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媒体品牌意识的缺失媒体品牌的形成是传播质量长期不断积累的结果,每个成功品牌的背后都凝聚着一个个传媒团队漫长岁月的心血和汗水。但中国商标与产业经济课题组去年发布的《中国商标与产业经济蓝皮书》显示,在内地两千七百多份报纸中,为自己的报纸名称进行商标注册的不到百分之十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内地传媒商标保护意识缺失。  相似文献   

2.
媒体品牌意识的缺失媒体品牌的形成是传播质量长期不断积累的结果,每个成功品牌的背后都凝聚着一个个传媒团队漫长岁月的心血和汗水。但中国商标与产业经济课题组去年发布的《中国商标与产业经济蓝皮书》显示,在内地两千七百多份报纸中,为自己的报纸名称进行商标注册的不到百分之十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内地传媒商标保护意识缺失。  相似文献   

3.
《新闻前哨》2007,(6):54-54
据5月17日中国报业网报道:日前在沪召开的2007中国商标与产业经济新闻发布会透露,我国报纸行业的商标注册情况堪忧,86.94%的报纸名称处于未保护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解读《21世纪经济报道》--谈新财经类报纸的营销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是中国经济领域不同寻常的一年,也是媒介领域异常活跃的一年。中国加入WTO和上海的APEC会议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各大媒介中掀起了“经济报道” 的高潮;股市震荡、电信重组等话题又几度让媒介渲染得沸沸扬扬。主题不断,好戏连台,这一年,媒介竞争的热点从娱乐转向了财经。在这样的利好环境下,原有的财经类报纸开始复苏,一批以周报为主的新财经类报纸应运而生。《21世纪经济报道》与《经济观察报》各据南北,迅速崛起,与《中国经营报》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显示出向主流财经媒体发展的气势。 创刊于2001年1月1日的《21世纪经济报道》隶属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是一份面向全国发行的财经类周报。一年多时间发行量已达20多万份,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树立起自己的品牌,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本文将从营销学的角度来分析《21世纪经济报道》的成功所在,并探讨新财经类报纸的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5.
二十年的改革开放使经济报道逐渐成为媒介特别是报纸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据笔者在日常的读报办报闲暇时统计,在目前林林总总的报刊之林中.经济报道在整个报道中所占的份额一般达6O%以上,有的甚至更多。而以经济为主的报纸如《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市场报》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经济类报纸,经济报道无疑是其赖以成名的主体。探讨经济报道的进一步改革,对于提高报纸的办报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在报业的品牌效应日益凸现的今天,显然是一项十分紧迫而又不太轻松的任务。就综合性的党报而言,搞活搞好经济报道,在很大的程度上直…  相似文献   

6.
地市级党报在应对媒介大融合时,主要是通过技术、组织、内容、产业、产权等方面深度融合,实现内容升级、渠道扩张、产业增长.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技术上的融合,体现在终端和渠道上,比如报网互动等.报纸在开展投票、民意调查等活动中,可以利用网络发动网民参与,互动效果和受众的参与面将远大干平面媒体的单打独斗.微博、论坛、播客蕴藏许多新闻线索,也夹杂着精彩独到的观点,只要善于发现,有些可以成为纸媒报道的内容.《三门峡日报》将品牌专版《风周刊》在传播方式、流程再造、体制机制建设方面,按照网络技术特点进行创新和改造,在内容发布、采编行动、运行机制上一体化,使报网互动成为媒介融合中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共赢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7.
超越定位:报纸品牌附加值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卫平  黄飞 《传媒》2003,(4):25-26
《今日美国》资深记者凯文·曼尼在其著作《大媒体潮》中预测,21世纪的媒介市场竞争是品牌的竞争,无论是同类媒介品牌之间的市场争夺,还是新兴媒介品牌对传统媒介品牌资源的侵占,都会使媒介市场更加不平静。传统的降低报纸价格、增加报纸版面和简单的市场定位等手段已经不能满足报纸竞争的需要。在媒介产业化和不可避免的全球化竞争时代,中国的报纸要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除了树立自己的品牌,将别无选择。而要树立自己的品牌,品牌的附加值便成为报纸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荣晓曼 《新闻界》2012,(8):68-72
传统媒介价值增值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媒介的本土化生存与发展,是实现其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整合.本文以西安《华商报》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报纸媒介的产品和服务创新及价值增值问题,即数字媒介冲击下报纸在内容产品的创造、生产等方面做出的调整和改变,并据以思考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报纸该如何定位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增值,探索中国报纸未来的发展和走向.  相似文献   

9.
颜景毅 《新闻实践》2002,(10):17-19
如果从19世纪30年代美国大众化报纸的出现算起,媒介经济的发展已经走过了170年的历史,以媒介经济为主体的信息产业已成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门类之一。就我国而言,尽管一部《申报》(1872-1949)的历史勾勒了中国近现代报业经济惨淡  相似文献   

