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正>一、设计意图认识书的封面,了解作者,学看目录,学习阅读整本书的方法。二、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等童话书籍的兴趣。2.能边读边想象,感受童话的奇妙;通过阅读童话故事,能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3.指导阅读整本书的方法。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激发学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2.掌握阅读整本书的方法。难点: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等童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教学在一年级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合理安排阅读教学。 1.巧妙设计导语,吸引学生入境。 激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他们听课效果的重要保证,所以课前开篇导语尤为重要。如《孩子的脚印》一课导语可设计成谈话式:  相似文献   

3.
正设计理念:1.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要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选择不同的方式去阅读,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富有个性的见解。2.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合作探究解决学生的疑问,同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3.课文篇幅较长,应突出重点,抓住文章中心设计学习活动。在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上做文章,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  相似文献   

4.
设计理念:本课时教学设计力求以学生为本,以读书为本,致力于引导学生进入自主探究的境界,在个性化阅读的过程中,在充分的读书实践中,既得意,又得言,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美。2.在充分阅读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从高中生名著阅读不足的角度探讨名著阅读教学法。不足:1.阅读兴趣不足;2.阅读知识和能力不足;3.阅读时间不足。方法:1.联系实际,让学生学得有用;2.精心设计,让学生学得有趣;3.多种方式,让学生学得有效;4.删繁就简,让学生学得不累。  相似文献   

6.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阅读提纲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发展思维,培养学生利用所学基本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手段之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每个有经验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精心设计提纲,极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要搞好课堂阅读提纲的优化设计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提纲设计目标要明确任何一节课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阅读提纲的设计必须以教学目标为指南,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同时,还要研究阅读提纲的设计,不管哪一节课都要尽量做到:1.阅读后能知道本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  相似文献   

7.
【设计理念】以学生自读自议为主线,读中激情,读中悟理。【设计特色】丰富教学形式,注重实践。【教学流程】一、设置问题,导入全文1.引出课题:惊弓之鸟。故事讲的是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事,为什么能代代相传?(引导学生理解这则成语的学习价值,激发阅读兴趣。)2.按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说说这个成语故事主要说了什么。二、研读课文,关注语言信息1.提出阅读要求:(1)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2)更羸是一位有名的射手,课文是怎样写的?请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2.检查、交流阅读结果,引出三个重点句:(1)一只大雁从远处飞来,边飞边鸣。更羸指着大雁对…  相似文献   

8.
【设计目标】 1.指导学生阅读《海的女儿》,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引导交流阅读的感受,逐步养成感悟、积累、运用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教学智慧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的理想成果,以语文教学为例,教学智慧的获得离不开课外阅读,科学的课外阅读能够启迪教学智慧。科学的课外阅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重新认识阅读,把准阅读定位:1.激发阅读的兴趣;2.保证阅读的时空;3.培养阅读习惯。(二)引领经典阅读,提高阅读实效:1.精选读物,让学生享受经典阅读的快乐,让学生愿读、乐读、善读;2.读法指导,让学生在阅读经典中学会阅读,  相似文献   

10.
<正>一、设计意图运用"问题驱动"的英语教学模式和采用"合作探究"的英语学习方式,突出课文整体阅读策略,使学生获取语言信息,引发学生思考辅以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达到语用、交际的目的。二、教材内容:A master of nonverbal humor三、教学目标1.从认知角度领悟the important role humor plays in one’s life。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策略,增强学生的阅  相似文献   

11.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 实践。”本课教学,采用“自主、合 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为 本,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充分获 得个性体验的基础上,领悟课文 所讲的道理。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中的几个生 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初…  相似文献   

12.
高中生一般都觉得化学很难学,原因在哪呢?首先是由于化学学内容丰富,概念、规律多且叙述简洁严谨、逻辑性强;而且高中化学概念、规律往往不是直观形象.针对这样的情形,我们必须要对自己的学生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把握他们的特点(阅读获取知识的能力、对知识的分析、记忆能力等).作为学生,一般来说其阅读能力差,没有养成认真阅读、思考、质疑、探究、归纳小结、合作学习、及时复习等良好习惯.在此,老师在课堂上必须做出一些改变.一、自行阅读,解决问题1.特点:自行阅读是一种常见的回归课本的方法,上课时告诉学生具体的阅读内容(比如:以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与接收为背景设计问题),然后就让学生自己阅读,观看一系列投影,视频.2.评测:为了检测学生对这一部分自行阅读的效果,笔者根据教材内容罗列出几个问题对学生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13.
<正>2012年4月,为了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我们启动了"课外阅读导引单的设计与运用"课题实验。其研究目标是:以"阅读导引单"为支架,研究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策略,培养阅读兴趣,提升阅读品质,带领学生开启阅读人生。经过四年的行动研究,我们的实验取得了以下成果:1.初步建设了"阅读育人"的区域文化环境,书香家庭、阅读校园正在大面积形成;2.研制了本土化的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指南,初步实现了学生6年  相似文献   

14.
【设计意图】小说阅读,虽说离不开对主题、情节、环境、人物形象、语言特色等的分析与理解,但这些,学生大体能把握。所以,教学时若在这些方面事无巨细泛泛而论,就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更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若抓实几个点,分层阅读,深入开掘,以小见大,体味作者匠心,势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的心智,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本设计正是基于这种“分层抓点式阅读”的原则而创设的。【设计提要】本设计拟分三层抓三点,即:1.浏览——究竟谁中计;2.精读——引蒋入彀技  相似文献   

15.
设计理念:1.创设情境,教师以自身的情感、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及有效的课堂活动为学生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中将读贯穿始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达到以读激情,以读悟情,以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设计理念:1.突出朗读的作用,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受作品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体验情感,感悟内容,领会主旨。2.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通过语句赏析、联想和想像、小组讨论等方式,让阅读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7.
王翔 《考试周刊》2013,(51):41-42
<正>理念指引:要树立大阅读观,注重布置与收集资料、熟悉文本相结合的前置性作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使学生"入乎其内,出乎其外"。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积极走进文本,大胆质疑文本,自然走出文本,达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目的。一、中学课文阅读教学的前置性作业设计1.先用课题组设计的表格进行自主阅读认真填写阅读的相关内容,做好积极的学习准备,是培养  相似文献   

18.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逐步培养学生探索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因此,在教学本课时,一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二是要抓住“谜”字,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估计、神秘、探索”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3.培养学生根据掌握的材料提…  相似文献   

19.
<正>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这揭示了阅读活动本质是一种个性化活动。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阅读的有效性,就要适当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个性化的阅读教学。一、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阅读教学主体错位阅读教学主体角色错位现象广泛存在。当前在多数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选择阅读素材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学设计好阅读线路与框架,学生只好循规蹈矩地吸收。这使  相似文献   

20.
【设计理念】1.本设计旨在“打通读写”,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外读物,在丰富知识、认识、情感等方面积累的同时,学会在读写之间搭建起桥梁,逐步培养起在阅读时自觉探寻作者写法的习惯。学习自由表达,力求在读写冲浪中放飞学生的个性,提高语文素养。2.教育家叶圣陶指出“: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学生的习作应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因此,习作前,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现实生活,感受父母、师长等对自己的关爱,使得学生的习作言之有物,能表达出真情实感。【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阅读一组优秀习作,感受母爱的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