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以思想政治和文化教育、利益整合、精神激励为主要内容,引导、教育、帮助人民群众激发起革命的潜能,树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意识和斗志,把革命潜力变为现实的革命力量,形成了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强大的革命力量,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2.
土地革命时期,由于受国民革命失败的影响及国民党反动势力对革命力量的消弱和镇压,中国革命处于低潮。为了挽救这种局面,中国共产党作了许多工作,通过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和教训,立足本国实际,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待中国革命形势,同时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宣传革命的形势和任务,为争取革命力量和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积极性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而且在每一个阶段都取得了相应的成绩。  相似文献   

3.
张太雷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他一生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全力以赴地为建党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奔走拼搏,直至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献出年轻的生命。张太雷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和分析近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在阶级分析和革命力量的探究中不断探求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形成了对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关系、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等一系列问题的深刻认识。这些理论探索和思想贡献为后来中国共产党形成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提供了有价值的思想资料。他的思想求索和理论创新精神对后继革命者也具有意义非凡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4.
思想理论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近代以后,中国社会在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风雨飘摇。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经验与教训的过程中,从中国国情出发,形成了具有中国革命特色的方法论。其中,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与灵魂,实事求是成为中国共产党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线索。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有机融合,贯穿中国共产党工作方法的方方面面,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突出成果,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仍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认为毛泽东民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理论和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所形成的以人民为本的思想。它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一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对其重大贡献从五个方面作了概括。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中,延安文艺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指导革命运动的基本思想自然成为指导革命文艺运动的思想。由于人民是这个伟大运动的主体,因而在其丰富、复杂、曲折的发展历程中,延安文艺逐渐确立了立场鲜明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价值观。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是延安文艺运动的总方针、总主题、总基调。  相似文献   

7.
八七会议前后,瞿秋白对中国革命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逐步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思想。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进程中解决农民问题、获取革命力量、赢得革命胜利的重要策略;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进程中争夺革命领导权的必要手段,渐次提出了武装工农、人民军队、游击战争等具体形式;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是在农民割据区域以政权为革命依托,保存、发展革命势力的存身之处。瞿秋白在八七会议前后所形成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对于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8.
健康中国战略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要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其生成理论逻辑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历史逻辑厚植于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现实逻辑来源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健康中国战略科学理念包含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和“大卫生、大健康”。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理论,为新时代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健康强国提供了战略支撑。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理念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深刻的根源。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成为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理念的直接理论渊源;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理论来源;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相融合的桥梁,更是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理念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不仅引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而且为中国革命力量的发展壮大,为中国人民迅速取得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抗日战争的实践证明,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车轮,正是经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把中国革命带到了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1.
成功找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毛泽东的卓越贡献。中国革命从城市中心向农村中心的转移的认识,首先是毛泽东独立思考的结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也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在其中起了杰出的历史作用。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武装斗争的重心转向农村,创造了发展农村根据地的完整经验,而且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作出了说明。贯穿这条独特道路及其理论的基本精神,就是独立自主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正是坚持这个基本精神,坚持从实际出发,中国革命就能从胜利走向胜利。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这一性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国有经济的理论观点是中国共产党认识和探索公有制经济的主要思想来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国有经济的认识经历了萌芽产生、逐步成熟、丰富发展的过程。革命根据地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建立和发展公营经济进行了国有经济的早期实践。  相似文献   

13.
苏维埃革命和苏维埃运动是共产国际指导中共先后实践的两个革命模式,影响着中国革命的发展进程。从苏维埃革命到苏维埃运动的战略转变,中国苏区有了大发展。苏维埃运动战略没有放弃以城市为中心,中央苏区的进攻路线导致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失败。  相似文献   

14.
陈独秀在走向托洛茨基主义后,就开始以“不断革命论”即托洛茨基主义理论来解释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问题。由于陈独秀站在“取消革命”的立场,所以他就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建立红军。在陈独有看来,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的时候,只有进行“合法”的议会斗争,才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所以他提出了“国民会议”的口号,作为革命斗争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注重借助俄国革命的历史、理论和文本等方面的资源,获取中国革命的路径参照、理论指导和方法启示。1938年9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召开与《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出版"不期而遇"。前者强调要将研究马、恩、列、斯的理论作为"时代任务",借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最终开创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后者提供了马列主义基础知识的"百科全书"和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经验的"百年总结",恰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现实需要相互契合。基于四个方面的革命需要,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掀起了以《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为"中心材料"的学习运动,为中国革命及其要素的系统建构创设了重要前提,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6.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 ,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周恩来对这一理论作出了突出而又独特的贡献 :领导八一南昌起义 ,首探中国革命新道路 ;通过对革命经验与教训的总结 ,提出“工农武装割据”以及党的工作应“以乡村为中心”、建立巩固的根据地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共产国际、俄共(布)的对华政策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推进中国革命与东方革命,以便打击帝国主义后方,摧毁其殖民体系,从而推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另一方面,要同当时中国的合法政府——北京政府,甚至地方军阀保持外交和经济关系,从而保留沙俄在中国遗留的部分特权。共产国际与俄共(布)最初选择掌握北京政府实权的吴佩孚为合作对象,后又极力促使吴佩孚与孙中山组成亲俄政府,还曾瞩目于南方的实力派陈炯明。几经波折之后,才把关注的重心转向实力和地位不断上升的孙中山。  相似文献   

18.
艰苦奋斗精神,既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又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精神支撑和思想武器。艰苦奋斗精神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精神支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宝贵精神资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思想保障,具有历久弥新的现代价值,必将焕发出更加灿烂的时代光芒。  相似文献   

19.
“八七会议”后的陈独秀,心态复杂。他有冤屈和蕴怒,不与中共新的临时中央合作。蛰居上海,写了许多文笔犀利的杂文,揭露国民党和帝国主义。同时又向中共中央上书,对党内瞿秋白的左右派暴动路线提出忠告,后来的事实证明陈的忠告是有远见的。陈拒绝参加“六大”,但对有关中国革命的策略和方针仍高度关注。在中东路事件上与中央宣传策略发生争论,并在检讨大革命失败与当前路线方针等重大问题上与党中央意见相左,导致与中共最后的分手。  相似文献   

20.
对于党组织的建设,中共革命的理念是要在彻底砸碎旧的传统的基础上,重建一个无产阶级的组织基础。实际上传统是无法摆脱的,革命只好在传统本身中进行。苏维埃基层政权实际上处处都可能露出旧世界的痕迹,所构筑的革命文化、观念体系也异常模糊不清,充满着新与旧的矛盾和逻辑上的混乱。江西苏维埃运动时期,中共就是一直在两难中应承着这种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