10.
任雪瑶  郭中南 《今传媒》2014,(12):45-47
自2009年起,随着我国官员子女在用人选拔等方面被报道出的种种问题甚至违法行为,"官二代"一词正式见于媒体的纸面上,也成为公众舆论的焦点。文章选取《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的报道,从"污名化"理论切入,运用内容分析方法,尝试归纳评价媒体对"官二代"群体的报道。同时,总结报纸及其他媒体上的建构的"官二代"的主要形象,分析媒介"标签化"报道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两会"报道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报纸作为始终贯穿两会报道的媒介,在研究报道变化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新华日报》和《扬子晚报》为研究对象,在假设的基础上证实了"两会"报道的平民化、娱乐化、融媒趋势、全球化和多样化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正在报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报纸副刊的分量亦在加重。成功的副刊,本身就是一种品牌。在很多报纸副刊都"缩水""瘦身"的情况下,上海的两家老牌报纸《新民晚报》和《文汇报》却特别重视副刊品牌建设。据有关数据统计,在这两家报纸的读者调查中,其品牌副刊"夜光杯"和"笔会"在整份报纸中的阅读率  相似文献   

13.
“媒介环境是对媒介置身的环境的静态考察,主要研究媒介存在的经济社会制度和报道制度。”那么大众传播媒介在报道新闻和发表评论时,必然受到其所在的媒介环境的影响。本文试以《北京青年报》和《联合早报》对“艳照门”事件的报道为例,对两种报纸的报道进行对比分析,以求探寻两家报纸媒介报道理念的不同,继而探寻出媒介环境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报纸媒体竞争已经呈现白热化程度,生存危机迫使人们重新思考媒体的出路。尽管人们在寻求出路上各显神通,但有一点已经形成共识:媒体要有过硬的品牌。没有独具特色的品牌,就很可能渐渐失去生存空间。品牌已经成为关乎报纸生存的要件。媒介品牌的概念是从经济管理学中移植过来的。从广义上讲,品牌是企业人才、设备、产品、符号、文  相似文献   

15.
张卉卉 《传媒》2007,(11):91-92
上世纪90年代迅猛发展起来的房地产业,对促进城市建设、改善市民居住条件可谓功不可没,它己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有种观点认为,如果说几头"奶牛"供养了报纸,那么,房地产广告正日益成为最大的那头"奶牛".于是不可避免的,房产商会向报纸的舆论阵地施加较强的影响力.但作为一个从业近8年的房地产记者,笔者在自己的报道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只有与百姓同呼吸、共命运,房地产报道才有生命力.这也是《钱江晚报》"赋予经济报道人文关怀、大众情怀"办报理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郭万盛 《青年记者》2006,(14):10-11
当绿茵场上不同的球队在激烈竞争的时候,场外不同的媒介也在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竞争。 就平面媒体而言,参与这场“媒介赛事”的,不仅有体育类报纸,也有都市类报纸、专业类报纸。各类媒体不仅纷纷派驻记在新闻源头上展开竞争——例如仅晚报全国就有七十余家派出记前往世界杯现场,而且也依据报纸的定位和受众推出世界杯专刊——例如《广州日报》的《世界波》、《齐鲁晚报》和《生活日报》推出的《盛宴》、《经济观察报》专刊《世界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等等。  相似文献   

17.
周晔梅 《新闻知识》2012,(12):42-43,59
深度报道在新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当今各种媒介形式中,它被广泛运用,成为媒介品质和品牌的象征。特别是在纸质媒介中,深度报道仍然是媒体争夺受众和市场的利器。本文以《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为案例,全面分析新闻类周刊深度报道的特性及其叙事模式,并以此为立论基点,廓清深度报道的理论维度。  相似文献   

18.
传媒观察     
《军事记者》2012,(3):59
百家意大利报纸面临关闭据英国《卫报》近日报道,由于政府补贴大量缩减,意大利近百家报纸面临关闭。这其中包括:《解放报》《团结报》《宣言报》等。同时,受到影响的还有一些地区性报纸等。据《金融时报》报道,如今,政府补贴投入日益衰退的报纸业被视为是滥用纳税人的税金。  相似文献   

19.
随着WTO中相关条款的逐步生效和中央宣传体制改革的深化,传媒产业面临着越来越市场化的竞争环境。在财经、娱乐等传媒领域,市场竞争更是尤其激烈。财经报纸方面,新的市场进入者层出不穷,先有《中国经营报》的一枝独秀,后有《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的后来居上,成为所谓财经周报领域国内第一军团。关于《21世纪经济报道》和《经济观察报》为什么能在市场上取得成功的原因,大家众说纷纭。我们认为其成功的一个重要的经验是:明确的经营战略和报纸的内容形式尤其是头版头条的内容形式与经营战略的密切配合。《21世纪经济报道》由南…  相似文献   

20.
红牛品牌商标纠纷案,再次提醒中国企业,防患于未然,依法保护,才能防止企业的品牌商标被人割了"韭菜"!经历多年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洗礼,中国企业的品牌商标意识越来越强,创牌与护牌已经成为企业管理重要内容。尽管如此,中国品牌商标被人割"韭菜"的事,还是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