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针对油气田开发面临的严重水锁和反凝析污染问题,提出了氟改性纳米液解除液锁污染的新技术,分析了氟改性纳米颗粒在岩心孔壁与水竞争吸附的机理和中性润湿改变机理,通过岩心自渗吸实验和毛细管上升实验对比研究了新型液锁污染解除剂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氟改性纳米液润湿反转效果优于其他6种常规活性剂溶液,浓度在1%-1.5%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李雪松 《内江科技》2013,34(5):79+185
为了预防含边、底水气藏在开发生产的过程中,由于水侵导致井筒附近含水饱和度的上升而引起气井生产气液比下降,携液能力降低,气井积液并停喷,必须确定气井在停喷时井筒周围的临界含水饱和度。通过对凝析气藏积液和停喷井的分析,利用节点分析的基本原理,计算气井在不同含水饱和度下的流入、流出动态曲线来找寻气井携液量和含水饱和度的关系,并回归方程预测气井自喷生产时井筒周围的临界含水饱和度。对凝析气田排水采气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吕晶  张娟  王梦楠 《内江科技》2012,(7):134+140
通过对凝析水产出机理的研究,分析雅克拉白垩系凝析气藏各生产井饱和凝析水含量与生产水气比的关系,证实了目前雅克拉白垩系生产的井已存在除凝析水以外的水量入侵。通过对水来源分析、束缚水影响、反凝析影响等方面对目前气藏含水特征进一步研究,为下步开发调整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4.
樊31北块属于特低渗透砂岩油藏,由于渗透率特低,成藏过程中,油不足以使水完全驱替,开发初期油层含水差异性大,一投产即含水,甚至高含水.为了研究造成这些现象的成因机理,应用储层毛细管压力分析与相对渗透率曲线结合法研究了樊31北块含水饱和度分布状况;通过核磁共振测井分析法回归了可动水饱和度和含水饱和度的关系公式,研究了樊31北块油井初期含水与含水饱和度、可动水饱和度的关系,为井网的优化部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针对王府断陷陆相致密砂岩的地质特点,本文利用常规测井资料,研究出了曲线特征识别法、井温分析法、含水饱和度与孔隙度交会法、视地层水电阻率正态分布法(P~(1/2))等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方法,在该区块应用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王府断陷陆相致密砂岩的地质特点,利用常规测井资料,研究出了曲线特征识别法、井温分析法、含水饱和度与孔隙度交会法、视地层水电阻率正态分布法(P1/2)等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方法,在该区块应用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孙剑 《内江科技》2010,31(7):45-45,86
岩心饱和度室内分析结果是评价储层水淹状况的重要数据,而实测取心井岩样的油水饱和度常常偏离地层孔隙中的真实油水饱和度。分析了含水饱和度测量值的影响因素,以胜利油区某取心井为例,通过室内实验模拟降压脱气过程,研究了降压脱气对含水饱和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岩样的原始含水饱和度和溶解气油比决定降压脱气造成的含水饱和度损失,根据物理模拟实验得到的脱气前后岩样含水饱和度之间的关系可以校正实测岩样含水饱和度,使其更接近实际地层中的真实含水饱和度。  相似文献   

8.
