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4 毫秒
1.
嘉靖靖倭是明代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张经是明代嘉靖大倭寇时期抗倭的统帅,总督南直隶、浙江、福建军务。他老成持重,待机决战,终不辱使命,取得王江泾大捷,重创倭寇,却蒙冤被杀。表面看张经之死是赵文华诬陷所致,深入探析可以看出朝廷与前线将帅关于剿倭的意见分歧才是导致张经悲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近从《商丘叶氏家乘》(以下简称《家乘》)发现明末叶廷桂一组辽札,是叶廷桂崇祯十四年十月至十二月间以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蓟辽军务经略辽东时的往来书信。该札载《家乘》卷八,题为《司马公辽札存略》。下注云:  相似文献   

3.
朱英作为明代中期政治舞台上的名宦,出生于"家籍戎偏桥卫"的军籍家庭。其弟弟朱惟庆又曾经从军于偏桥卫,故其对所谓"苗蛮"等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较为熟悉,这与他后来出任总督两广军务兼理巡抚等职时所成就之留名青史的功业当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4.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省级衙署——直隶总督署座落在河北省保定市市中心。清王朝问鼎中原后承袭明制,在全国推行行省制度,地处京师(北京)附近的北直隶被改为“直隶省”。明代临时性的军事官职“总督”,逐渐成为清代地方最高军政官员,乾隆年间督抚制度日趋成熟后,直隶总督因直隶省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名列全国八督之首。直隶总督设于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全称是“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管理河道兼巡抚事”,职责是“综治军民、统辖文武、考核官吏、修饬封疆”,也就是管辖直隶省的一切军民政务。鸦片战…  相似文献   

5.
明代,由于陕西三边总督驻节固原,先后有五十多位部院大臣出任陕西三边总督。这期间,留下了不少诗作,在固原历史上是最多的时期。就其内容看,有戍边感慨的;有描写战争的;有登高览胜,寄情山水的,等等。清代,基本是山水、古迹记游诗。本文依据明《嘉靖固原州志》、《万历固原州志》、清《宣统固原州志》、《民国固原县志》所载,仅选其中部分以论其大略。 一、明代萧关道诗旅文化生成背景 明朝正统以后,西北边境(延绥、宁夏、  相似文献   

6.
徐永文在《教育评论》2007年第2期撰文考证了明代对地方学政的两次治理,指出正统元年(1436),明政府始设专门提督学政的官员,南、北两京设提学御史,各省则由按察司副使、佥事充任。提调学校官的设立,标志着明代督学制正式形成。但提学官设立以来,其不能尽职的现象一直存在。  相似文献   

7.
清代内阁     
一清代內阁之由来我国自明代始有內阁。设內阁的本意是避中书省之名,其得名据《明史·职官志》的记载:“以其授餐大內,常侍天子殿阁之下,避宰相之名,又名內阁。”《词林典故》亦云:“永乐初,命编修等官于文渊阁参预机密,谓之內阁。”明初,原亦以宰相佐政,至洪武十三年(1380年),因胡惟庸“谋反”,遂下令废中书省,分立六部秉政。由于皇帝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所限,不得不设四辅官帮助阅读公文、草拟政令及处理其他政事。十五年又  相似文献   

8.
左宗棠在出任陕甘总督兼办新疆军务期间,精心筹划,招抚百姓,屯田垦荒,兴修水利,禁罂粟种棉桑,次第开发,为西部农业建设作出了突破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左宗棠与西部农业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宗棠在出任陕某总督兼办新疆军务期间,精心筹划,招抚百姓,屯田垦荒,兴修水利,禁罂粟种棉桑,次第开发,为西部农业建设作出了突破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三元里抗英》这篇自读课文,选自清末的《广东军务记》,军务记是我国古代记录军队内部事情的一种文书材料,常常用来记述战斗中敌我双方的情况、经过、结果等。现在我军也有战斗文书,其中有一种叫战斗报告,也是在战斗中间或结束以后,将战斗中的各种情况写成的文字材料。军务记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的战斗文书。这篇《三元里抗英》可以说是一份战斗报告。无论是古代的军务记,还是今天的战斗文书,都及时、真实、具体地记录了军队作战  相似文献   

11.
王洁 《教育教学论坛》2014,(12):130-131
本文从蓟镇发展史、蓟镇总兵官和巡抚的设立等方面对蓟镇建立时间进行考证,通过运用大量的明代史料证明,得出结论:蓟镇始设大致在嘉靖十一年。  相似文献   

