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牟宗三的“道德的形上学”与王阳明心学有直接继承关系,这可从他的道德论与本体论及其内在关联的思想中表现出来。不过,从国教的角度来看,他所推崇的“王学”,不仅指王阳明心学,更指向王阳明的后学──王敬的“四无说”;他所理解的“陆王心学”,不仅指陆九渊、王阳明一系的心学,也应包括他更为推崇的程颢、胡宏、刘宗周在内的心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他为什么要给宋明儒家重新分系,也才能真正理解王阳明心学在他的哲学体系中到底有着什么样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罗薇 《文教资料》2012,(8):13-15
王阳明是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提出了足以和程朱理学分庭抗礼的心学思想。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一生都在进行诗歌创作,诗歌成为他人生和思想的真实写照。他将自己的心学理论运用到文学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心学美学精神。同时,这种心学美学又反过来指导他的诗歌创作。本文选取王阳明的部分诗歌,通过对它们的分析,探究其中的心学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牟宗三的“三道的形上学”与王阳明心学有直接继承关系,这可从他的道德论与本体论及人在关联的思想中表现出来,不过,从圆教的角度来看,他所推崇的“王学”,不仅指王阳明民心学,更指向王阳明的后学-王畿的“四无说”,他所理解的“陆王心学”不仅指陆九渊,王阳明一系的心学,也庆包括他更为推崇的程颢,胡宏,刘宗周在内的心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他为什么要给宋明儒家重新分系,也才能真正理解王阳明心学在他的哲学体系中到底有着什么样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李渭作为王阳明的私淑弟子,是阳明心学在贵州的三大传人之一。他继承了阳明心学并有所突破。他的“求本心”反映了“心即理”的阳明心学本体论;“必为圣人”目标体现了王阳明“立志为圣贤”的人生观;“明道”、“不欲”与王阳明“存天理,去人欲”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以行为先”的认识论对阳明心学“知行合一”有所突破。他一生着力“躬行”,力求达到“常清常明”反映了“事上磨练”的阳明心学方法论。他一生坚持讲学传道,对阳明心学在贵州、云南等地的传播和兴盛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是对明代政治家张居正与王阳明心学关系的研究。章探讨了张居正接受心学的途径与其心学思想的特点,说明了心学对改革时期张居正人生态度的影响,指出了他本人的心学意识与其对心学讲学活动压制的矛盾,以及他试图改造心学弟子的失败,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明代万历初期的真实历史状况。  相似文献   

6.
从广义上来讲,王阳明"以心说理"的工夫仍然没有跳出理学的论域,但在具体的路径、内涵上他的"心即理"命题却有效地化解了程朱理学与陆九渊心学的内在矛盾,其心学成功地解决了儒家内圣与外王的紧张关系.本文拟从王阳明"心即理"命题的内涵入手,从内在逻辑上比较其与程朱理学以及与陆九渊心学的异同,并指出王阳明"心即理"命题的两重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阳明学到新心学的思想轨迹——论贺麟知行观的新开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麟认为,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说具有很重要的理论价值。他把王阳明的"率真的知行合一说"发展为"自然的知行合一说"。新心学继承了陆王心学的主体性原则,并自觉地从现代哲学的角度加以论证;继承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并且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加以发挥,赋予其现代性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由文返质是王阳明心学的一个重要特征,贯穿了其思想的各个方面。这一特征的形成既有当时文胜质衰的时代背景,更与王阳明在贵,J,It龙场近三年的悟道经历有重要关系。阳明心学由文返质的思路对明代中后期及清代学术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王阳明心学是他在追求"做圣人"的过程中的理论升华和实践经验总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育人思想,其对当代大学生全面成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阳明心学是他在追求"做圣人"的过程中的理论升华和实践经验总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育人思想,其对当代大学生全面成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杨肖桃 《教育》2012,(24):29
王阳明(1472-1529)被誉为"明朝一哥",他是我国历史上能够达到"立德""立功""立言"三种人生境界的不多人物之一。其中"立言"是指他所创的"心学"。王明阳心学虽属唯心主义范畴,但有其合理的内核,运用过程中起过很好的作用。王阳明用后半生来实践和宣传他的"心学",屡试不爽,影响深远,远超中国本土范围,王明阳"心学"曾传播到了日本,是日本明治维新运动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文明书院落成后,毛科延请被谪贬龙场驿的王阳明至书院讲学。这是王阳明在贵阳讲学的开端。席书任职贵州后,继续礼聘王阳明至书院讲学。在延请王阳明来贵讲学过程中,席书与王阳明通过书信互动,而相识相知。在聆听王阳明讲学后,席书的道德学问有了巨大转变,不仅在学术上深受阳明心学影响,而且政治上积极向朝廷举荐阳明担任要职。在此期间,席书与王阳明结成了知己和道友,成为阳明心学发展史上重要一员。  相似文献   

