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根据健康教育的“知-信-行”模式,设计“K-A-P”调查问卷表,调查1200名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及营养行为,测学生的身高、体重,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营养状况,旨在了解广西体育专业大学生营养状况及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为进一步作好大学生的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一、身高标准体重有何意义? 身高标准体重是指身高与体重两者的比例应在正常的范围。它通过身高与体重一定的比例关系,反映人体的围度、宽度和厚度以及人体的密度,是评价人体形态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及身体匀称度的重要指标。人的体形肥胖、健壮或瘦弱,都是针对身高与体  相似文献   

3.
<正> 体重是反映人体肌肉、骨骼发育情况和营养状况的重要形态指标之一。良好的身体生长发育水平要求适当的体重。评价体重是否适宜要考虑身高因素。一个常用的评价方法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身高标准体重。该方法规定以同性别同年龄中同等身高人群的第80百分位数的体重作为标准体重,以标准体重±10%作为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与现代科学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儿童营养的不断加强,使得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有长划加速的趋势。如何评价儿童少年的营养状况及身体的丰满程度是目前各国都在注重的问题。最早Oueteletl.A提出体重/身高×100指数,它表示出每1厘米身高的重量作为一个相对体重或等长体重来反映人体的围度、宽度和厚度以及机体组织的密度,有人将它作为一个肥胖指数使用。以后Rohror发表  相似文献   

5.
学生身体形态评价标准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为什么要构建学生身体形态的评价标准   对于怎么样的身体形态是好的这个问题,人们出于不同的目的,会有不同的标准。而对健康来说并非身高越高、体重越重就越健康。关键还是身体的均称度。体重过重、过轻都会给身体的健康留下隐患。身体应有适度的脂肪,它作为能量贮备,作为神经末稍垫,以及支持内脏器官是必不可少的。体重过轻、营养不良的儿童神经过敏,腹内器官下垂,肌肉滋养差,腹壁及肠的肌层松弛。这类患儿易得神经性消化不良和便泌,以及各种失调。故他们易疲劳、无耐力,尤易患呼吸系统疾病。过去肥胖主要是成年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体重是反映人体骨骼、肌肉、脂肪及内脏重量综合变化的指标。它可在较大程度上说明营养状况和肌肉发育程度。体重大小受年龄、性别、身高、季节、生活条件、体育锻炼、疾病等因素的影响。有人提出一般人的标准体重是身高(cm)-105士5kg,体重过轻、过重都对身体不利,这点对体育爱好者和运动员来说则更重要。过重影响运动能力,过轻则可能影响机体正常功能。在生长发育阶段,体重应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增。为了减少误差,每次测量时应在同一时间并穿同样的服装。测量时,直立于秤的中央,身体勿与周围物体接触,然后移动砝码并进行读…  相似文献   

7.
对南京高校大学生营养和体质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南京市高校大学生营养和体质状况,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和Broca改良公式评价学生现时营养状况,同时对五所高校部分大学生体质测评状况进行统计分析,指出南京市高校学生普遍缺乏营养知识且体质状况呈整体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1 身高、体重等级评定标准“身高标准体重”的评定标准 ,将不同身高段 (m)所对应的正常体重 (kg)值标准化 ,它是世界卫生组织 (WHO)推荐反映学生营养水平的一种评价方法。2 极大似然体质等级判别指标(1 )形态指标 :是人体测量复合性指标 ,主要用于青少年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的评价。(2 )机能评价 :一是肺活量体重指标 :通过肺活量与体重的比值 ,评价人体呼吸机能复合性的指标。二是台阶指数 :主要通过有节律的登台阶运动持续时间与恢复期测定的脉搏次数相应的比值 ,以评定人体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水平。(3)体能指标 :5 0m跑 (速度 )、1 0 0 0…  相似文献   

