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共同构成了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三维目标,作为教学层面影响最广泛的概念,三维目标体现了人们对于知识的客观性、过程性和动力性的理解与掌握。联系历史教学,对三维目标的理解与落实是历史教师执行"使每一个课堂都成为落实三维目标的场所"这一教改任务的基础环节。  相似文献   

2.
"纲要"课立体式教学,就是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从教学主体到学习主体都实现立体化革新。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推进"纲要"课立体式教学要实现"三维目标"、做到"四个结合"。三维目标是:情感目标、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四个结合是:纪传体叙事与编年体叙事相结合;叙事模块化与叙事连续性相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师讲授相结合;教学主体与学习主体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中学历史有效教学指师生遵循历史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自主进行历史学习,以最优效果、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实现预期教学目标,有效开发生成性历史课程资源,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4.
历史课堂如何使学生获得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达到"乐学、会学"的目的,已成为历史教学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情境教学可根据<历史课程标准>中每课要求的不同的三维目标创设出不同的情境,如实物情境、表演情境、音乐情境、评议情境、问题情境等进行教学,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历史课充满魅力.  相似文献   

5.
肖明玉 《考试周刊》2007,(29):92-9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历史教学新课程目标中的三维课程目标之一,也是一个有别于传统历史教学的全新教学目标,其目标的完成关系到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现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教师当采用"提高兴趣"、"重视参与和过程"和"加深体验"相结合的教学三策略来进行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6.
乡村初级中学的历史教学长期以来不受学校、家长、学生的重视,这种困境的产生缘由主要是:(1)对历史教学的定位不准确;(2)历史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3)历史教学目标过分强调课程的社会价值;(4)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过于陈旧。要突破上述困境,必须采取以下对策:(1)深刻认识历史教育的本质,切实转变教育观念;(2)充分发挥教师在历史教学的主导作用;(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创新思维;(4)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5)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6)在历史课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开放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文章以小班音乐教学的实践研究为例,阐述了音乐教学中三维目标的内涵与关系、小班音乐教学三维目标整合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小班音乐教学三维目标落实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学历史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越来越多中学历史教师也都以此目标来进行教学。但对于如何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太多的历史教师做法并不可取,有的做法太过直白,有的又很繁琐,也有的历史教师感到很困惑,因无从解决而直接删去。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识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也许是使这一目标实现的好方法,真正实现此目标的教学才落实了历史教育的根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9.
倪思春 《江苏教育》2012,(10):15-16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为描述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所提出的三个功能性的基本要求,简称三维目标。以往的以一课或一节为授课元素的教学中,教师只是对一课或一节的教学内容进行三维目标设置,这样被"切割"的目标,不够连贯、不够系统,我们且称为"老三维"。其实除了知识与技能性目标在一节课可以实现,而其他目标并不是短  相似文献   

10.
<正>人文教育教人向善。人文素养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被定义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公民教育"或"情感教育",是历史教学三维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课堂的"灵魂"。基于此,中学历史人文素养教育只有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才能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才能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价值引领的必要性社会呼唤人文素养教育。中学历史教学应该把实现人文教育的价值回归作为重要目标,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1.
闫丽华 《教师》2012,(36):97-97
一、课前精心准备是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前提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做好课前教学设计的准备,高效课堂教学的精心设计应该是以科学的设计教学目标为起点的,三维教学目标对实施高效课堂教学起着调控的作用,直接影响课堂的效率。因此构建高效课堂,要使历史"三维目标"协调发展。所以精心备高中历史教材、备高中历史课程资源,了解学生,根据课堂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对象的年龄、原有知识和认知能力等,去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与方法:即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情选择不同的教  相似文献   

12.
一、明确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倡导"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这个三维目标是高中英语的总体目标,而具体到每一节课,这个三维目标并不是一次性实现的,而是要通过若干节课才能覆盖的目标.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Unit 4"Earthquakes"的Warming-up和Reading为例,笔者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Knowledge aims:(1)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learn the following useful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shake,rise,burst,injure,destroy,useless,shock,rescue,electricity,organize,bury,at an end,lie in ruins,a great number of.(2)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understand basic knowledge about natural disasters.  相似文献   

13.
新的历史课程目标明确提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强调历史知识的掌握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历史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进程,无论方式方法如何变迁,都围绕一个核心目的:提升学生的历史认同感。历史认同感不是孤立的认知过程,而是学生在对民族历史的认  相似文献   

14.
王燕 《教师》2012,(35):38-38
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要求新时代的广大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注重学习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笔者根据新课标教学的实践经验,就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方法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5.
新的课程改革明确规定了历史教学的课程目标,并将其分为三个部分,而情感、态度与价值现在三维目标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人本质的东西,作为历史教师应把它变成一种自觉的实现目标,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加以培养.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知识技能共同发展.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6.
梁珉 《儿童音乐》2014,(7):44-48
正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审美为核心",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总的课程目标。那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有效达成三维目标,已成为摆在一线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课题。本文将从解读小学音乐课程三维目标的内涵、小学音乐课程三维目标达成度的审视以及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实现三维目标的几点思考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寻求使三维目标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有效达成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建构“问题性教学”培养问题发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数学"问题性教学"的涵义 数学"问题性教学"的基本理念是:(1)完整的数学学习应包括"学问"与"学答"两方面,数学学习的核心应放在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上,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2)数学教学应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过程,应是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过程,应是问题提出与问题解决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过程;(3)学生总被要求解决他人所提出的问题也是一种仆从型灌输型的教育;(4)教育应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既保证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发展学生"创造性学力".  相似文献   

18.
<正>"三维目标"是我国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课程目标,包括教育教学中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强调三维目标在课堂中的落实情况,却较少关注高考作答时三维目标的实现情况。2014年笔者有幸参加了山东省高考历史科的阅卷工作,分到的试题为39题(3)、(4)。两小题共12分,但学生平均分仅为3.6左右,不得不让人深思。下面笔者尝试从"三维目标"的角度对考  相似文献   

19.
高立敏 《教师》2010,(27):86-86
伴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历史学科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中的优势不断显现。在历史教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下,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这一目标在整个历史教学目标实现中的重要地位。那么,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呢?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那么怎样才会使学生愿意记历史,怎样记历史才更加有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我作了以下尝试,敬请斧正。1.将历史与国际国内时事相结合,创设历史与现实链接的教学情境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国芳曾指出:"单做事实的传凿、记忆、叙述,绝不是历史教学。对我们至为重要的是活生生的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