12.
关于明清督抚制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督抚制度是明清两代独有的地方政治制度,迄今为止,不少学者认为,明代督抚是“因事而派,事毕而返”的临时性地方官员,直至清代才成为固定设置于一方的最高地方长官——封疆大吏。《清朝文献通考》的编撰者说:“明之巡抚多寡无定,有一布政司之地多。至数巡抚者。有事则设,无事则罢,但为持节奉使之臣。”清末人郭松焘指出:“终明之世,以十三布政使为定员而总督、巡抚或分或并,或设或罢,大率与兵事相始终。”这些观点一直为今人所沿用。中国人民大学戴逸先生主编的《简明清史》也以为:“督抚在明朝是临时派遣的,清朝成为固定的封疆大吏。”台湾学者朱沛莲先生在其所著《清代的总督与巡抚》一书的序言中认为:“有明一代以三司官员负责各省庶政,刑名,兵马事宜,嗣后各地发生变化及边疆多  相似文献   

13.
明代是中国词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词韵、词谱之家专书,自明代始;明人编集的词选甚多,吴讷《唐宋名贤百家词》,毛晋《宋六十名家词》尤堪称词学构建的大工程;明工词学批评在词史观、体性论、主情说三个方面均有创辟。  相似文献   

14.
由黎仁凯、衡志义和傅德元等三人合作撰述的《清代直隶总督与总督署》一书,最近已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该书18万字,12章,49节,分两大部分.一部分讲直隶总督建制设立及直隶总来督署的情况,另一部分介绍清代历届直隶总督人选情况,其中特别着重介绍了李鸿章、袁世凯督直的情况.书后附有《直隶总督年表》、《新建保定总督公署碑记》和《直隶总督平面图》.直隶总督在清代各省区总督中居道席地位,特别是李鸿章、袁世凯督直,使之在清廷内政、外交、洋务和推行新政中占重要地位.更值得注意的是,座落在历史文化名城保定的直隶总督衙署,是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  相似文献   

15.
晚清“新政”伊始,封疆大吏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于1901年7月12、19、20日连衔连上筹议变法三疏:《谨先就育才兴学之大端拟四条折》、《谨拟整顿中法十二条折》、《谨拟采用西法十一条折》,就如何变法提出了“大纲要旨”,被时人称为《江楚会奏变法三折》(以下简称会奏)。探讨会奏内容,对重新认识张、刘晚年的变法思想、晚清“新政”的实质和当权者的观念更新等,都不无裨益的。一 1901年1月29日(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日),西太后于西安行在发布丁未上谕,就庚子京朝之危,“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备省督抚,各就所在情弊,参酌中西政治,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盛,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精,各举所知,各抒所见。”(《光绪朝东  相似文献   

16.
南宋名儒陈景肃后裔谱系始见《清漳志》,其祖先谱系始载万历元年《漳州府志》,为后世方志所沿用.其后裔仅其子陈縡、陈植可信,但事迹无考.其谱系建构始于明代中后期,历经清初重构,最终呈现出其远祖陈元光、祖父陈汤征、父陈文晦及其子陈宋一、陈宰,孙陈植、陈格、陈概,六世孙陈君用,七世孙陈汶辉.  相似文献   

17.
明明太祖洪武七年,(公元一三七四年)设阿迷州儒学。(《景泰云南图经志书》:(阿迷州)州学在州治之东北。洪武七年开设,今有明伧堂。此为明代建立郡邑儒学最早的纪录。云南郡邑儒学,在元代已有部分建立,易代之后,陆续恢复重建。新建州县学,则自此始。以后各州县建学,除有特殊情况需要著录者外,均从略。  相似文献   

18.
张一泉  梁秋莉 《考试周刊》2009,(20):232-232
王士性,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宦游”几近全国,晚年著有《广志绎》。面对明代万历年间日渐猖獗的倭患,依据山东自身地理和经济形势,王士性提出在胶州设置备倭府,以巩固山东的海防,抵御倭寇的劫掠。  相似文献   

19.
公元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次年清兵大举南下,攻陷南京。当时才15岁的夏完淳投笔从戎,在太湖一带作战,屡败清兵。1647年,他潜回沦陷后的家乡活动,不幸被捕,押往南京受审。提审他的是清延派往江南招抚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洪承畴。  相似文献   

20.
语意与语味     
洪承畴(chou)是福建南安人,字彦演,号亨九,明万历进士。崇祯(zhen)时颇受恩宠,官做到兵部尚书。他曾经以尚书官衔担任陕西三边总督,带兵镇压过李自成起义。后来移任蓟(ji)辽总督,受命抗御清兵。崇祯十四年(1641年)率八总兵、十三万人,与清军在松山(今辽宁锦州南)会战,大败。次年,松山陷落,被俘至沈阳,投降变节。不久,便做了清朝的大官,“为王先驱”,总督军务,镇压江南抗清义军,成为千古骂名的汉奸和帮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