9.
身高标准体重指标与大学生身体成分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身高标准体重指标与身体成分的关系,以220名普通大学生(男女各110名)为实验对象,通过测量其身高、体重与身体成分,结果发现身高标准体重指标与身体成分之间相关性极低(P〉0.05),而体重指数(BMI)、体脂百分比和腰臀比(WHR)与身体成分有高度相关性(P〈0.01)。结论:(1)《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身高标准体重指标不能客观有效地评价身体成分;(2)建议在《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评价身体成分的指标宜选体脂百分比、BMI和WHR,首选为体脂百分比。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湘西地区12-14岁苗族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质和营养状况,为提高湘西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湘西地区12-14岁苗族农村留守儿童619名,测试其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50m跑、握力和立定跳远,并评价其营养状况。结果:随着年龄增长,留守儿童的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握力和立定跳远均逐渐增加,50s跑时间逐渐减少;14岁男生的肺活量、13岁、14岁男生的握力和立定跳远显著高于同龄女生(P0.05);除50m跑成绩外,留守儿童的各项体质指标均低于全国同龄儿童(P0.05)。结论:湘西地区12-14岁苗族农村留守儿童身体发育水平整体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营养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1.
我们于2002年3月对四年级的三个班进行体质调查,以刚组建才五个月左右的四(5)班和已经过三年多寄宿生活的四(2)班、四(4)班为调查对象,选取身高、体重、50米跑成绩、立定跳远等形态、身体素质指标以及生活习惯、情绪、饮食习惯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按照《浙江省儿童体质测试标准》所规定的指标与测试方法进行。一、调查结果与比较1.学生身体形态机能比较四(5)班学生与四(2)、四(4)班学生身体形态相比较,身高、体重均明显较低。在我校寄宿学习时间比较久的两个班级在身高、体重上都超出浙江省儿童体质测试标准。尤其四(4)班学生在学校平均生…  相似文献   

12.
青春期前儿童营养状况评价和体型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儿童营养状况和体型图分布间的相互关系。将2060名6~9岁青春期前儿童按NCHS标准划分成14个身高别体重组,分析各发育指标和体型因子的组间差异,比较不同组间在体型分布方面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身高到体重的上升,儿童骨骼、肌肉、脂肪和身材发生规律变化。在主导体型分布的体型三因子方面,内因子逐步取代外因子,提示身高别体重值越高,男女孩体脂的累积程度对体型的影响越大,体型图位置越向左侧移动。结论:体型图分布通过对儿童发育的不同侧面作综合分析,有助于对儿童营养状况作更全面、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体育与科学》2015,(5):112-120
研究目的:了解留守儿童、随迁儿童和城市儿童的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江苏省南京市、安徽省砀山县和萧县9-13岁留守、随迁和城市儿童共1,936人(男生1,069人,女生867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比较留守儿童、随迁儿童和城市儿童的营养状况。研究结果:1)体格方面,总体上城市儿童男生身高、体重和BMI在三组中最高,其中身高比随迁儿童(最低组)高2.5cm,体重和BMI比留守儿童(最低组)分别高出4.2kg和1.3kg/㎡;女生身高、体重和BMI最高同样为城市儿童最高,比随迁儿童(最低组)分别高2.7cm、1.6kg和0.4kg/㎡;2)营养不良检出状况:城市儿童、随迁儿童和留守儿童,男生生长迟滞率分别为0.4%、1.2%和1.9%,女生分别为0.5%、1.7%和2.6%,消瘦方面,男生分别为9.8%、8.9%和1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女生分别为9.0%、11.6%和15.3%,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城市、随迁和留守儿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方面,男生分别为17.9%和10.6%、10.4%和8.9%、10.0%和3.3%,其中城市和留守儿童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6.3%和4.1%、5.6%和2.6%、2.6%和5.7%,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4)生活习惯方面,城市儿童一日三餐摄取状况,食物的摄取频率均好于随迁儿童和留守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城市儿童在身高发育等方面好于随迁儿童和留守儿童;留守儿童营养不良比例(主要为消瘦)高于城市和随迁儿童,城市儿童超重和肥胖比例则高于随迁和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相比,留守儿童日常生活习惯和食物摄取方面相对较差,其营养状况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14.
体重是反映人体骨骼、肌肉、脂肪及内脏重量综合变化的指标。它可在较大程度上说明营养状况和肌肉发育程度。体重轻重,受年龄、性别、身高,季节、生活条件、体育锻炼、疾病等因素的影响。有人提出,一般人的标准体重是身高(cm)—  相似文献   

