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美国ANSYS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一种基于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的ANSYS软件,融合了耦合场、电磁场、声体、流体等技术。通过构建全焊接板式换热器管侧集合箱有限元模型,并根据有限元模型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最后根据计算后的应力分布情况与数值大小,对全焊接板式换热器应力进行全面的评定,进而有效促进全焊接板式换热器管侧集箱的改进,提高全焊接板式换热器的实际应用性能。本文主要针对全焊接板式换热器应力分析及评定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板式换热器作为一种压力容器,其结构强度的优劣对换热器性能有较大的影响。本位利用Solid Works软件建立了板式换热器的三维模型,并结合ANSYS软件对板式换热器的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了板式换热器结构应力的分布情况。通过结果分析,可以为板式换热器的结构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油水换热器主要设备再热器进行实体建模,使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应力分析和疲劳分析,通过分析结果来判定设备在承受交变载荷下是否在其寿命期限内发生应力失效及疲劳破坏。  相似文献   

4.
随着GB150—1998对封头拼板后成形的拼板要求放松,各压力容器制造厂和封头生产厂家在封头热成形或旋压冷成形后,按GB150-1998标准只进行RT或UT,从然道漏了封头外表面由于拉伸而形成的一些线性缺陷。致使缺陷随产品流向使用单位,对使用单位的生产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5.
以某压力容器封头冲压为例,对薄壁封头展开料直径公式进行了推导,确定了模具设计中应考虑的模具整体结构、凹模圆角半径、拉深次数、模具间隙等参数值,分析了封头冲压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及其原因,总结了封头冲压成型中常见缺陷的工艺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基本参数、作用,针对换热器的腐蚀情况,进行了水质化验、对换热器腐蚀部位进行了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检测分析和电镜检测,并对换热器结构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腐蚀失效原因,提出了具体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7,(20)
板式换热器的广泛应用,使我国板式换热器行业迅速发展起来,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板式换热器在设计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为了改善我国板式换热器在设计方面存在的缺陷,本文针对板式换热器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同时对板式换热器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得板式换热器发挥最优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基于ANSYS可靠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用ANSYS软件对加氢反应器裙座支撑区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得出对该容器的可靠度影响较大的因素是工作压力、封头壁厚和封头内半径的结论,为加氢反应器的可靠性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压力容器的椭圆封头和球形封头的压延,分别采用热压和冷压。热压封头受热膨胀,冷却收缩,尺寸变小。  相似文献   

10.
通过Ⅰ型螺旋板式换热器的解剖,对换热器进行流态分析,对结垢、内漏原因分析,重新设计新型螺旋板换热器,解决生产中出现的瓶颈.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7,(20)
本文通过UG建模软件建立了全流路管壳式换热器流动与传热模型,模型与实际换热器的尺寸相适应,利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流体流动与传热进行数值模拟计算,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得到速度矢量、温度场、压力场等信息,对这些信息进加以分析以研究流道中流体的流动与传热,在对换热器胡流动特性进行研究后找到换热器在换热工作中存在的结构设计上的弊端,接着对这些结构弊端加以优化设计,以减小换热器中的流动损失,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相似文献   

12.
《内江科技》2016,(10):23-25
局部应力计算是压力容器设计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过大的局部应力可能会使结构局部超载而产生过大的变形,或在交变载荷作用下造成疲劳破坏,危及设备安全性,在设计中需予以考虑。本文围绕局部应力的计算展开,研究采用应力分析设计法和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 ,有限元计算采用软件进行在压力容器结构设计方面,并针对工程设计中常用但又缺少设计理论、局部应力计算方法或研究报道较少的椭圆封头上放置塔设备结构并用接管连接结构,在详尽的应力分析之后,进行强度评定,对强度不能通过安全评定的结构再进行加强结构设计和加强效果研究,最终获得安全可靠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3.
低温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制造过程中,为了防止换热器壳体在低温环境下发生脆性断裂,因此通常对其进行热处理,而热处理过程中焊接部件的开裂导致影响换热器的制造质量。本文通过分析低温固定管式换热器制造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优化热处理工序,和换热器制造过程的中工艺,提高换热器制造质量。  相似文献   

14.
以降低能耗为目标,以空调用热管式换热器为对象,对其几何参数、传热性能的分析,建立了应用于空调系统的热管换热器的设计数学模型.通过热管换热器的初步设计,并结合VB语言编程对热管进行的计算分析得出热管的结构、工况等对传热性能的影响,改善热管换热器的设计,从而提高传热性能.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换热器设计过程中,实现了用计算机进行画图和计算的设计方式,但这同时也造成了设计者对计算机的过度依赖,在进行换热器的设计时,只注重计算结果,忽视了计算过程。对计算过程的忽视,是导致错误结论的主要因素。文章对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标准椭圆封头是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封头。封头的制造过程一般为下料—焊接(热处理)—压鼓—旋压—成型或直接冲压成型。  相似文献   

17.
对于换热器,处于流体进口处的换热管束,长期受到高速流体的冲刷,根据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标准规定,管壳侧流体入口处在一定条件下应设置防冲板,而换热器运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防冲板脱落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所以为了保证换热器的安全和稳定运行,一定要对其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有效的分析,这样才能更加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改进。本文主要对换热器防冲板脱落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改进,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建立了盘管式冷凝换热器的三维数学物理模型;探讨了内部边界耦合的传热、传质过程,对换热器冷凝传热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在模拟数据的基础上,对不同盘管间隙下换热器传热过程进行了比较,并得到其性能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9.
此文给出了封头上局部应力计算的一种方法。考虑作用于附件如接管等构件的外载荷对封头产生的局部应力效应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局部外载荷与内压的组合,在封头的附件处会产生很高的应力集中,如果没有适当的补强措施,这些地方将是容器发生破坏的根源,所以对局部应力的计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0.
框架式、钎焊式是板式换热器的两大类型,构成部分主要包括热水装置、平衡槽及板式换热器三大部分,该装置凭借其良好的性能,在多个领域和行业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基于板式换热器的结构分布特征,对板式换热器反冲洗清洗维护方法进行论述,并从具体操作应用流程和应用成效两个方面,研究了板式换热器反冲洗清洗维护方法的应用,以期加深人们对板式换热器反冲洗清洗维护方法的了解,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