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传教士的传教活动渗透到整个鄂东地毯的域镇和乡村,并且他们以传教为名,进行了种种侵略活动。文章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在大量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揭露了西方传教士在鄂东窃取情报,破坏鄂东革命活动,干涉鄂东权政,从经济上剥夺盏肉鄂东人民,从思想上麻醉、奴役鄂东人民的种种侵害活动。这些对于研究鄂东近代社会的历史特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清末民初传教士“医学传播”的方式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末年,西方传教士在传教的过程中,也将西方的医学传入中国,并利用“传医”获取国人的信任,方便其“传教”活动。同时这种“传教”活动,也促进了医疗事业的进展,并从沿海逐步深入到内地,给中国近代医学事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从四个方面分析传教士在中国的“医学传播”活动,提出“传医”与“传教”的关系,及传教士在中国医学领域里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章依据前人未曾使用过的有关传记资料对中国内地会传教士马幕杰在中国新疆少数民族中的传教活动情况以及少数民族基督教宣传册和《蒙英词典》等编译情况作了首次比较全面的概述,对在中国新疆的内地会传教士的传教时间、经历做了一些新的界定,并对传教士的传教活动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评价,认为他们既有西方文化传播者的身份特征,同时又是符合西方殖民势力利益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清代末期,大量西方传教士进入西南彝族地区传教,这些传教士多是受西方殖民主义者派遣,为帝国主义的侵略服务,但也有部分传教士在传教的过程中,深入彝族群众内部,与彝族人民共同生活,学习彝族语言文字,了解彝族风俗习惯,研究彝族历史文化,在彝族地区创立学校、兴办教育,客观上对彝族社会发展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明末清初这一特定时期的历史背景着手,通过对西方传教士传教策略的介绍,以及对其翻译活动和翻译作品的分析、整合,阐述了该时期以传教士为载体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平等、双向、互动的。  相似文献   

6.
基督教为西方世界极具影响力的宗教,自唐朝开始,西方国家便不断派遣传教士来到中国,进行传教活动,但基督教的传播在中国一直处于被动地位。直到清末,基督教在中国才遇到了一个真正的契机。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国门,清政府依次与西方国家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并于1844年与1846年发布解禁上谕,基督教政策随之改变。凭借该政策,传教士终于能在中国的土地上,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传教活动。中国大地,尤其是沿海五口岸,由于传教士的传教,近代医疗教育活动随之开展,但也造成了意想不到的民教冲突,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相似文献   

7.
王宏德 《考试周刊》2011,(13):50-51
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西方传教士接踵来到中国。利玛窦作为西方传教士中的佼佼者,在了解中国文化的过程中,不断调和西方与东方之间的种种差别,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传教策略,充分展现了其调和艺术,吸引了一批人皈依基督教,为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1835年,美国传教医生伯驾在广州开设了第一所基督教眼科医局,这便是存在了一百多年之久的著名教会医院——广州博济医院的前身。自十九世纪三十年代首批美国新教传教士来华之后,在短短的十多年间,美国的传教事业即跃居西方各国之首位,美国传教士人数占西方来华传教士总数的三分之二上。因此,伯驾创办广州眼科医局之举,作为美国来华传教士的初期活动之一,便很有值得研究的地方了。  相似文献   

9.
王韬教案观探析张海林在世界文明史上,宗教冲突并非罕见之事,但象中国境内发生的这种长时间、大规模、连同胞信徒一块打的“闹教”活动恐怕是少有的。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传教士改变了前辈传教士谦恭谨慎的态度和单枪匹马的传教方式,紧跟着侵略军的刺刀成批地耀武扬威地...  相似文献   

10.
近代以降,在不平等条约的庇护下,西方传教士大量来华,从事游历、传教等各种活动,客观上对中国近代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国内旅游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加速了中国旅游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从近代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所引起的文明的冲突,到传教士为了传教创办教会学校,乃至研究中国文化、认同并主动传授中国文化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文明可以从冲突走向交融。近代传教士来中国的目的是向中国人输入西方文化,到后来一些传教士反而成为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的先行者——传教士成为中西文化传递和交流的使者。对传教士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作用的重新认识,有助于我们认识文化的本质,有助于我们认识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危害,有助于促进世界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赛珍珠研究还有几个有待深入的问题:1.关于赛珍珠可不可以写入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问题,可以从作家对自我身份的认定以及从作品的性质来决定。赛珍珠多次说自己“也是一个中国人”,而她的作品大部分跟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乡土文学”有着紧密的血缘关系,因此她可以写入中国文学史。2.如何评价当年的西方传教活动及赛珍珠的传教士身份,总体上说,西方的传教活动对开启民智、加速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进程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赛珍珠是一位真诚善良、热心为中国人民服务的人。3.怎样评价赛珍珠的贡献,要看到她的“人桥”作用的特点本意在中美双方的“沟通”上,但重在对双方文化的匡正和建设上。4.要加强有关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基督教音乐是随着传教士的传教活动逐渐传播开来的。基督教传教±的宗教及音乐传播活动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西方音乐知识的普及,以及中西方音乐文化交流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一些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
近代,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广泛进行传教活动,地处西北的甘肃也接受到来自西方的基督"福音"。但是,因为交通不便、语言障碍、民族宗教复杂、人口稀少、西方传教士活动局限等因素,甘肃的基督教传播缓慢、教徒数目少,并未像传教士们预想的那样,教会事业会一片繁盛。  相似文献   

15.
陈凤 《池州师专学报》2004,18(2):102-103
19世纪初,一批西方传教士为传播基督教进入中国。在他们的传教活动中。创办报刊是一种迅速又广泛的传播方式。在20世纪之前。传教士在中国沿海和内地的一些城市创办了近百种报刊。以他们办报的思想和实践推动了中国报刊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6.
试论传教士报刊对中国近代报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代中国,伴随着西方殖民者对华侵略活动的不断扩张,西方传教士也纷纷接踵而来。作为传教手段,从19世纪初到19世纪末,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先后创办了近二百种中外文报刊,其发行范围扩及全国各省及沿海和内地各主要城市。传教士报刊是近代中国新式报刊的先驱,开中国近代报业之先河,在中国新闻史、报刊史及出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近代以来,基督教传教士进入浙江拓展教务,为了增强传教效果,他们创办了各类教会学校.西方传教士在浙江所进行的教育活动虽然带有殖民扩张和宗教传播的强行渗透性质,但同时也引入西方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客观上推动了近代浙江教育事业的进化.  相似文献   

18.
英国圣公会于鸦片战争后派遣传教士来浙江传教,此后浙江便成为英国圣公会在华传教的发轫地区。英国圣公会传教士在浙江开展布道、学校教育、医疗等活动,其传教活动对浙江近代社会和文化生活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检索史料入手,首次系统地对英国圣公会在浙江百年的传教活动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境内兴办的种种“报”更类似于今天的期刊杂志,这些传教刊物在中国新闻史中占有重要地住,它与其后的在华外商所办各类商业日报对后来的国人办报活动起到召唤作用。文章通过对其演进规律、发展脉络的透视,思索西风东渐下的外报来华活动。  相似文献   

20.
研究基于熊彼特“创新理论”框架,以近代基督新教传教士在青州地区的活动为中心,梳理了西方医疗事业在该地区的早期发展历程。传教士以传教为源动力,将西方医疗体系以“创新”形式引进青州,推动了该地区医疗事业的产生和初步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传教士所展现出的宗教精神具有“企业家精神”特质,能够主导医疗事业在产品、技术、市场、资源配置、组织上的全方位创新。而医疗事业的创造性发展又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人力资本供给,并促进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