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著名作家老舍说过:“一本外国杰作,若译得好,也就成为我们自己的珍宝,世世代代相继享受。“怎样才叫译得好呢?译得好的作品是否就没有毛病呢?鲁迅先生有一句名言:“译文是大抵比不上原文的。”梁实秋先生也说:“无论译笔怎样灵活巧妙,和原作比较,总象是搀了水或透了气的酒一般。”大翻译家傅雷曾写道:“即使是最优秀的译文,其韵味较之原文仍不免过或不及。”朱光潜教授曾说:“严又陵以为译事三难:信、达、雅。其实归根到底,‘信’字最不容易办到。原文‘达’而‘雅’,译文不‘达’不‘雅’,那还是不‘信’,如果原文不‘达’不‘雅’,译文  相似文献   

2.
<正>杨伯峻先生的《春秋左传注》书出之后,他的学生沈玉成同志凭一人之力,“不避举鼎绝膑的危险”,替杨先生完成《左传》译文部分的工作,写成了四十万余字的《左传译文》。清末学者严复讲过:译事三难信、达、雅。读罢《左传译文》,觉得译者基本上是实践了他自己所订“偏重于‘信’,行有余力,才考虑兼及‘达、雅’”(见该书《说明》)这一翻译原则的。但是,四十万余言的鸿篇巨制难免白壁无瑕,细读之后,笔者觉得译文中有些句子误解了古人原意,有失于“信”。本文就译文中的这一问题谈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3.
文盲文翻译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文言文如何翻译?诸家版本,强调得比较多的是:切忌误译硬译,慎勿漏译胖译,应该直译对译。我认为这种强调是片面的,诚然,译时必须忠实原文,语句通达,即“信”和“达”。但,对力求准确贴切地表达出原文的意思,优美生动地再现出原文的“神”与“貌”,即“雅”,却考虑得太少。甚至有点不敢涉及。其实,正如语法和修辞的不同分工一样,“信”和“达”只能解决译文“对不对”的问题;唯有“雅”,才能解决译文“好不好”、“妙不妙”的问题,那么,指导中学生译文言文时,可不可以、应不应该提倡提倡,甚至是强调强调这个“雅”字呢?不但可以,而且应该。  相似文献   

4.
清代学者严复曾就翻译外国作品提出过“信、达、雅”三原则,这三原则同样可以借鉴为译好文言文的三条标准和要求。所谓“信”,就是准确,即要求译文忠实于原文,不走样,不增减,把原文的意思准确地表达出来。所谓“达”,就是畅达,即要求译文的语言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使语言清晰流畅。所谓“雅”,就是优美,  相似文献   

5.
沈玉成先生的《左传译文》(以下简称《译文》),以杨伯峻先生的力作《春秋左传注》为基础,与注文相辅相成,给读者、特别是一般读者增加了许多方便。沈先生在谈到今译《左传》所坚持的原则时说:“翻译采取了直译的方法,即在词义和语法上力求和原文对应,……其有不易直译的,则适当参以意译。也就是说,按照‘信、达、雅’的标准,译文偏重于‘信’,行有余力,才考虑兼及‘达、雅’。”这个原则,无疑是正确的。从古籍今译的角度来说,所谓“信”,就是要正确理解原著,保证译文的准确性;所谓  相似文献   

6.
纵观我国近代翻译理论,影响最大的,当推严复的信、达、雅。他在《天演论、译例言)里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为达即所以为信也。《易》曰:‘修辞立诚’。子曰:‘辞达而已’。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  相似文献   

7.
关于翻译之不易,严复早有论述:“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译文取明深义,故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倒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而意义则不倍于本文。”“信、达、雅”之“三难”就其内涵,实际上便是指理解与表达之难。有时翻译的错误在于没能深刻透彻地理解原文,而有时虽理解了原文,表达起来却又容易出错,  相似文献   

