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That's fabulous!It's charmingly.太精采了!非常有魅力,有内涵。这是两位来自美国康州的小学校长在济南市舜耕小学参观访问时发出的赞叹之声。当两位来自大洋彼岸的教育同仁,在舜耕小学充分感受了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舜文化,尤其是在身体力  相似文献   

2.
舜帝推行孝悌,是中华民族伦理道德之始祖;柳宗元倡行尧、舜之道以图“利安元元”,是唐代儒学复古运动的一位主要奠基者。笔者旨在研究永州土地上出现过的这两位伟大人物,探寻其内在的思想文化联系。  相似文献   

3.
湘君、湘夫人各指什么,历来众说纷纭.帝之二女即湘君或湘君、湘夫人以及湘君是舜,湘夫人是帝之女、舜之妃的观点难以成立.据考证,湘君为湘水男神,湘夫人为湘水女神,两者与舜及舜之妃无关之说较为合适,且他们是一对恋爱神.  相似文献   

4.
舜出生地是垣曲"诸冯山"还是永济市"舜帝村",是一个需要认真探索的学术问题.对有关"舜帝故里"永济论的主要证据,不论是文字记载,还是遗址遗迹,多都与舜出生地无关,主要是为纪念舜都蒲坂时的功勋,而修建的庙字及其历次重修情况.其遗址遗迹,亦当全是建都蒲坂时,舜曾指导耕田、捕鱼、制陶,发展生产,为民解愠,为民阜财或开展生产活动的地方.这都属于纪念地,并非舜出生地.今之永济舜帝村,不在深山之中;其周围不远处,也没有舜初年耕稼渔陶时居住过的场所和古负夏城.今之永济舜帝村,不符合先秦名著<孟子>对舜出生地的四点论述和<史记>对舜出生地补充论述.所以,不能算是"舜帝故里".舜出生于垣曲诸冯山,"帝舜故里"在垣曲.  相似文献   

5.
苍梧绝非自汉武帝时始得名,实乃颛顼时之交趾地,舜帝时属杨州徼外之地,舜南巡及死葬之所,周时属楚,为秦所并,秦亡为赵佗所封,汉时武帝立为郡.湖南之九疑山乃为纪念舜巡葬之苍梧而命名苍梧山,零陵是舜之衣冠冢,九疑,乃异冢之谓也.  相似文献   

6.
刘金松  夏洪文 《山东教育》2010,(9):F0002-F0002,F0003
“That’s fabulous!”“It’s charmingly.”“太精采了!”“非常有魅力,有内涵。”这是两位来自美国康州的小学校长在济南市舜耕小学参现访问时发出的赞叹之声。当两位来自人洋彼岸的教育同仁,住舜耕小学充分感受了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舜文化”,尤其是在身体力行了带有浓郁农耕气息的“舜康活动”,体验了“食、歌、陶、艺、舞”精彩纷呈的“舜艺活动”之后,不禁竖起了大拇指,赞不绝口。  相似文献   

7.
舜是我国上古时期的一位圣君。孟子说:“舜生于诸冯”。“诸冯”这个古地名,如今在哪里?2005年9月全国虞舜文化研讨会在运城召开后,《山西日报》曾对会议的报道中说:“诸冯为舜帝出生之地,位于今运城市辖区的县级市——永济市张营乡境内。诸冯村又名姚墟村,现已改名为舜帝村。”笔者对这一定论,持有异议。并以孟子所说:“舜之居深山之中”等历史文献、典籍记载,和现存的舜生活、生产过的区域内众多的遗迹遗址、考古证据,实事求是地论证了舜的出生地“诸冯”,是今之垣曲县的“诸冯山”。而不是永济市距黄河岸边仅几公里处的平原上的“诸冯村”。垣曲诸冯山是帝舜故里。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2015,(16):18-20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原文: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舜不告而娶,是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孟子》 解读: 孟子评价舜结婚的事情时所说.意思是,不孝有三种,以不守后代之责为大.舜没有告知父母就结婚了,这就是无后,但君子以为,和告知了差不多(因为舜出门在外,而且是尧要把女儿嫁给舜).另外,也有学者认为“三”可能是虚指.  相似文献   

9.
舜封象弟论     
舜封象弟故事的意义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表现了舜人所不及的悌的品质,另一方面也说明舜公德意识、法纪观念匮乏.儒家极力渲染舜帝之悌,其主观愿望或许是好的,但其结果却是腐蚀了人际关系,污染了官场风气,养育了依赖性的人格,从而为贪渎文化的孳生和蔓延准备了肥沃的土壤.  相似文献   

10.
舜帝葬苍梧之山九疑,是为零陵,本为史家所公认.钱穆先生却撰文说舜葬在湖北西北部汉水流域,从而引起争论.鸣条、苍梧一般说来是一个区域性地名。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确凿无疑。舜帝是中华道德文明的开创者,孔子是道德文明的集大成者和传承者,各地建庙祭祀舜帝和孔子,显示出中华政治伦理之重要特征。事实证明,舜帝陵只有一座,而舜庙很多,这正如孔庙只有一座,而文庙很多一样。  相似文献   

11.
作为在舜文化积淀丰厚的永州工作数十年的一位学者及舜裔的双重身份,王田葵教授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就打算写一本有关舜文化的专著.  相似文献   

