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听课之后     
最近一个时期,连续听了一些老教师的几节公开课和九位新教师的普通课,联系他们的教学效果,于是产生了一点感想。  相似文献   

2.
如何培养新教师,使其能够尽快地在站稳讲台的基础上站好讲台,进而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新老教师的挂钩,以老带新,互帮互学,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在这一形式的活动中,新老教师相互听课,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教研活动,而且对新教师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作为新教师,我们该如何听老教师的课呢?  相似文献   

3.
阐述刚毕业的新进教师怎样尽快地适应教学环境、转变角色及"师带徒"的备课、评课方式对教学带来的益处。主要做法有:开展互相听课。新教师听老教师的课,学习老教师教学上的长处;老教师听新教师的课,指导可以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4.
在如何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尽快缩短他们由合格毕业生到称职教师的适应期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找到了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三条途径和六种方法。一、途径(一)校内带教一个中学的学科组内,如果新老教师齐全,就具备了“校内带教”的条件。校内带教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1.带教阶段本阶段内青年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一般是青年教师轮流听几位老教师的课,或重点听一位“师傅”的课。最好的方法是安排青年教师和老教师教同头课,便于共同备课。有条件的学校,可将青年教师的课安排在老教师的课之后,让青年教师先听老教师的课,由老教师“领”着走,然后再讲自己的课,效果更好。老教师每学期应安排一定的时间听青年教师的课,便于发现他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带教提供依据。这一阶段至少应持续一年。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新教师(专指上岗三年内的教师,下同)的成长情况,自2011年下半年始,笔者开展了对新教师的调研。在听了一些新教师的课、与一些新教师进行了交谈后,笔者发现,新教师们虽然都会接受一年试用期内180学时的专项培训,学校也会安排老教师与新教师一对一的传帮带,但他们对担任教师这一角色,或多或少有点茫然,不知道怎么去扮演好这一角色。如何帮助新教师尽快实现从学生到教师  相似文献   

6.
我校的师资,不少从中学调来,四十多名青年教师则是近几年分配到校的师大毕业生。为了使这支队伍熟悉师范教育特点,迅速提高教学能力,除了组织进修、到附小兼课、举办专题讲座外,我们还特别注意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作用,以老带新,帮助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主要做法有: 一、开展互相听课。新教师听老教师的课,学习老教师教学上的长处;老教师听新教师的课,指导可以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7.
本学期至今已听课15节,其中听年轻教师上课9节,听老教师上课6节.随着这种听课活动的深入开展,我越来越有这么一种感觉:在小学,中老年教师也在努力改变他们以前陈旧的教学方式,他们课改的热情有时比部分年轻教师还要高.  相似文献   

8.
一、与老教师建立联系   新教师或多或少都作过谋取老教师欢迎的努力,学校也应制造接受新教师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9.
今年,新学期开始,德宏州教育局的领导同志带领全局干部,分两组深入州民族中学、州师范学校听课。全局参加听课的十三人,共听了二十八位教师的一百三十二节课。他们采取普遍听(各学科都听)、重点听(集中听一部分新、老教师的课)、比较听(听同年级二位老师讲同一内容的课)等方法,向长期坚持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们学习,直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  相似文献   

10.
每年幼儿园都会来一批新教师,为了使每一位新教师成长更快,幼儿园为他们创设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和成长环境。如:师徒结对、老教师的工作经验交流、新教师困惑解答等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新老教师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11.
近日,笔者听说某校在高三的年轻教师听课的问题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作硬性规定:"一周至少要听老教师四节先行课。"对此,笔者认为:此举有待商榷。高三老教师,顾名思义,他们已经执教高三多年,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行云流水的驾驭等方面均值得后辈学习。年轻教师走进他们的课堂听课,吸收与借鉴他们的教学经验,把握  相似文献   

12.
如何培养新教师,使其能够尽快地在站稳讲台的基础上站好讲台,进而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新老教师的挂钩,以老带新,互帮互学,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在这一形式的活动中,新老教师相互听课,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教研活动,而且对新教师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作为新教师,我们该如何听老教师的课呢?  相似文献   

