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爱,是教育的基础;爱生,是教师的天职。 教师对学生的爱,绝非个人的爱,是一种对于青少年一代寄予无限希望的爱;是每一个教师对于教育事业,对于祖国和民族无限忠诚的爱。教育需要爱,没有爱的教育是不存在的。有教育存在的地方,就需要有爱。教育与爱相随相伴。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无私的奉献爱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其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爱的魅力     
爱的魅力吉林省双辽县玻璃山中学张云峰教师教育学生的方法有千条万条,首要一条是给予学生一片真挚的爱心。亲密友爱的师生关系是促进教学过程顺利进行的润滑剂。爱是一团火,能熔化学生心灵上的寒冰;爱是一种能量,能激发学生奋勇向前的勇气;爱是航标灯,能指明学生前...  相似文献   

3.
传播文化科学知识,促进人类文明,是教师职业的本质特征。教育规律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立德树人,塑造心灵;以爱为师。以爱育人;专业精深。知识广博;终身学习,不断创新;端正心态。快乐工作。  相似文献   

4.
关文强 《成才之路》2009,(26):63-64
学生将来未必都能成为体育名星.成为奥运冠军。教师的责任是把学生教育成一个真正的人。愉快教育是一种渗透着爱的教育。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爱.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爱,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爱。能唤起学生对学习的爱、对知识的爱。并用爱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5.
郭燕 《小学生》2012,(8):17-17
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了爱,师生才能真诚相待,心心相印。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润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心灵。爱是教师创造性工作的源泉。在工作中,只有把师爱广泛播撒,才会享受到快乐的阳光;只有对学生充满了爱,才会激发教师的创造力。不知不觉中我已在这三尺讲台上度过了十个春秋。从踏上讲台的第一步起我发现我就深深的爱上了这个神圣的职业。在教育这片热土上,我兢兢业业工作,勤勤恳恳育人,顽强拼搏,无私奉献,虽然我太平凡、太渺小。但是我甘愿做那无悔的蜡烛,无怨的春蚕。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爱能使犯了错误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教师的爱是用深情融化学生心灵上久积而成的“坚冰”,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密钥。师爱,是学生接受教师教育的桥梁。课堂教学过程,是在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和情感交流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教育工作不仅要讲究科学性,而且还要讲究艺术性。它要求教育工作用灵魂塑造灵魂,以情感升华情感,以睿智启发睿智。“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教育的对象千差万别;教育的情境千变万化;教育的内容千头万绪。作为一名教师,要想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就必须运用教育艺术,创造地、巧妙地去开展教育工作。也就是说,要求教师要有爱的艺术、理解的艺术、尊重的艺术、赏识的艺术。  相似文献   

8.
我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体会到: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应是以人道、平等、民主作为基础的,具有爱的品质,而宽容更能体现这种爱的真谛。  宽容,给学生撑起一片自尊的天空。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每个人都有被人尊重的需要。作为一名和学生接触最多的班主任更要用爱心、同情和宽容的态度去对待学生,视学生为友,尤其对那些调皮的学生,动不动就施以惩罚,往往会使学生的情感朝两个方面发展;一是一些个性较弱的学生,可能屈服于教师的惩罚,变得消极自卑;二是一些个性倔强的学生可能产生强烈不满甚至公开对抗,对教师失去信心。而教师…  相似文献   

9.
陈德发 《青海教育》2010,(11):47-47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教师是教育的执行者,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灵魂,师爱则是教育的原动力。这是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天职是给学生希望,教育是播种希望的事业。热爱学生,是教师应有的职业情感,因为爱与教育同在。  相似文献   

10.
从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到夏沔尊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罗素“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得到发展”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可以说,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教育生命力的底线,爱是教师职业生存的至高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1.
教师是最富有责任感的职业,从教十八年的经验使我深深认识到“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热爱学生不光是教师的天职,更是师德之魂。教师在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应坚持以德育人,以爱育人。爱越多就能使师生的感情越深,学生就更亲近老师,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因为师爱永远蕴涵着崇高的情感。  相似文献   

12.
教育哲学新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通过在对我国已有教育哲学体系进行简要的回顾与反思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构建了自己的新体系:学校在哪里——学校教育哲学研究;谁主沉浮——课堂教育哲学研究;教师是谁——教师教育哲学导论;人与机器——职业教育哲学研究;爱的力量——家庭教育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一位工作艺术高超的教师,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具有一颗爱心。爱和教育是相通的,爱是一种力量,可以融洽师生关系;爱是一种交流,可以增进师生感情。只有给学生一颗爱心,让学生拥有一片蔚蓝的天空,才能使学生健康成长。曾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一名教师若没有爱而能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4.
王定文 《宁夏教育》2013,(7):128-128
著名教师斯霞,将她教师生涯成功的真谛,归结为“童心母爱”。作为教师,自从融人了这项远远大于自己的宏伟事业,对爱的珲解就会有一个质的变化。那就是,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激情,爱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爱更是一门艺术。试想,家长为什么认为把孩子交给教师会很放心?在孩子心目中,教师的话为什么总是真理呢?那么,为人师者怎样在教育教学中把情和爱注入教育事业,滋润学生的心田呢?  相似文献   

15.
爱教育爱专业爱学生佳木斯师范专科学校李伟明“两课”教师要提高教学效果,一要热爱教育事业;二要热爱所教的“两课”专业;三要热爱所教的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制度对教师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教师应具备的道德的基本准则;是提高“两课”教学效果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从教师"教育爱"谈师范生教师职业情感培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教育是根植于爱的”,“教育爱”是教师职业情感的灵魂。要确立教师职业情感培养标准,强化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意识,改革教育教学内容和过程,以大学教师的“教育爱”催化师范生教师职业情感的养成。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为了每个生命个体能自由、理性和善良地全面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优秀的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做到从内心深处"接纳"每一位学生。现在是以学生为本的时代,"接纳"一词反映出的是一种积极的、乐观的友好的人生态度,是建立在善良与热情的基础上的优秀品质;教师要做到真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理性的爱、闪光的爱。这种爱才是工作的出发点,是教育艺术产生的源泉;教师在接纳每一位学生、平等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同时,还必须以真诚的态度感化学生,学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不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只要教师的内心充满爱,就能传递给学生最美的眼神、最真的爱,就能实现每个生命个体自由、理性和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试论师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德以爱为本,师爱是中国教师的传统美德,师爱是兴趣,是真诚,是责任,是奉献;师爱以“五爱”为前提,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热爱学生是教师的独特品质;师爱是教学相长的助动器。  相似文献   

19.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王培红每一个人都有爱的要求,处在发育成长中的少年儿童,更需要爱的阳光和雨露。一个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如果能以自己崇高的师爱去温暖和滋润学生的心田,满足学生心理上对爱的需要,就会在教书育人中获得丰硕的成果。班主任在学生中都有一定的威信....  相似文献   

20.
敬业与爱生     
敬业与爱生李静,赵翠艳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要敬业。教师的工作是一项非常平凡而又伟大的工作。说它平凡,是因为教师常年累月地进行着默默无闻的、短时间看不到成果的教育和教学实践活动;说它伟大,是因为教师责任重大,是教育人、培养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