12.
崔含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1):98-100
楚人对舜怀有特殊的敬意和宗教之情,作为楚人,屈原也不例外.屈原的代表作<离骚>中反复出现"重华"及与之相关的字眼,屈原其余作品中对此亦有所涉及,再联系屈原将其与其他古圣先贤进行对比时所反映的态度以及舜与楚民族远祖非同寻常的关系,文章认为舜是屈原心目中理想的政治知已和倾诉对象.舜与二妃的动人故事又对当时处于严酷现实中的屈原之选择自沉有很大影响,屈原最终用自沉凄凉而又悲壮地诠释了男女君臣之喻,向世人昭示了他对曾经与王共处的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始终如一的忠贞清白.  相似文献   

13.
舜的先祖虞幕封于虞(今山西平陆).有虞氏部落世居蒲坂,舜出生于蒲坂的姚墟.巡狩为天子视察政务的举措,舜即帝位33年让禹摄政,故知舜晚年无巡狩,且南巡狩只到安徽霍山.百岁高龄亦不能驱车南荒治水探弟.《竹书纪年》"鸣条有苍梧山."孟子与先秦诸书言舜卒鸣条(之苍梧山).  相似文献   

14.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4,(11):F0002-F0002
商均墓位于商丘市虞城县利民镇(虞城古城)西南1.5公里商均墓村,在今虞城县城北12.5公里处,墓冢残高4米,周长110米,面积960平方米,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商均为舜的儿子。舜在做部落联盟酋长之前,尧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他做妻子。《史记.五帝本纪》载:“娥皇无子,女英生商均?”商均品行不端,舜认为不能继任部落联盟酋长之位,于是把酋长之位让给了治水有功的禹。禹继位后,对尧的儿子丹朱和舜的儿子商均都进行了分封。禹将商均从山西封到有虞氏部落为酋长。商均袭其父虞舜国号,称虞国,秦朝置郡县时,将商均之虞国地改置虞县,隋文帝开皇十六年,改称虞城县。商均死后,葬于封地。  相似文献   

15.
舜葬何处一说葬于湖南九疑山舜源峰,一说葬于山西垣曲鸣条岗.前说依据<史记·五帝本纪>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后者自说依据<孟子·离娄下>"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谁是谁非,本文以详实可信的史料,辅以研究分析,考证得出结论在中国,舜帝陵唯有一处--即湖南九疑山舜源峰之舜帝陵.  相似文献   

16.
从秦初洞庭一带民间所祀湘神,乃是与舜之传说相联系的"二妃",证明了屈原<九歌>二<湘>所祀神灵,也当与"舜,妃"有关.并从湘水之神的"原型"及其变迁上,论述了屈原时代所祀湘神,已不再是远古时代"万物有灵论"观念下产生的无主名水神,而已为有主名"舜、妃"之神所取代.在此基础上辩明王逸所注"湘夫人"为二妃,"湘君"则为二妃"所留"之舜;韩愈以娥皇为湘君、女英为湘夫人之说,乃是既不合情理也不合礼制的附会.由此得出游国恩、马茂元等的二<湘>"恋爱"说,并不符合舜与二妃的神话传说背景,而有的研究者试图用"殆已失考"的原始湘神传说,来为二<湘>"恋爱"说圆场,也无补于事.  相似文献   

17.
孝的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起源很早,《尚书·尧典》中就有关于舜至孝的记载,尧赞扬其“以孝烝烝”,并作为以天下相让于舜的理由之一。西周翦灭殷商,后周公践天子之位,封建诸侯,制礼作乐,孝作为“文之本”嘲是礼乐文化中重要的内容。而时至春秋之世,周天子式微,礼崩乐坏,“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西周传统的孝道观念逐渐瓦解。孔子仰慕周文之郁郁,  相似文献   

18.
苍梧绝非自汉武帝时始得名,实乃颛顼时之交趾地,舜帝时属杨州徼外之地,舜南巡及死葬之所,周时属楚,为秦所并,秦亡为赵佗所封,汉时武帝立为郡。湖南之九疑山乃为纪念舜巡葬之苍梧而命名苍梧山,零陵是舜之衣冠冢,九疑,乃异冢之谓也。  相似文献   

19.
阅读王田葵、何红斌两位先生<舜文化传统与现代精神>之前夕,我作为工作人员参加了2005年9月15日在宁远九疑山举行的湖南省公祭舜帝大典.祭舜大典结束后,我即乘车从舜帝陵返回永州市区.沿途的山景很美,特别是穿过因新开通的九疑大道而显露出来的"十里画廊"--一段连绵耸立、特别生动的群山,那种人被车子运载而又一路看风景、一路沉思默想的感觉真是很好.几日后,阅读<舜文化传统与现代精神>时,这种美好的感觉又重新出现.不过,这回是王、何二位先生用他们思想的马车把我从舜文化的源头运载到了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地带.  相似文献   

20.
王海斌 《中国德育》2013,(10):52-53
舜王初级中学(以下简称舜王初中)位于有"恐龙之乡、舜帝之都"美誉的山东省诸城市。学校提出"依托活动建设,提升科技素养"的个性化办学思路,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环境熏陶——营造浓厚的科技氛围走进舜王初中,恍如置身于"科技大观园"之中:教室里摆的、挂的、贴的,就连窗框的小风钩上、门的小把手上都随风摇曳着学生的科技小作品。学校的每一面墙上都张贴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