13.
谭衬 《教学与管理》2005,(11):15-15
一忌不闻不问,放任自流 新教师刚从学校毕业出来,直接从学生的角色进入教师的角色,一时难以适应.一方面,他们不熟悉学校的常规工作;另一方面,他们缺少教学和管理班级的经验.这些都困扰着他们的工作,光靠自我摸索是远远不够的,他们需要别人的帮助.因此,校领导必须特别重视和关心新教师,而不能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尤其是开头的一两个月,对新教师的指导工作尤为重要,要安排有经验的老教师进行"传、帮、带",领导本人多下班听新教师讲课,多询问和指点新教师的工作,帮其克服困难,使其尽快完成角色转换,少走弯路,以免给教学教育工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外,新教师初入校时是最好的思想教育时机,要密切注意他们的思想变化,严格要求,加强师德教育,提高认识,树立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14.
一、议教后感,促自省自悟 无论是资深的老教师,还是年轻的新教师;无论是教学业务骨干,还是一般教师,他们的每一堂课都有成功之处。校长听课时,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不能“一根筷子吃藕——专找眼子”,听完教师的课,就完全以师长自居,说三道四,使教师难以接受。只有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强化民主气氛,促进心理相容,平等地交流教后感,才能产生共同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促进年轻教师成长,让他们尽快成熟、脱颖而出,同时也为了实现新老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不少学校采取老教师帮助新教师的"师徒结对"的举措。  相似文献   

16.
邹玉萍 《地理教育》2014,(7):100-100
1992年8月,笔者大专毕业,同年分配到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第一中学工作,至今已22年.有人说,人生就是选择.而笔者的教师道路,却是被选择的.当年由于高考报考出现重大失误,笔者被补漏学了地理,命运的序幕从此拉开.一、喜欢听课,爱上地理笔者是一名很普通的教师,并不比别人有更多当教师的天赋,只是运气更好.笔者的好运就在于,入职初期就进入一所有着优良传统与和谐教学氛围的学校——扎兰屯市第一中学,并且结识了一批出类拔萃的教师.扎兰屯市第一中学始建于1938年,至今已有70余年历史,在学校里曾经有着一大批知名的把关教师,如当时地理组周宝彦教师.刚毕业那年,笔者常去听他讲课,他的课讲得太有味道,让人百听不厌;有些课实在吸引人,就会反复去听.周教师是位很善谈的人,每次他讲完课,都会兴致勃勃像演讲一样畅谈自己怎么设计课,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好在哪里,哪里还觉得不太满意,可以再做什么改进等.爱上地理学科,应该是从听周教师讲课开始.新教师进入一所学校,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传帮带,真是幸运,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能将老教师几十年摸索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少走好些年弯路.衷心感谢周教师耐心的指导,带领我走进教育之门,是我教学专业成长的第一位引路人.  相似文献   

17.
李拉 《早期教育》2008,(7):56-57
又到了新的学年度,又有一批新教师踏上了工作岗位,园长、老教师该给予他们怎样的帮助?新教师又该如何努力尽快适应新的角色、新的岗位、新的环境?本刊特编发一组《关注新教师》的来稿。  相似文献   

18.
孙凯 《班主任》2006,(12):37-37
闭上眼睛听讲台上的教师讲课,声音沉稳,语调平和,不紧不慢,缓缓道来.听声音判断,讲课的至少是工作10年的老教师,但睁开眼一看,讲台上站着的却是去年刚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在评课时,不少老师的评价是:虽然工作不到一年,教风教态却像位老教师.常人听来这当然是在称赞新教师很快就胜任了教学工作,可每每听到这样的"夸奖",我心里总不是滋味.为什么年轻的新教师一定要变成老教师呢?  相似文献   

19.
谈听课     
听课是学校经常性的教学活动 ,领导听课是为了检验教师的教学质量 ;新教师听课是为了吸取教学经验 ,提高业务水平 ;老教师听课是为了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 ;教师集体听研讨课则是集中集体智慧研究教法 ,共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形式 ,总之 ,听课确实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项十分有益的教学活动。教师们听课之后总要评课 ,肯定优点 ,指出错误 ,并提出改进意见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听课目的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听课 :第一 ,看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及学生学法。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 ,就有什么样教学思想 ,也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我们的教…  相似文献   

20.
一、教师结对活动。本质上是合作活动 许多中小学普遍开展了新老教师结对活动。结对活动的显著优势是发挥老教师的引领性,即老教师对青年教师在师德、业务等方面的引领。结对活动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一方面可以帮助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完成从“新教师”到“合格教师”乃至“骨干教师”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