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从1956年开始写作,到1987年结束创作,张弦的小说创作时间只有十年。在这十年内,张弦共发表二十几篇小说,所写作品涉及的题材和反映的主旨是多方面的。他惯以个人真实感受为出发点,反思社会,参悟人性,使其小说在主题揭示上呈现出情感的真实性和鲜明的反叛性。以张弦十年的创作为研究对象,条分缕析出张弦小说创作主题的阶段性演进与流变。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张弦的小说世界。  相似文献   

2.
在后现代主义视域下,中国当代先锋小说最能体现西方后现代思潮在中国文化语境下对文学经典的冲击。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分析在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中国当代的先锋小说家如何进行叙事技巧和话语层面上的实验,对文学文本进行着怎样的解构与建构以?及后现代女性主义是如何渗透进先锋小说的创作先锋小说解构了传统的文学观念、叙事模式以及文学体系,却又有着很大的建构意义,在小说面临边缘化的背景下开创了新的小说创造道路。  相似文献   

3.
拉美当代文学自 2 0世纪 80年代译介到中国后 ,直接引发了对中国文坛传统文学成规的冲击和中国先锋小说的产生。冲击之一是 ,拉美小说中与传统小说的叙事完全不同的时间观 :如 :时间倒流、离散性情节、时间的循环等 ;冲击之二是 ,真实观的改变 :以想象为本体 ,如 :梦境、幻觉即真实。在此冲击下 ,中国先锋小说在形式上的革新是显著的 ,但缺陷也是明显的 :重模仿 ,忽视现实生活。启示是 :摆脱成规 ,自由地探索现实真实 ,使创作达到内容和形式的相互征服。  相似文献   

4.
抗战小说对于中国的文学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承载了"抗战"这一对于中华民族有着重要意义的题材,还以文学的形式传承着革命前辈们在抗战中所表现出来的宝贵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语境的不同,抗战小说也在每个时代以其不同的面貌出现.抗战小说的历次转向充分说明了抗战精神是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的,它正不断地与每个时代结合,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拓展着抗战精神的深度和广度,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资源和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5.
史传著作在题材、笔法和语体这三方面对中国小说发展起到了积极影响,而在限制想象虚构、偏执历史题材这二方面又阻滞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中国古代小说在克服了史传文学的阻滞后才走上了发展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6.
"张骞"凿通西域世人皆知,他不但出现在史书、教材中,在文学作品中也时有登场。日本作为与中国颇有渊源的邻邦,其近代作家多有创作以中国历史为题材的小说。本论拟以日本作家陈舜臣的小说《张骞》为例,比对中日间张骞形象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在格非的先锋小说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叙事结构:"迷舟"式叙述、纯虚拟的叙事游戏和罗生门式的多重角度叙述。在格非笔下,生活是无中心的,存在是一个巨大的迷宫。他小说中的时间是碎片化的,是孤立的一个个瞬间,他不提供对生活的整体性认识,也无意于总结历史的客观规律,他对历史的表现,往往成为某种"戏仿"。他的小说往往传达出这样一种认识:人生充满偶然,意外造就历史。  相似文献   

8.
路遥秉持现实主义手法,创作了一系列广为人知的小说。与"十七年"和"文革"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相比,路遥在新时期的小说在从个体的爱情婚姻到整体的社会转型的多个叙述维度方面都有所突破。在苦难、土地、爱情等维度的具体叙述上,以二元矛盾冲突来塑造小说人物和推动情节发展。一方面呈现出作者激烈挣扎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作者的小说叙事伦理,即同情底层人的不幸,赞扬个人的不懈奋斗,淡化苦难背后的复杂原因,强调服从集体的个人奋斗可以创造个人和集体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9.
明清长篇家族小说及其叙事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样态模塑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叙事模式及叙事视角。中国社会以家族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社会结构,是中国文学特别是明清家庭家族类小说戏曲创作形成的历史基础。宋元时期的家庭戏对明代家族小说具有很大影响。明代家族小说的开山之作是被笼统称为"世情小说"的《金瓶梅》,以西门一家而及天下,以家庭交际圈来展现社会人生,呈现出家庭—社会半网络式叙事模式。《红楼梦》比《金瓶梅》有所发展,成为家族—社会立体网络式叙事模式的典范之作。《林兰香》、《醒世姻缘传》、《歧路灯》亦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以家族兴衰或衰兴反映社会人生。明清家族小说不是特意寻找一种网状结构来超越线性结构,而是这种叙事结构与中国社会结构、人们的交际方式相一致,与小说内容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中国当代的革命历史叙事,可以分为三种不同又互相联系交叉着的类型."类史诗叙事"比较靠近主流政治,与西方的史诗写作传统和中国古代的小说诗学之间有多重的内在关系;"类传奇叙事"比较靠近市场和通俗文学,与中国古代小说传统之间关系最近;"类成长叙事"基本来源于西方小说概念,是十七年中知识分子叙事的惟一合法形式.三种叙事类型各自产生了一批在叙事结构与美学方面具有共同或接近特征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