8.
王欣 《青海教育》2008,(1):51-52
传统中西译论的核心问题就是“信”或“忠实”,即译文必须忠实于原文。译文既要忠于原作之美,也要忠于它的不足,也就是说,原作是什么样就尽可能把它译成什么样。不忠的译文或译者招来的往往是责难,因为“信”可以说是翻译的天经地义,‘不信’的翻译不是翻译,不以‘信’为理想的人可以不必翻译。虽说大家都明白绝对的忠实是不可能的,但“译者故意添加、删节而导致走样,  相似文献   

9.
我国近代著名翻译家严复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用现代的话来说,“信”就是忠于原文,“达”就是把原文的意思表达清楚,“雅”就是译文的文笔要优美。严复当时用古文翻译,“雅”被认为是古雅。“五四”运动以来,由于白话文的发展和普及,译界对“雅”有不同看法,发生争论,因而有人提出“信”和“顺”的标准。“信”是指译文要忠实于原文,“顺”是指译文的语言要通顺。把“信、达、雅”与“信和顺”作一比较,除相同部分以外,不同处在于前者强调“雅”,强调文笔优美,后者对文笔优美不加强调。笔者认为从译作的社会效果看,还是应该强调译文文笔应当优美。因而翻译的标准还是“信、达、雅”好。“雅”不但不能从翻译的标准中去掉,而且应该更加强调才是。  相似文献   

10.
中国翻译界的老前辈严复说:“译事之难:信、达、雅。”他首次提出了翻译的标准问题。笔者认为,在各种文体的的翻译中,“信、达、雅”的标准最适用于文学翻译。作为清末改良主义的思想家和翻译家,严复除译过几部西方哲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名著外,他没有翻译过小说和其他文学作品,但是他所提出的翻译理论对当时以至现代文学作品翻译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严复提出的“信、达、雅”标准要求译文做到忠实于原作,文字准确,语言流畅,行文通顺;体现原著风格,文字优美清新,对于严复的这一翻译理论,近代翻译界曾经争论不休。争论的焦点并不在于“信、达、雅”这三个标准有什么不妥之处,而在于在三者之中,谁居于首位,也就是谁服从于谁的问题。三十年代有人曾就此提出在翻译中“宁错务顺”,就是宁可译文和原著有出入或者不准确,也要使文章通顺畅达。鲁迅先生则钟锋相对地提出“宁信而不顺”,译文不必强求通顺,只求把原著意思表达清楚。 时过境迁,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剧增和翻译事业的兴旺发达,一批批外国名著被译成中文,一批批中国名著被介绍到国外。在新的情况下,我们应当对翻译的标准重新作出全面的分析和思考。下面笔者想就文学翻译中如何运用“信、达、雅”标准谈几点肤浅之见。 一、“信、达、雅”  相似文献   

11.
严复的“信、达、推”三难说对翻译标准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信、达、雅”蕴涵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信”是最基本的,指译者要如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达”是指译文要顺畅,“雅”是指译文要有文采。“三难说”主次有序,既提出了“达”对“信”的制约,又提出了“雅”对“信”和“达”的影响,三者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相似文献   

12.
翻译家严复曾以“信、达、雅”作为衡量翻译外文好坏的标准,我们不妨借用过来作为翻译文言文的标准。“信”就是要求译文准确表达原文,“达”就是要求译文通顺流畅,“雅”就是要求译文文笔优美。   怎样才能做到“信、达、雅”呢 ?这里介绍几种翻译文言文的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一、扩充法。把古汉语的单音词扩充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词。例:“时 (这时 )敌军已 (已经 )近 (接近 )寨 (村寨 )。” (《冯婉贞》 )   二、替换法。用现代汉语中同义或近义的词替换原词。例:“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译: …  相似文献   

13.
北京外国语学院的李金达教授说过,汉译英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要打破词类固定化的概念.这是颇有见地的.这种主张和做法,并不违背我国译界历来遵循的准则——“信、达、雅”.随着语言科学的发展和翻译研究工作的深入,“信、达、雅”已被赋于了新的含义.“信”是忠实地传达原文的信息.在这里,信息既指字面的,也指隐含的;既指形式的,也指内涵的;它是语义,修辞和语用的总和.“达”是用通达自然的目的语进行表述,使译文读者的感受与原文读者的感受大致相同.“雅”可以理解为再现原语的文体风貌,即原文是法律语不能译成通俗语,原文是口语不能译成书面语,等等.  相似文献   

