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高考展望 1.1考点回顾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理性思维的高层次表现”.命题时要设计“研究型、探索型或开放型的题目,让考生独立思考,自我探索,发挥主观能动性”.新题型即创新题型,“新”是相对“旧”而言的,一般可以理解为在教材上无例、习题,或在教参上无套路题,或是历届的考卷中无类似题的一类新型考题.这类题目每年由高考命题组原创设计,按15%左右的比例推出.  相似文献   

2.
张凌 《考试》2002,(Z1)
所谓“旧题”,是指在课本或练习中已做过的某些习题。在解决新题的过程中通过对“旧题”的回顾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解决新题的方法和路子;在复习阶段通过对“旧题”作进一步的探索可以使所学知识前后联系,纵横沟通,达到运用自如的目的。下面我们通过两道习题说明“旧题”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材是以复习旧知识引出新谭题的形式安排的.教学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4.
王悦 《文教资料》2011,(36):243-247
古体歌行这种诗体,源出于古代乐府诗,建安以后.文人摹拟乐府歌唱,或沿用乐府旧题,或另立新题.统称之为“歌行”。李白继承发展了这一创作传统。他的歌行.有的仍用乐府旧题,有的则据内容另立新题。他的创作.在形式上更为自由奔放;在艺术表现方面,更是创造性地继承发展了“风骚”的比兴体制.从而使诗歌的意境、意向更加完美。本文列举其代表作《蜀道难》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以意逆志”探讨其中“愁而非愁”和“乐而非乐”的情绪。  相似文献   

5.
自定义集合问题是集合中的新信息题.新信息题是近几年高考中的热点题型,它以考查创新思维能力为主,创设一些课本上没有见过的新情景问题,这类问题大多以课内知识为起点向其他知识层面迁移.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读懂题意,即准确把握新信息,然后以旧带新,利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新情景问题.本文以近年来高考中出现过的一些新信息题为例来探讨新信息题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正>填空题是高考数学的主要题型之一,是一种只要求写出结果,不要求写出解答过程的客观性试题.填空题介于选择题与解答题之间,无论是题量还是分值,都与选择题或解答题不可同日而语.高考数学全国卷一般设置四个填空题,每个填空题5分,共20分,其分值占一套试卷总分值的近15%.就是这样的“小填空”,充满着“大智慧”,由于近年高考命题注重创新,而填空题往往成为命题创新改革的试验田,又加之新高考卷“一题多空”题的出现,因而填空题成为高考数学具有较高区分度的题型,可以说高考数学成败在于填空题.临考复习备考重视分析、研究填空题的题型特点和突破方法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7.
我们都知道.在《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导下的数学教材,在新课教学前,大都会安排准备题供复习铺垫使用。准备题的内容一般是与新知识密切相关的旧知讽,其作用是激活处于“休眠”状态的旧知识,形成思雏定向,使学生顺利理解新授内容.井以此缩短新授时间,保证练习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相似文献   

8.
许少华 《广东教育》2008,(12):14-1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这个充满挑战的年代里,创新也是一种机遇,学生迎高考,关注创新试题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君不见年年高考有新题,岁岁选拔有新招.也正是“新题”“新招”才将同学的成绩拉开距离,那么三角中会有什么样的新题呢?请看:  相似文献   

9.
信息迁移题一般具有起点高、落点低、情景新、知识活、即学即用等特点.在解答信息迁移题时,首先通过对题目的阅读,将新知识进行理解、消化、分析、综合;其次要及时检索出相关的旧知识,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将新旧知识有机结合,建立新的知识网络;再次,运用新信息并迁移所学知识到新问题的解决中去;最后,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多注意新旧知识的结合,加强思维训练,培养自学、迁移、创新、实践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是解答好此类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应用题例题导入种种李建彬应用题的教学是由许多例题的教学给予体现的。在教学例题之前,一般需要一个以旧引新导入新课的过程,这样可充分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为新旧知识之间架起桥梁。例题的导入常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旧题变换式。先复习与例题有紧密联系的旧题,而...  相似文献   

11.
1“旧题新做”——细微之处寻真相在做题时,如果遇到的是新题一般会认真对待,但如果遇到“熟题”,则往往会放松警惕。但是,要注意出题者往往会在“熟题”中作些细小的改变,这是最可能出错的地方。例1下图分别表示两个自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除各图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最适范围。下列分析错误是(多选)()  相似文献   

