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敬国 《现代语文》2006,(10):53-54
一、说课,现实需要,理论成立 目前,语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意识不能得以体现,究其原因。是教师放不开手脚,对学生不放心。总以为不讲得细致一些、透彻一些,学生就不能理解。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教师细致、透彻的讲解养成了学生的依赖心理,养成了学生怕动脑筋的习惯,难以提高学生的语成绩,更难以提高学生的语能力。为弥补这一不足,不少教师施以课后的题海战术。对于这种强化训练学生未必能真正理解、消化,时间长了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实在是遗害无穷。  相似文献   

2.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几年的实践,笔者认为以下一些方法行之有效。一.变枯燥为有趣1.备课要活。课堂教学艺术来自于教师精心、细致的备课。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要全面透彻地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是学生学习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品位、丰富审美情趣、提升情感态度的"凭借"。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一个有效的语文课堂首先需要教师做一番细致的备课。  相似文献   

4.
教育不能只是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一种学习能力。这种学习能力,说到底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应该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下面,结合自身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就此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邵玲敏 《新疆教育》2012,(18):92-9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学生素质要求的提高,使得教师们的教学着面临新的挑战,而学生的初中生涯正是形成良好习惯和健康品格的关键时期。语文作为各学科的基础,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让学生健康成长。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了简单的分析:①教师要彻底原来的功利主义的教学方式,不要把学生的成绩放在首位,重点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②语文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一些与生活有关的事例,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③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切实打好语文基础。  相似文献   

6.
王粟 《天津教育》2021,(1):102-103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深入,我国当前教育领域更为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因此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语文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成了当前语文教师最为关注的话题。基于此,本文就如何采用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策略帮助学生养成语文核心素养进行阐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7.
新的课程改革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学生语文学习个性也有了新的诠释.本文就学生语文学习个性的养成、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语文个性中的作用谈了一些具体的意见和做法,以期通过这些做法.使创新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得到凸现.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养成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然而,受到传统阅读教学思想的影响,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始终不放心、不放手,普遍存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种方法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大大束缚了他们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部分,随着现代教学教育的不断改革,将语文阅读进行得更加细致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之中,正在不断让学生进行文本细读,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提高学生在阅读上的收获。针对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探究文本细读在小学课堂中的实际应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方式与习惯。  相似文献   

10.
李艳平 《学子》2014,(9):39-39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之中,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尤为重要。对于教师来说,在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同时,也需要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一、教学设计前的准备阶段 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在进行文章分析之前,首先需要教师研究教材,因为教师一旦将教材研究透彻,就能够品味出作者的情感。  相似文献   

11.
诵读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养成多读、多看、多思考的好习惯。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充分自读、细致精读、反复诵读,让学生在深度感悟、比较揣摩中学会移情,从而获得语感。  相似文献   

12.
吴德宝 《成才之路》2012,(25):31-31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质。语文教师要指导中职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给中职语文作文教学注入新的理念,改变当前中职语文教学效果差、效率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不浓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由于对《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够全面透彻,对“真语文”的理解有所偏差,一些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出现了背离课标、脱离语文本质的“失真”教学,这样的教学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笔者对“失真”现象进行了梳理,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多年的语文教学,我的体会是:学生课前预习扎实,教学时,教师轻松,学生理解透彻,掌握快,教学成绩显著。所以,培养学生认真做好课前预习,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还可以养成学生的自学习惯。那么,如何指导学生预习课文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收效明显。  相似文献   

15.
岳文莉 《现代教学》2014,(11):63-63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教师的重要任务。教师应引导学生依据自身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养成以下几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一、课前预习的习惯 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积极,对教师的提问反应迟钝,原因是课前预习出了问题。他们对课文内容不熟悉,上课时理解不了,跟不上进度,自然也就不敢发表意见。可见养成课前认真预习的好习惯很重要。因此,学完每节新课后,我都会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课前预习情况,思考预习给自己的学习带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学科强调情感,注重提高学生情感观念的养成,教师要运用情感教学来进行教学引导,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推动学生自我情感认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技巧,真正地为小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文章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情感教学来进行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们小学的语文学习,教师往往只重视对语句、词汇的讲授,而不重视学生语文口语的学习。这就导致学生在小学阶段所学到的语文就像是"哑巴语文",直接造成学生对语文失去了兴趣。因此,如何解决和提高初小学生语文口语能力就成了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通过研究与分析,提出了一些改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希望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路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指导学生对课文实现阅读理解,能够帮助学生认识理解课文内涵,并从中积累相关的语文知识,提高自身的阅读素养。不过,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一些问题,那就是对文本的阅读不够细致,学生未能对课文中的一些细节形成有效把握。因此,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就可以使用文本细读策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文本细读的内涵与价值,然后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希望可以给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最终的目的是什么?语文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什么?是追求教给学生足够系统的语文知识?是追求老师讲得精彩透彻、学生理解得清楚?是追求学生会选择ABCD?还是追求学生掌握丰富的学习方法,养成基本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是教育?简言之,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教育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由此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假如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都没有养成,何以谈得上语文素养的真正形成?也就更加谈不上语文教育的成功。对于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知识的传授,因为只有让学生多学一些语文知识,才能自如地应对考试,才能看到教师的业绩,才能让学校放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