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这是一个不容孩子拥有个性的时代。六年级,正是男孩子走向青春期的时候,他们希望表现出自己的独特个性,他们想让自己变得与众不同。还记得在我们读书的时候,约翰·温斯顿·列侬的那一袭长发成为所有男孩子梦寐以求的发型,甚至列侬的那份慵懒忧伤的眼神都成为了每一个男孩刻意模仿的事。青春期的孩子,总会有一些行为反常,总会有一些标新立异,男孩子总会有一些叛逆,女孩子也会偶尔涂上口  相似文献   

2.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留心每一个孩子,他们似乎都有自己的妙言趣语。可遗憾的是,孩子作文中的语言却常常是"八股文"十足:千篇一律,众口一词,缺少创意和个性,从中感受不到儿童对生活独特的感受和活泼烂漫的天性。  相似文献   

3.
孙清 《学周刊C版》2010,(2):95-95
每一个孩子都以他独特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初,那一尘不染的纯真造就了这些天生的诗人。倘若有一天,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孩子失去了涛人的气质,那么一定是我们,没有给他们足够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抑或是我们制造了许多荆棘与桎梏扼杀了孩子那份诗人的本真。  相似文献   

4.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言:"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作为班主任,我们都知道,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孩子组成的集体,他们有独特的感情和个性,只有发挥并培养他们的个性,引导他们正确地表现自我,他们的个性才能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5.
杨莉 《中华家教》2014,(Z1):106-107
如果孩子能够放松地成为他们自己本来的样子,在爱的滋养中,他们都会成长为有爱又有能力的人,独特而充满激情和创造力,享受生命,同时也实现着各自的人生使命。接受孩子的性格特质父母不能接受孩子的性格特质,大多数情况都是源于自身的恐惧。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发现某些性格的人在社会上受欢迎,某些性格的人会遭受不公平待遇甚至被人欺负,也许这些情况就在他们自己身上发生了。他们爱孩子,当然害怕孩子成为容易遭受欺负的人,因此他们会竭尽全力  相似文献   

6.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留心每一个孩子,他们似乎都有自己的妙言趣语。可遗憾的是,孩子作文中的语言却常常是“八股文”十足:千篇一律,众口一词,缺少创意和个性,从中感受不到儿童对生活独特的感受和活泼烂漫的天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我们自己也曾经是孩子,也是从这个年龄走过来的.当我们长大成人后,是不是已经遗忘我们也曾经是个孩子? 我们一直幻想着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等生,他的每一科成绩都要优异,每一项能力都要出类拔萃,一直强迫着学生做他不愿做的事情.如果你借助爱的名义硬要把自己的喜好、愿望强加在他们身上,这时候,他们又将如何想呢?当我们面对一群朝气蓬勃的孩子时,我们多想想自己的童年时代,找回自己当学生时的感觉.  相似文献   

8.
课程即美好旅程。每一个生命都有特殊性。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梦想。我们的课程必须解放孩子的个性和梦想,保护孩子纯真的童心和多样的个性。——校长心语百年之前,洪庙小学是由革命烈士李主一创立,前身为“竟成小学”,在“志者竟成”校训核心精神的引领下,学校坚信“人人有才,人人成才”的办学理念,坚信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是有才华的,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努力的方向,只要有才、有梦想、有坚持,人  相似文献   

9.
在写作课堂上,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愁眉紧锁,把笔头咬烂了,也迟迟无法动笔.是生活不够丰富吗?不是的,孩子们面对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那么,是孩子们缺乏思想吗?也不是的,他们都是极具个性,有着自己独特想法的小精灵……那,是遇到了什么障碍呢?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动。"语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任何人都无法代替。教师的职责是在教学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个性"张扬"的平台,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文化氛围中得到解放,在自由自在而又奋发进取的氛围中展现生命活力。正如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无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精彩。"那么,  相似文献   

11.
正每一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成长背景、生活环境,都有他自己的个性特点、性格气质。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所以写作指导时,我们应该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特质,挖掘他们独特的思维视角,使其用自己的观察和体会来写作。我们呼唤真诚用心的写作,我们期待他们以一颗童心来写作,让字里行间流淌着童年的纯真与活泼。现在,很多学生一提写作文,就呈现痛苦的神情,似乎对  相似文献   

12.
<正>初次当班主任,充满着挑战,面对着四十多个拥有着自己独特个性、兴趣、爱好的孩子,更深感责任重大。作为四十多位孩子的班主任,我努力关爱着每一个孩子,并尽我所能地了解他们,融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让他们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但有时,面对着个别孩子,也会感到有点不知所措。小方,正是这样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  相似文献   

13.
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长期以来,形式单一机械的重复作业抹杀了孩子的天性和个性,使他们的作业千篇一律,毫无生机。随着素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应该坚持走个性化之路,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从而使学生在生动活泼、自由发展的环境中成长为个性特色鲜明的人才。那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以孩子的个性差异为依据,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独特领域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了以下途径:  相似文献   

15.
吴朝霞 《教师》2011,(34):9-10
读完著名教育学家周弘老师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书,思如泉涌,周老师情文并茂的论述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忽然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是孩子生命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氧分,每个孩子都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赏识是一种理解,是一种激励,是让孩子奋发图强、勇往直前、腾空起飞的翅膀。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孩子心灵的苗圃就会春色满园,孩子个性的幼苗就会一派生机。周弘老师说:“父母都是教育家,捡回您遗忘的宝藏。”那么,从你自己身上挖掘出曾经拥有的宝藏,你的孩子就一定会有欢乐、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16.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每一个学生都是作为生命的个体存在着,他们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7.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教师应关注孩子的个性差异,尊重孩子的个性特点,挖掘孩子的内在潜力,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发展。以人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差异,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教师也拥有了表现自我的舞台;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学生也获得了个性发展的空间,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有创造力,使课堂更具有活力。  相似文献   

18.
蒋思良 《新课程研究》2010,(1):25-26,30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教师应关注孩子的个性差异,尊重孩子的个性特点,挖掘孩子的内在潜力,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发展。以人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差异,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教师也拥有了表现自我的舞台;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学生也获得了个性发展的空间,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有创造力,使课堂更具有活力。  相似文献   

19.
从事教育事业的老师们,肯定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孩子们,每个孩子带着自己的生命符号来到学校,来到你的班里,虽然他们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我们去好好呵护,不管他们是鲜花还是小草,他们都植根于大地,同样在点缀着世界,同样需要阳光的照耀。小夏同学是我们班的一个特殊孩子,他的父亲是开黑车的,工作时间不稳定;母亲在外资厂上班,通常父母都没有时间监督他的学习。这造就了他玩世不恭的个性,在学习上不求  相似文献   

20.
一个人即使有很多缺点,只要你让他的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张扬,那么,他很容易借个性的光芒驱除心灵的黑暗。因此,我们要在每一个孩子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并引导其天资得到发展,这是教育对孩子最大的帮助。本文作者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语文课堂,积极参与课改,从教师装备到学生兴趣到学习习惯都作为较深层次的探索,并形成了心得,特与同行交流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