12.
数学高考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是近几年来的趋势,今后仍将是高考命题“孜孜以求的目标”.而立体几何命题作为高考命题改革的试验田,近几年来,在题型结构、设问方式及综合能力的考查上不断推陈出新,值得注意.解答数学创新问题,一是通过转化,化“新”为“旧”;二是通过深入分析,多方联想,以“旧”改“新”;三是创造性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以“新”制“新”.  相似文献   

13.
我们都知道,在《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导下的数学教材, 在新课教学前,大都会安排准备题供复习铺垫使用。准备题的内容一般是与新知识密切相关的旧知识,其作用是激活处于“休眠”状态的旧知识,形成思维定向,使学生顺利理解新授内容,并以此缩短新授时间, 保证练习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一种突破,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21世纪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作为选拔高素质人才的高考,创新题也是高考试题的新方向的一种尝试.纵观2008年高考数学试题,其创新源自哪里,“新”在何处,又去向何方呢?请与我一起探索“新”光大道,打开“新”结.  相似文献   

15.
数学创新能力一般指对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数学方法进行推广和拓展,对未知的数学领域通过探索得到新的结果的能力.数学创新题以“问题”为核心,以“探究”为途径,以“发现”为目的,是训练和考查考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很好题型.这类问题从形式上看一般均高于课本知识,  相似文献   

16.
由全国七所重点大学和上海《萌芽》杂志社主编的《新概念作文》以特有的姿态和风格,向传统的机械的应试作文进行了挑战,它以全新的面貌展示在我们面前。打破了旧的传统观念,旧的教学模式,在语文教改中可谓大胆的尝试,使人耳目一新。这种创新的思路,恰恰把我们从以往的教学桎梏中解放了出来。用“旧股”、“新八股”来评议高考作文,似乎还不够全面和科学,但《新概念作文》围绕新的创意和变革,不能不说给人以震耳发聩的作用。 笔者多年从事高三语文教学工作,由历年的高考作文题,无论“配图题”、“材料题”、“对话”等,也试图对…  相似文献   

17.
说创新     
人们总是以喜悦的心情欢迎着新的事物。 所谓“新绿小池塘”、“新蒲新柳三年大”;所谓“新人新风”,“新婚燕尔”、“新人新事”;所谓“新形势”、“新台阶新局面”等等无一不是强调一个“新”字,以新来取代旧的,以新来启动世间事物的发展。 创新便是勇于改革, 创新便是理想者的不断追求。  相似文献   

18.
作文贵在创新。北魏祖莹说:“文章当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不可寄人篱下。”宋代诗人姜白石说:“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诗便不俗。”古人所言不仅指出了创新对于作文的重要性,也启发我们写文章创新的一些思路。本文从立意、构思两个方面浅谈作文创新的方法。一、从立意入手。1.旧题新解。旧题新解法,是在借用原有材料并基本不改变主要人物或事件特点的情况下,通过变换角度,对原有材料的内涵加以挖掘或引申。【例文《诚信:心灵深处不朽的契约》】我常常怀念远古,那是一个彰显人格魅力的时代。那些君子翩翩风度的背后,是一个用…  相似文献   

19.
信息给予题一般由“新信息”和“问题”两部分组成;题干是信息给予题的主要信息源.此类试题的特点是,通过给出的新知识信息,要求考生利用已掌握的化学知识、技能以及题给信息中的知识解决新问题,来考查考生临场阅读、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化学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考生接受新知识,对新知识的加工和知识迁移能力,因而有利于选拔有潜能、有创造力的学生,  相似文献   

20.
琐议铺垫题     
铺垫题,是起铺垫作用的一种答题.它一般是以题组形式给出的,就其作用而言,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通过对一些旧知识的有目的复习,为引进新知识搭桥铺路,起引发知识迁移的功能;另一类是将新知识化整为零,分层推进,以利尝试发现,起思维“导航”的作用.在对于铺垫题的设计过程中,既要防止铺垫过陡,起不了阶梯作用,又要防止铺垫过缓,妨碍能力的培养.笔者曾见到过一位教者设计了这样一组铺垫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