针对元坝地区陆相致密砂岩的地质特点,利用常规测井资料,研究出了三孔隙度差值法及比值法、含水饱和度与孔隙度交会法、视地层水电阻率正态分布法(P~1/2)、深浅双侧向电阻率差值法等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方法,在该区块应用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赵斌  张晓蓉  张坤峰 《内江科技》2010,31(8):106-107
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原油田凝析气藏开发特点与存在的问题,重点从注入方式的选择、注入气类型、注气量、注气后生产方式等方面对反凝析污染治理技术的方案进行了研究,并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孙剑 《内江科技》2010,31(6):50-50,7
应用高精度微量泵和高精度差压传感器实验测定了不同渗透率级别的砂岩样品在不同含水饱和度下的油水两相最小启动压力梯度。对比单相启动压力梯度,发现试验状态下,油水两相最小启动压力梯度与空气渗透率呈幂函数变化关系;油水两相最小启动压力梯度比单相启动压力梯度高数倍。针对储层渗透率、流体粘度、驱替压力梯度、油水界面张力等影响启动压力梯度的具体因素分析了改善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哲等 《内江科技》2014,(4):122-123
<正>本文主要是以山西临汾区块太原组致密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资料分析和镜下观察鉴定,对该区致密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储层物性及孔隙结构进行了研究。致密砂岩是一种特殊的砂岩,它由比较致密的碎屑岩构成,主要包括粉砂岩、细砂岩和部分中—粗砂岩。致密砂岩气是一类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藏。国内一般也将基质渗透率低于0.1×110-3μm的储层称为低渗致密储层或称致密储层。致密砂岩储层具有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试验水平井井区的油藏地质特征、油层物性和堵水潜力,结合生产动态、水平段渗透率和含水饱和度参数、井身轨迹和油水界面三方面,分析了该疏松砂岩油藏水平井的出水段。根据油藏条件与出水情况选择乳液聚合物冻胶体系进行堵水。现场实施后取得了显著的降水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实验确定了砂岩在干燥、饱水、有孔隙压三种情况下的摩尔破裂准则线(摩尔包络线);定量地说明了砂岩的弱化,并以此阐明水库地震的发生过程及其特点,指出了以往应力分析中的疏漏,指出含水岩石的弱化是水库地震等水诱发地震的首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赵玲  唐洪明 《内江科技》2010,31(2):88-89
本文采用现代化的岩心分析测试技术,对储层的基本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选取代表性的基块、裂缝进行敏感性流动实验,评价该储层潜在损害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合川地区须二段储层主要是中-细粒的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粘土矿物以绿泥石为主,储层属低渗砂岩储层;具有强应力和水锁损害,中等偏强的酸敏和水敏,中等偏弱的碱敏,弱的速敏、盐敏。保护储层的技术措施是:入井流体矿化度在140000mg/L-380000mg/L,pH值低于10,合理的酸化作业可帮助大幅度提高储层的渗透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室内实验分析化验结果,结合钻采及测试数据,分析影响含水饱和度测量结果的主要因素,以孤东油田7-29-检254井为例,比对目前常用的各种饱和度校正方法,分析每种方法的可行性以及优劣势。结果表明,物模实验校正有效揭示损失机理,但实验过程过于复杂,人为与系统误差较大;数理统计的方法有着严格的理论推理和数理基础,但是很难实现各类数据回归后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胜利油区高含水油田多口检查井测试和研究,阐述了高含水期水淹和强水淹区块油水饱和度分析结果的特征和规律,主力和非主力油层驱油过程中水饱和度的差别;应用最基本的饱和度数据判断高含水期水淹、强水淹地层、注水驱油效果、优势渗流通道位置,为正确利用油水饱和度数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我国低渗致密气藏和凝析气藏的储量占相当大的比例,气井压裂前自然产能很低或基本无产能。水力加砂压裂是进行气田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储层具有低压、低孔、低渗的特点,且存在严重的水相圈闭损害和其它敏感性损害,采用针对常规砂岩储层的压裂改造方法不能达到满意的增产效果。开发好这类气藏对石油工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致密气藏的地质与开发特征和技术现状的研究,较为深刻的认识了致密性气藏的特征,为以后在此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刘军全  焦积田  于秀英 《内江科技》2008,29(2):134-134,184
化子坪为典型的特低渗油田,主要开发层位长2、长6层不仅存在因储层岩性变化而形成的低阻油层,而且也存在因储层岩性变化而形成的高阻油水层,因此准确解释这类储层含水饱和度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提出影响含水饱和度的综合因素并进行分析,推导出确定长2、6储层含水饱和度的公式,为识别油水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相渗曲线的研究对指导油藏注水开发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室内油水相时渗透率实验,取得了某碳酸盐岩油藏天然岩心的相对渗透率数据,并绘制出相对渗透率曲线。从储层的湿润性、流体物性等方面分析了实验数据及其影响因素:亲油型储层的水锁损害增加了储层的束缚水饱和度,孔隙表面吸附的油膜使残余油饱和度偏高,油膜影响地层水流动,使得水相渗透率偏低。探讨了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形态特征及其反映的储层特点:水相渗透率呈现上凸形,下凹形和靠椅型三种形态,反映储层灰泥含量较低且不易膨胀,有较强水敏性,发育微裂缝。  相似文献   

20.
鄂尔多斯盆地泾河油田长8油藏为典型的低孔、低渗、低压的致密砂岩油藏。本文通过大量样品的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分析、压汞实验等分析测试资料,对长8致密砂岩储层岩石学、物性及孔隙结构等特征进行综合研究,并依据岩性、物性、孔隙类型及结构等特征进行储层分类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