15.
以BMI22标准体重改进模型为基本方法,以2005年辽宁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组采集的辽宁省14个市地城乡38 861名7~18岁青少年儿童的身高、体重作为原始数据,对辽宁省青少年儿童的营养状况、肥胖与营养不足发生规律和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结论:肥胖发生率高于营养不足发生率,城市组肥胖和营养不足发生率均高于乡村组;肥胖与营养不足发生率高峰为青春发育期;男生肥胖发生率高于女生,女生营养不足发生率高于男生;沈阳肥胖发生率最高,鞍山营养不足发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16.
2006年第五期《中国学校体育》上发表《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统计分析报告》一文提出:“……,较低体重的比例大于正常体重的比例,而超重的比例小于肥胖的比例,这种不正常现象的原因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笔者为探其究竟,采用烟台市2008年体育中考学生的身高、体重的数据(因为数据来源于体育中考,所以样本的信度和效度真实有效),引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身高标准体重评价标准和2003年国际生命科学会中国肥胖工作组(WGOC)制定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BMI分类标准建议”两种评价身体形态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5月20日第27个"中国学生营养日"到来之际,《中国儿童青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2016》蓝皮书依据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正式发布我国学生的健康状况存在形态发育水平、肺活量水平、营养不良、低血红蛋白、肥胖、视力不良、龋齿等七个方面的问题([1])。陈吉棣曾对北京儿童青少年铁营养状况做过调研分析,发现贫血检出率约为成年运动员的3倍,其中缺铁性贫血为主要类型([1])。陈吉棣曾对北京儿童青少年铁营养状况做过调研分析,发现贫血检出率约为成年运动员的3倍,其中缺铁性贫血为主要类型([2])。  相似文献   

18.
高师女生运动营养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华  苏艳红 《体育科学》2002,22(2):132-132
研究方法:1采用人体侧量法、问卷法和统计法进行研究.其对象为辽宁师范大学2~3年级女生368名(平均年龄1 9.3± 0.6岁).2对选学此课的学生在第1次课和最后1次课进行间卷.其内容2次基本一样,包括:基础营养学知识,判断人体肥胖的标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主要内容,减肥的方式方法,学生的饮食习惯,目前对自己身高和体重的认识,身体锻炼的方式等30个题.3教育前后测量体脂%、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及大腿围.4教育内容主要有,营养学基础知识,营养与健康、健身、运动和减肥.  相似文献   

19.
林革 《精武》2012,(10):7-7,9
目的:探讨与分析营养不良对于儿童形态、生理机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于本市5所小学中随机性选取年龄为6到13岁的男生,并且按照身高和体重的标准来从中筛选出营养不良的儿童。共筛选出营养不良儿童共150例,将其设为观察组。根据观察组的150例儿童的年龄、年级以及性别,选取同校的健康儿童共15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对两组儿童的形态、生理机能以及运动能力的对比与分析,来观察二者的差异性。结果:通过对两组儿童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儿童的平均身高、体重、皮褶厚度以及胸围均低于对照组的儿童,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肺活量、握力也低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运动能力方面,观察组儿童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50米短跑等无显著性差异,略低于对照组儿童。结论:营养不良对于儿童的形态、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有严重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社区卫生站要注意预防营养不良的发生,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中职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有着重要研究意义。通过莱格尔跑对中职学生身体形态影响的实证研究,并从身高、体重等因素进行体育统计学处理,结论表明莱格尔跑对中职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有着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