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梁诗晨 《寻根》2014,(2):14-17
近年来,中国结悄然成为了中国“年俗”新景。在中国内地,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春晚舞台上的中国结布景,习惯了商店里与灯笼并挂的“年年有鱼”结,习惯了在过年时换上一套带“纽扣结”的唐装。小商品市场、商场、购物广场甚至淘宝商铺里,中国结的销售大大促进了假日经济,这些无疑是中国结年俗的最好见证。  相似文献   

2.
2006中国丙成狗年春节前夕,第24届巴黎语言博览会在巴黎凡尔赛宫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开幕,巴黎中国化中心在该展设立的展台,系首次参加该博览会。“雄居”展厅入口处占地24平方米的位置得天独厚,中国展台内外被大红灯笼、中国结和精美的窗花剪纸……点染得颇具中华民族特色,洋溢着中国春节的喜庆气氛,醒目地吸引了众多观众和记。开幕当晚,为博览会揭幕的法国教育部长德罗宾来到中国展台前,对巴黎中国化中心侯湘华主任说,自己一走进大厅,首先看到的是中国的大红灯笼,立即被这浓厚的中国春节氛围和中国特色所吸引。  相似文献   

3.
鲜红的灯笼,传统的中国结,亲切的方块字……仍是寒冬的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大区信息中心,却洋溢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氛——借着《魅力北京》图片展的开幕,“北京文化周”自2月6日至2月14日的举办,为欧洲观众献上了一场包括北京民俗、中国茶楼、现代舞在内的京味儿十足的艺术盛宴,也为历时4个月的“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画上一个圆满的大句号。  相似文献   

4.
《中外文化交流》2022,(6):44-46
<正>老挝首届端午诗会的成功举办,既是一场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的佳节盛会,也是一座增加中老两国人民相互了解的友谊桥梁,更是中老两国文明交流互鉴和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历史见证。—老挝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李医平6月3日,正值中国传统端午佳节,老挝国立大学礼堂挂满了美丽的中国结和大红灯笼,装扮一新,浓郁的中国节日气氛扑面而来。  相似文献   

5.
北国二题     
正畸形珍珠畸形老从大理到哈尔滨读大学两年后偶然的一次机缘,翻到和老道外百年"中华巴洛克"建筑群相关的文献。书中图文引人遐思,多方打听,几经周折,未料循着地址找到一片新辟景区。景区沿袭老建筑中西合璧、雕梁画栋的特色,建筑柱体完全呈现西洋风格;雕饰则为中式,堆叠以牡丹、中国结与石榴等寓意吉祥的浮雕样式。两层式洋楼保留了典型中华巴洛克"前店后宅"的四  相似文献   

6.
任崇岳 《寻根》2008,(1):136-141
河南省南召县、郏县居住着1.2万高姓居民,他们原是一支女真遗民,始祖叫完颜简。据统计,南召县有6240人,分布在该县皇后乡、云阳镇、小店乡、石门乡、太山庙乡、城郊乡、留山镇.南河店镇、白土岗镇、皇路店镇、四棵树乡等地。郏县的女真遗民据1993年修家谱时统计,共5900余人,分布在该县安良镇、城关镇、白庙乡、冢头镇、长桥镇、王集乡、薛店镇、广阔天地乡等地。如今,他们的衣着、语言、信仰、风俗习惯都与汉人基本相同,但是从碑碣、谱牒、史乘中我们仍可断定,这是一支地道的女真遗民。  相似文献   

7.
艺术是个大的概念,包含许多要素。譬如文学,无论诗歌、散文、小说,讲究的就是结构的合理、巧妙,人物的典型、鲜活,情节的曲折、跌宕,文笔的优美、精彩,意境的深邃、隽永,或富浓郁时代气息,或富哲理等等,都在艺术性的范畴内。  相似文献   

8.
杜艺 《华夏文化》2008,(3):56-57
凤翔古称雍州,位于关中西部,北枕千山,西扼秦陇。这里曾是周室发祥之地,赢秦创霸之域,人文荟萃,物华天宝,民间工艺闻名退迩。剪纸、刺绣、彩绘泥塑、木版年画、草编制品、焰花纸炮历史悠久,名扬海内外。凤翔剪纸是陕西地区古老的民间美术之一,它体现着纯朴而真实的乡土之美,具有浓郁、原始的自然风情,是三秦大地上一朵艺术的奇葩。  相似文献   

9.
“红色”两字,在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其内涵独特而丰富;“红色”,不仅意味传统的喜庆,还是革命的标志,胜利的象征。“红色”收藏即此时代社会背景下运应而生的现象,其涉及范围颇广,如照片、纪录片、报纸、杂志、瓷器、电影海报、国画、油画、漫画、年画、连环画、版画、雕塑、像章、红宝书、大字报、红卫兵袖章、邮票、刺绣、火花、烟标……甚至当时颇不起眼的物品都成为藏家关注的对象,如各时期发行的粮票、布票、烟票、糖票、车船票等。可见红色收藏,五花八门,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道教早期的历史中,《太平经》曾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基本上包含了全部的道教义理,为道教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从时代上看,《太平经》成书于东汉时期,先后经帛和、于吉、宫崇、甘忠可、襄楷、张角等传播,其时亦为朝野土人知晓,作为原始道经的地位已为学界普遍认同。从内容上看,它远承黄老之遗教,近受图谶、神仙说、方仙道之影响,并援引阴阳五行之学、民间巫篮俗习而成。所谓“其言以阴阳五行为家,而多巫觋杂语”。故从教义哲理、教规教戒,道教徒养生修持的方法,驱邪炼丹的方术,治病求福的符咒,乃至服气、守一…  相似文献   