14.
翻译界关于“信”与“达”之间关系的争论由来已久。30年代初期,针对梁实秋等人的“宁错而勿顺,毋拗而仅信”的观点,鲁迅先生提出“宁信而不顺”的主张,对片面追求译文通顺,而置“信”于不顾的论调予以驳斥。鲁迅在进一步阐明自己观点时说:“译得‘信而不顺’的至...  相似文献   

15.
严复曾经说过:“译事三难:信、达、雅。”他把译文的“达”看作翻译的一个难点。《论语》中也有一句话,叫做“辞达而已矣”。大意是说话能“达”也就够了,不必再刻意雕琢。“达”的本来意思是“通”不受堵塞。翻译一篇作品,译文传达原作的内容清楚明白,别人看得懂,这就是“达”。 “达”,除了是翻译需要遵循的一个原则外,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说是语文课  相似文献   

16.
文言今译的准则是“信”、“达”、“雅”。所谓“信”就是指译文要忠实于原文 ,不能曲解或误解原文的文意 ;所谓“达”,是指译文要畅通 ,不能语言梗塞 ,语意不连贯 ;所谓“雅”是指译文要注意修辞 ,讲究文采。对于中学生来说 ,“信”、“达”是最基本的要求 ,“雅”居其次。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文言今译时 ,应特别注意帮助学生辨析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意义、用法、特点。此外 ,还应注意下面几点。一、注意让学生多读。人眼接受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 ,如果配上耳、口、手的活动 ,大脑接受信息就会快得多 ,信息的涵盖面也会广得多。常言道“…  相似文献   

17.
严复在衡量外文翻译时,提出了三条标准:“信、达、雅。”我们翻译文言文时,不妨以此作为文言文翻译的要求。一是“信”。“信”就是要求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便增减意思,再通俗一点说就是不走样。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一要求呢?首先应该注意牢记文言实词的固定意义。如“争割地而赂秦”(《六国论》)中的“赂”,就可以用“贿赂”对其翻译。在翻译多义词时则须根据语境选择意义,这样翻译就基本能达到“信”的要求了。例如:江苏2006年高考语文试卷,要我们翻译的第一句是:“民,吾民也。发吾粟而振之,胡不可?”其中实词“…  相似文献   

18.
"信、达、雅"这一日译汉翻译标准的核心是"信",如何使译文能达到"信"则取决于对原文的正确理解。把握住原文所要表达的意义所在,把握住这句话的语境是什么。才能选择相应的日译汉翻译方法进行翻译,最终使译文"信、达、雅"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自严复以来,我国的翻译理论经过了几个成长期,从‘信、达、雅’开始,经过‘字译’,和句译,直译、硬译、死译和意译,然后抵达‘神似’和‘化境’,这其中有不少争论和误会,但大方向是正确的。”无论是“神似”或“化境”,都是要把原文用“准确、通顺”的译文表达出来。因此,我们可以说“神似”或“化境”是方法,是手段,而“准确、通顺”则是目的。几十年来,在翻译界一直存在着所谓直译和意译的争论,现在已逐步在认识上有所统一。因为大家都明了,真正主张直译的人,其实并不是反对意译,而是反对胡译、乱译、任意加码;同样,真正主张意译的人也不是反对直译,而是反对死译,硬译,宁错而务顺。实际  相似文献   

20.
高中语文第四册单元知识短文《文言文的翻译》指出翻译作品的标准是,“信、达、雅”,但我认为此单元知识短文在对“句子的翻译”的讲解中出现了常识性错误,有悖于上述观点。短文“句子的翻译”第2点说:“一些文言句子的词序,有时必须改变。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译时需颠倒过来,译为:‘你的不聪明,太过份了!’”此处对“汝之不惠”,的翻译不符原意,也不够通顺,没有达到“信、达”的标准。从译文看来,编者是把“汝之不惠”,作为偏正短语处理的,将其中的“之”看作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