乐表演达到一定的渲染力。作为琵琶演奏者,应该如何做到夯实的技术和丰富的舞台表现力,这是我想要运用音乐表演美学角度来阐述的问题。我将通过我演奏过的林石城版本的琵琶曲《霸王卸甲》,结合音乐表演美学中的几个问题,对琵琶演奏作进一步的研究,希望将音乐表演美学与琵琶演奏相结合,为琵琶表演艺术的研究尽自己的一些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1.
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琵琶演奏指导过程中,要尊重其认知特点,通过不断吸收、借鉴先进的音乐教学理念,打造突出情感、强调本质、训练多样的琵琶演奏教学新模式,提升学生琵琶演奏能力,培养学生音乐审美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2.
大陆十多年来关于唐宋词与音乐关系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从研究内容看大致分三个方面:词的起源与音乐;词的体制、曲调与音乐;词的宫调、乐谱翻译和演唱。在词的起源与音乐关系上,学界较集中于唐宋词与隋唐燕乐的关系问题上,肯定者坚持认为词是隋唐燕乐的产物,是新生的音乐促生了新的文体;反对者或认为词体的产生完全不必和新的音乐相关,或否定律词与音乐的关系。对于词的体制研究,既有音乐文献上的考论,也有结合唐宋乐谱的具体音乐说明,比以往的研究更加深入。而对词的宫调、乐谱翻译和歌唱研究也有一批新成果,特别是在唐宋词乐谱的整理与翻译方面,一些成果颇具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乐谱文本解读直接影响音乐情感表达。文章分别从乐谱文本解读对音乐情感表达重要性、具体内容以及与音乐情感表达的关系,分析探究乐谱文本中音乐结构、乐谱内涵、演奏者个性三层内容与器乐演奏中音乐作品情感表达的关系及重要性,从而引起广大器乐学习者对于乐谱文本解读的重视并提高自身的音乐演奏水平。  相似文献   

14.
音乐教学实践证明,适时开展必要的课外音乐活动既能将课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又能使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增加音乐素养,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拓宽他们的知识面。现就如何开展课外音乐活动并行之有效,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 一、首先要对学生进行音乐入门的引导 要经常开展音乐普及讲座。在音乐课外活动中笔者曾聘请了一位从事音乐教育多年的老教师为学生讲解“音乐──表演的艺术”这一专题,大致内容是指当作曲家把乐思写成乐谱,而反映在纸上的音符并不能表达出作曲家的创意,只有表演者真正理解了乐谱的内涵,并进行情感体验,乐谱…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20,(39):157-158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并不重视识谱教学,进而导致学生虽然学会了所传授的音乐知识,但是并不会运用乐谱来演唱歌曲,不认识乐谱,这样的音乐教学并没有发挥过多的价值,但在现如今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已经重视乐谱教学,但是教学效果往往都不好,故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进行乐谱教学成了音乐教师重点思考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音乐是一种艺术,且该艺术是通过声音传播。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好的琵琶音乐演奏者,不仅需要扎实的基本功,还需对音乐艺术有一定的悟性与大脑对声音的想象能力。这种对声音的想象力是听者对琵琶音色、音质最直观的感受,展现着欣赏者对音乐的理解。完美的音色需靠演奏者所掌握的演奏技巧来实现。因此,在琵琶演奏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各手指之间的关系,做到全身部分的统一协调,才能将演奏技术发挥到极致。自此,作为一名琵琶演奏者,应不断及提升自身的演奏技能水平,以提升自身的音乐艺术感悟能力。唯有如此,才能运用好琵琶乐器这门独特的语言,描绘出富有诗意,充满戏剧性的各类场景,充分体现琵琶音乐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刘宁  吴跃华 《文教资料》2006,(25):169-170
众所周知,普通音乐教育中有关用谱问题是一直存在争议的。当前,随着音乐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用谱问题风烟再起,如:著名音乐家、指挥家卞祖善先生力主要普及五线谱,而著名音乐理论家杜亚雄先生却提出相反的意见,主张尊重当前我国的实际,提倡简谱。如此重量级人物参与讨论用谱问题在中国音乐教育历史上是颇为鲜见的。本文就这一热点问题提出两点思考,参与讨论。一、有关乐谱的本质问题的思考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学习音乐必须首先识读乐谱,不识读乐谱就无法进入音乐殿堂,似乎学习乐谱就等于学习音乐。人们之所以这样认为也是有一定的道理…  相似文献   

18.
王源 《嘉应学院学报》2006,24(4):123-126
钢琴音乐的形成是作曲家用音乐语言来表达其自身的心情、感情和愿望,把对事物的体验用各种符号记录在乐谱上,然后,演奏者再借助钢琴和其它乐器把作曲家在乐谱中所要表达的意愿,通过自己的判断和解释,注入新的生命,进行再创造,把音乐传播给听众的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19.
现如今,要想琵琶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可以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运用其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十分具有活力的教学方法,其十分注重以人为本的观念。这种教学方法认为音乐教育拥有着很强的综合性以及创造性,这种教学方式是十分开放的。作为我国民族器乐教学的重要内容,琵琶教学不仅要求学生牢牢的掌握相关的基本技能,还注重对学生琵琶音乐方面的情感培养,还有就是再次创作能力的培养。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运用在现今的琵琶教学当中,可以让其变得更加富有活力,从而大大增强学生的创新以及实践能力。本文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琵琶教学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0.
琵琶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之一,其历史悠久,技巧繁多,表现力极为丰富。琵琶演奏和其他乐器演奏一样,不光要长期艰苦的训练,还要讲究科学的训练方法。要想弹奏出动听的音乐,掌握琵琶演奏的基本技法是基础。琵琶演奏的技法经过前辈演奏家的诠释和创造,种类越来越多。但是演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