11.
凌夫 《寻根》2008,(6):108-110
1939年,全民抗战已进入第三个年头。这年6月,作家老舍代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参加全国慰劳总会北路慰劳代表团,慰劳与日寇作战的军民。代表团从重庆出发,先到西安,再到洛阳。由洛阳、南阳到襄樊、老河口,而后出武关折回西安。由西安奔兰州,由兰州到榆林、青海、绥远、宁夏、兴集,同年12月返回重庆。一共走了5个多月,行程两万多里,一路险情万端。老舍在陕州,差一点被日本的飞机炸死;在兴集,  相似文献   

12.
孤客的西湖     
江平 《寻根》2008,(1):100-109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时兴旅行结婚,新婚男女总要把杭州西湖视作欢度蜜月的主要逗留点。西湖南边的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两座老公园,富贵的牡丹、吉祥的红鱼、依依的垂柳、温婉的啼莺……如此风物与名字,均与爱情相关,遂为那时来杭新人们的首选游览地。前些年新建的太子湾公园,紧靠在南屏山下,碧绿的草地、雪白的樱花、红火的郁金香,还有秋千、教堂等配设,更关乎情爱,则成为90年代以来新婚男女拍摄婚纱照的绝好去处。  相似文献   

13.
明清两代,作为文学主潮的创作样式,人们公认是小说和戏曲。小说方面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戏曲方面的《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均为杰出乃至伟大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而在这两代的雅文学中,真正具有个性特征,可以与汉赋、六朝散文、唐诗、宋词相提并论者,大概只有小品了。 对于明清小品,能够记诵若干篇目者不乏其人;但要对这一文学品种作一番认真的整体研究,却十分困难。一方面,明清小品数量太多,太分散,要总览全貌,披…  相似文献   

14.
《上海文化年鉴》2012,(1):117-117
为打破文坛、艺坛批评沉闷的状态,加强文艺批评的力度,文学报于6月2日推出《新批评》专刊,每期8~16版,报头下署名“真诚、善意、锐利”,凸显办刊宗旨与追求风格,旨在打破文艺批评的沉闷局面,切实加大批评的力度。集中刊登批评性文章,内容涉及文学、影视、网络、书画和舞台等人文艺术领域。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绘画史上,流派林立,名家辈出。明代中期,苏州的吴门画派异军突起,成为又一轮画坛盟主。创始人沈周,代表者文征明、唐寅、仇英,人称“明四家”,亦称“吴门四杰”。其淡泊仕途,优游林下,以诗文、书画自娱自乐。尤其绘画,“明四家”师传统,师造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中国画坛地位重要,对后世影响重大,其作品于国内海外艺术市场异常抢手,价格动辄即破千万,仅仇英《赤壁图》在2007年的嘉德拍卖会上,即以7950万的天价创下中国古字画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16.
谷子 《世界文化》2007,(3):43-45
数据,魔戒般的幽灵 越来越大的电脑空间里,储存着主人的生命灵魂,它以数据的形态被珍藏在戒备森严的重重保护之下,但并非牢不可破,固若金汤,特别是在意外发生的时候——病毒侵入,误操作,摔了,碰了,死机了,不可抗拒的雷击、水灾、火灾,等等,瞬间,数据全部丢失。摧毁性的破坏,后果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7.
唐甜  李全慎 《寻根》2008,(6):113-115
印象中的徽州,俨然一幅水墨山水画,美丽得让人心醉。祠堂、民居鳞次栉比,园林、牌坊散落其中,衰落徽商的恢宏遗存里浸淫着儒家思想“仁、礼”的浓郁气息,让造访者的心随着每一段经典故事跌宕起伏,或惊羡、或喟叹、或扼腕、或惬意,荡气回肠。故事虽丰富,却统一在厚重的儒家教义里,正如枰上的棋子虽变化无穷、道义深刻,却只露出单纯的黑白色调,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市场经济的后起之秀,却后来者居上。当社会公众摆脱短缺经济的困扰,开始分享市场经济的成果时,便也渐渐习惯以经济价值为第一标准,衡量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每一环节和每一现象,甚至曾被视为文化象牙塔顶尖的艺术品,亦未能幸免。近年,随着艺术品市场的活跃繁荣,各种名目、类型的艺术博览会,纷至沓来,乃至出现市场化程度过高、过火、过热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宝元作品     
宝元,号野云、散人、三源色,北京市人,首师大美术学院研究生,从师戴林、吴静波、徐北汀先生,现为艺术学院国画教授。宝元首创中国色彩山水画,使传统的中国山水画增添新的色彩和神韵,结束了千年水墨山水随类赋彩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苏绣《腊梅山禽》,是一幅十分精美的刺绣艺术品。绣面上,一支腊梅苍劲挺拔,上面花朵点缀,清悠留人,一双鸟儿栖息枝头,平添几分生气,绣作的稿本出自台湾故宫博物馆,其作者为宋徽宗。宋徽宗赵佶是一位书画双绝的艺术家,绘画风格简练、精致。绣制这幅高品位的传统题材,技艺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她们拿到绣作稿本,首先仔细揣摩稿本要表达的内涵和色泽的配置,一般而言,传统苏绣讲究“精、细、雅、洁”,绣面上的两只小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