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eb2.0是2006年互联网的主流,但是2007年新媒体的主旋律无疑是手机媒体。美国《Business 2.0》杂志近日评出了2007年25大网络新锐,其中有不少是手机媒体,例如:www.fon.com、www.loopt.com、www.getmobio.com、www.tinypictures.com、www.soonr.com,等。  相似文献   

2.
一、新媒体与新业务本次论坛讨论的是“数字新媒体”。什么是“数字新媒体”?当电视出现的时候,我们说电视是新媒体;当网络出现的时候,我们又说网络是新媒体。今天我们讨论的新媒体,是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出现的,新的传播电视的媒体形式,如IP电视、手机电视、卫星移动电视、网络电视等,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新媒体。  相似文献   

3.
在互联网媒体、手机媒体等当道的今天,我国早已正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而石油行业媒体中的编辑工作,在新媒体时代下,也需要积极创新工作思维和工作路径,以有效实现石油行业媒体编辑工作的长稳发展。因此本文将从简单介绍石油企业的发展现状入手,结合创新编辑工作对石油企业发展的积极影响,着重围绕新媒体时代石油行业编辑工作的创新思维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时代的广播自救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点播、流媒体、富媒体、P2P、RSS等技术的不断应用与逐步成熟,从WEB1.0到WEB2.0、从博客到播客、从2G到3G、从音频到视频,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对传统传播形态带来巨大的冲击。在新一轮的媒体大战中,广播将是最有可能绝处逢生的。如果广播能主动出击,与时俱进的话,将会再创辉煌。实际上,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的普及,新媒体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的图书编辑已经无法满足读者日益提高的图书阅读需要,迫切要求图书编辑能够转型发展,与时俱进,以适应新媒体冲击下的读者新需求,这也是商品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图书编辑通过转型不仅能够使图书更适合读者的新需求,而且还有效地缓解了新媒体的冲击,从而使图书这一传统媒介得到创新与发展。因此,分析研究新媒体冲击下图书编辑转型路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抢夺了传统电视媒体的市场份额,瓜分了传统电视受众,并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网络新闻节目。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融合的传播环境下,人人都是记者和新闻评论员,互联网蕴含的海量新闻资讯唾手可得,电视新闻编辑的多样化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主要论述了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的新特点,以及电视新闻编辑的多样化发展举措。  相似文献   

7.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以手机终端为代表的的移动互联网风靡全球。现如今以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移动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技术发展,推动微博、微信、QQ、短视频等一系列新媒体形态的高速普及和蓬勃发展,这也意味着我们进入了“媒体融合时代”。面对媒体融合的高速发展,人们积极投入到使用新媒体的浪潮中,并乐于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与新媒体融合在一起。新闻媒体作为媒体融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紧跟时代潮流,转变新闻编辑方式,提升自身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文章首先阐述了媒体融合的含义,分析了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编辑面临的挑战及转型的作用,最后阐述新闻编辑的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8.
张铨 《新闻传播》2012,(4):157-158
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促进新媒体的业务形态不断推陈出新。新媒体具有诸多新的特性,比如传播模式的交互性、内容与传播渠道的融合性等,都给网络编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网络编辑要根据新媒体的新特点,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具有更全面的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9.
常昕 《青年记者》2012,(15):85-86
在Web3.0雏形已现的当下,云计算平台技术开始深入中国互联网行业,云平台成为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向.同时,手机物联网在中国也从造势阶段走向实际应用,并在电子商务领域率先发力.手机云媒体和手机物联网成为中国新媒体产业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和手机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开始占领传统媒体市场,对以广播电视为首的传统媒体形成了很大的冲击。为此,在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必须审时度势,改变创新策略,拓展创新思维。本文从受众需求、审美形态、选题策划等方面入手探讨了新闻编辑的创新策略。使新闻创作能够迅速融入到激烈的市场环境中。  相似文献   

11.
伴随互联网和手机等移动终端这类新媒体的强势崛起,传统的媒体行业中,期刊杂志作为发展历史较为悠久的传统平面媒体,收到了巨大的冲击。为了力挽狂澜,各期刊杂志出版社开始尝试数字化转型。基于此,主要探讨在当今新媒体时代期刊杂志编辑需要如何合理转型的问题,以期促进期刊杂志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刘大颖 《新闻通讯》2011,(11):22-23
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平台的兴起,造就了信息开放的新局面,在全时空、立体化传播的趋势下.“全媒体”在我国新闻传播领域初步兴起。宽泛地讲,全媒体运作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整合,是信息传输通道多元化下的新作业模式,是把报纸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传播通道有效结合起来,将资源集中处理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  相似文献   

13.
消费·内爆·超真实——浅析虚拟社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美国大选中奥巴马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力量,成功击败了有大资本支持的希拉里和麦凯恩,成为第一位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当选的美禺草根总统。奥巴马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在美国16个主要社交网络和Web2.0网站上建立了与选民之间的互动。由此可见互联网社区的重要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新论     
新媒体的兴起促使观众远离电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收视人群开始向新媒体过渡,通过互联网看电视、通过手机平台看电视,这是‘新'电视的增量。细分人群,年轻人同样在远离电视,从15岁到24岁是最明显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一个为用户提供协同办公服务的Web2.0网站Near-Time在网络上窜红,这为传统的协同办公注入了新互联网时代的元素,当这些元素开始在协同软件的血液中流淌的时候,是否也会使协同在2.0时代的互联网上更加迅速地蔓延开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面对新媒体纸媒何去何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一批新媒体的兴起,报纸灭亡的说法甚嚣尘上。随着苹果iPad的问世,报纸何去何从似乎已经成为摆在传媒人面前的大问号。的确,在各种新媒体的冲击下,报纸的处境一度极为尴尬。甚至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报纸衰亡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新媒体的冲击下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与手机终端的出现以及普及,预示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而这也对传统纸质媒体带来了巨大冲击。尽管纸质媒体在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后,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被新鲜事物取代的可能,纸质媒体也不例外。因此,作为一名纸质新闻编辑,如何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以实质性的文字编辑来实现创新,就成为所有纸质新闻媒体编辑需要重点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金鸣 《新闻窗》2011,(5):69-70
网络媒体改变了什么所谓网络媒体是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又叫新媒体。就目前来说,新媒体主要包括有网络、手机、移动电视、数字电视、交互网络电视、博客和播客等等。而在这些新媒体中,人们又以互联网和手机作为新媒体的代表。  相似文献   

19.
《视听界》2008,(2):31-32
2007年,3G元年,无线广告随之而来。 中国有5.3亿手机用户,手机上的无线互联网,将是一个数十倍于Internet互联网发展的新媒体平台。自2004年起,中国无线互联网上纷纷涌现出如3G门户、新浪网、搜狐网、手机腾讯网、空中网等独立WAP网站。在中移动政策逐渐规范SP行业,垃圾短信广告日渐消亡之后,无线新媒体的广告价值开始浮出水面,并以其精准的个众传播特点和良好的互动性获得广告主好评。  相似文献   

20.
王烙 《东南传播》2013,(9):52-53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手机和互联网等新媒体在对农传播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何利用新媒体加强对农传播成了当下热门的话题。近些年手机和网络在中国农村普及率不断增高,应该如何结合二者的优势,让它们在未来的对农传播过程中发挥合力?重新定位对农传播的受众、传播者,建立新型的新媒体对农传播模式,发展以互联网信息数据库为基础,手机为客户终端的新媒体对农传播体系,未尝不是一个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