13.
正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更在于培育符合心性发展的思维模式和观念。在悠久的中华传统文明中,具有哲学思维的教育家,有两个人值得一提,一是至圣先师孔子,还有一位就是王阳明先生。说到王阳明的教育思想,就不能不说到其哲学思考——心学。正是基于心学的钻研,才使得王阳明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显得灿烂夺目。要了解王阳明的教育思想,首先要了解其哲学思想,也就是其心学。他求学悟道开始时也是  相似文献   

14.
正人教版必修三在讲到王夫之的唯物主义思想时,用了王阳明心学的一个例子来反衬,具体内容如下:据说,有一次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问:山岩中的花树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无关,你认为呢?王阳明说,你来看花树,它才存在;你不去看,山中的花树就不存在。这个故事反映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王夫之则认为世界万物都是客观存在的。他说:浙江有座山,我没有去过那座山,就说那山不存在吗?提出了与王阳明针锋相对的观点。1  相似文献   

15.
阳明文化旅游研究当前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王阳明心学的突出成就,关于其文学方面的旅游应用研究明显不足。在《阳明全书》和当前关于王阳明诗歌整理本中,可找到42首赣州诗歌,通过解构的方法,可发现在这些诗歌中包含了王阳明所见的南赣景观和民风、王阳明主要从事的活动、诗歌中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他的心学体悟等要素,这些要素对于研究阳明文学与旅游的融合有着重要作用,可从景观构建、住宿、交通、购物和娱乐等方面探讨其转化途径,为赣州阳明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阳明心学是我国儒家文化在宋明时期的的典型代表,它对于现代家庭教育中的问题研究具有重要借鉴价值。现代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精神层面的困扰。如何正确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做事是现代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结合王阳明心学主要内容及透射出的教育思想,分析王阳明心学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的价值,可以为解决现代家庭教育面临的问题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7.
对<传习录>可以进行多种解读,王阳明在书中对"经"的阐释,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以"心学"为核心的伦理批评.结合<传习录>的文本具体分析后可以发现,王阳明采取的策略:以从"心学"入手的伦理评价作为解读策略,以经书为本、心学为体作为言说策略.  相似文献   

18.
王阳明是中国哲学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不仅在哲学领域具有重大意义,对其他艺术门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着重阐述阳明心学在文学方面对明代中期文学流派唐宋派的影响。阳明思想是很复杂的,文章选择了与唐宋派创作理论联系密切的几个思想要点进行论述。唐宋派与王学后人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他们对心学理论是持赞赏态度的,他们后期的文学创作理论与阳明心学的某些思想的精神内核一致。  相似文献   

19.
王阳明的心学源于儒道释而又超越了儒道释,震古烁今,其诗歌尤其是理趣诗是其心学思想的重要载体,清新自然,可谓思想与文学的完美结晶。  相似文献   

20.
王阳明在传统文化中所代表的哲学思想,在中国传统主流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王阳明与贵州的渊源从他被谪贬贵州开始,在龙场驿任职期间,王阳明对贵州文化发展带来的影响是极大的。继程朱理学之后,阳明心学是中国传统儒家学说发展的又一个高峰,王阳明在贵州开启的文明开化之风,将个人的不幸转化为民族的大幸,造福后人,福泽后世。试探讨王阳明和贵州的渊源关系,在研究王阳明被贬谪贵州期间的功绩的过程中,挖掘二者背后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