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历届奥运会击剑项目前三名成绩进行相关的分析,研究奖牌的分布情况以及各大洲击剑发展的格局,对男女每个剑种的发展情况加以具体介绍,总结了历届奥运击剑项目的发展历程。结果表明:奥运会击剑项目由早期的欧洲独强逐渐发展成为当今亚、美洲有实力与之抗衡的竞争格局;意大利和法国在男子花剑和男子重剑占有绝对优势,匈牙利是男子佩剑的王者,女子花剑的强国是意大利,女子重剑和女子佩剑各国之间差距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世界冠军     
《新体育》2002,(10)
(8月15日至9月15日) 8月21日在里斯本举行的2002年世界击剑锦标赛结束。 德国队取得男子花剑团体冠军;意大利的万尼获得花剑个人赛冠军。 俄罗斯队获得女子花剑团体冠军。俄罗斯选手斯·博伊科夺得女子花剑个人冠军。 法国队获得男子重剑团体冠军。俄罗斯的帕·科洛布科夫获得重剑个人赛。 匈牙利队获得女子重剑团体  相似文献   

3.
《新体育》2005,(12):47-47
10月8日-15日,第25届世界击剑锦标赛在德国莱比锡举行:俄罗斯选手科洛布科夫获得男子重剑冠军;波兰选手德莫沃斯克获得女子重剑冠军;罗马尼亚选手科瓦柳获得男子佩剑冠军;法国选手托亚安妮莱斯获得女子佩剑冠军;意大利选手桑佐获得男子花剑冠军;意大利的瓦伦蒂娜·维扎利获得女子花剑冠军。法国队获得男子重剑团体冠军和女子重剑团体冠军;俄罗斯队夺得男子佩剑团体冠军;美国队夺得女子佩剑团体冠军;法国队获得男子花剑团体冠军;韩国队获得女子花剑团体冠军。10月22日-11月5日,2005年世界桥牌锦标赛在葡萄牙的埃斯托利尔举行:意大利队获得捧…  相似文献   

4.
《新体育》2003,(10)
击剑起源于欧洲,由古代决斗演变而来,分为花剑、重剑、佩剑三大剑种。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男子花剑和佩剑列为比赛项目,1900年第二届奥运会增加了男子重剑项目。1924年第八届奥运会女子花剑列为比赛项目。1996年第26届奥运会增设女子重剑。2004年奥运会女子佩剑将被正式列为比赛项目。 外观  相似文献   

5.
我国击剑运动开展的历史虽短,但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无论在击剑理论的研究和运动实践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我国击剑运动冲出亚洲,立足世界剑坛作出了贡献。然而,我国各剑种之间的水平发展不平衡,男、女花剑已具世界一流水准,男子重剑却难与世界强手抗衡。造成男子重剑这种落后状况的原因很多,关键在于对击剑“以我为主,积极主动,以攻为主”的战略指导思想理解还不透,对重剑“快、狠、准、变”的制胜因素认识还不清,以致训练缺乏实效。因此,重剑教练员和运动员必须在充分理解击剑战略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正确认识重剑的制胜因素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使重剑的训练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尽快缩短我国男子重剑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 本文着重对重剑的“快、狠、准、变”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肖雄 《新体育》2006,(11):12-13
10月3日,意大利都灵,中国击剑品到了22年来久违了的胜利快感,那一天,在世界击剑锦标赛男子重剑个人决赛上,上海剑客王磊以6比5险胜葡萄牙选手乔奎姆,夺得中国男子重剑历史上首枚世锦赛金牌,成为自1984年栾菊杰夺得奥运会女子花剑金牌之后,又一位站在世界剑坛巅峰的中国剑客。 中国击剑队领队王健将这次胜利视为新一代中国剑客对中国击剑创始50年的伟大献礼。  相似文献   

7.
自从栾菊杰夺得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女子花剑金牌后,击剑一直以来是中国选手在奥运赛场上的优势项目。然而,当中国的优势项目女子重剑和男子花剑团体因为规则原因无缘北京奥运会后,狠抓最薄弱的佩剑,成为中国击剑队备战北京奥运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中匈两国女子重剑队技战术等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在韩国汉城举行的世界击剑锦标赛上,中国健儿经过顽强拚搏,夺得了男子花剑和女子重剑团体亚军,以及女子花剑第3名。这个各剑种全面突破的局面在中国击剑史上前所未有,尤其是女重团队更是不畏强手,闯人冠亚军决赛,尽管最后惜败于匈牙利队,但她们的战绩是中国重剑队夺得世锦赛奖牌零的突破。1999年世界击剑锦标赛的烽火早已熄灭,但是对中国女重与匈牙利队之间的差距进行分析和探讨,可以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争取更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李达 《体育博览》2014,(4):16-25
击剑的起源与发展 击剑运动起源于欧洲,早在1896年希腊雅典第1届奥运会上就有击剑比赛.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分为花剑、重剑.佩剑三种。  相似文献   

10.
陶莽 《新体育》2012,(9):38-39
伦敦奥运会上,中国击剑队历史性地收获两金一铜。尤其是女子重剑团体这枚金牌的获得,令中国击剑实现多项突破——中国首枚重剑奥运金牌、中国首枚击剑团体赛奥运金牌、同时中国击剑由此终于实现在重剑、佩剑、花剑三个剑种上全部赢得奥运金牌的梦想。  相似文献   

11.
击剑     
第24届汉城奥运会击剑比赛于1988年9月20—30日举行。参加比赛的有来自40个国家的324名选手,其中男255人,女69人。比赛共设四个剑种:男子花剑、女子花剑、佩剑和男子重剑。以下是比赛情况简析: 一、各队奖牌统计  相似文献   

12.
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击剑队表现优异,雷声获得男子花剑个人赛冠军,女子重剑团体则在世界之巅绽放最灿烂的"中国笑容"。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击剑在中国仍是一个潜优势项目,基础还很薄弱,无论是优秀运动员、教练员的数量,还是裁判员的水平和科研人员的服务意识,都需相关从业者认真思考,以促进我国击剑运动的健康、持续发展。1奥运会击剑比赛选拔办法与赛制特征奥运会击剑比赛的选拔制度和比赛办法,给非欧洲运动  相似文献   

13.
击剑     
第25届奥运会击剑比赛于1992年7月30日——8月7日举行。击剑赛共设四个剑种八个项目:男子花剑、女子花剑、男子重剑和佩剑等个人和团体赛。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317名选手(男247人,女70人)参加了比赛。只有法国、德国、意大利、独联体、匈牙利和波兰六个国家参加了所有项目的比赛。此外,英国、美国、加拿大、西班牙和日本参加了各剑种的个人赛。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击剑运动文献状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击剑类专著的数量少,出版年代陈旧,更新速度较慢,不能满足击剑运动快速发展的需要;击剑文献的选题主要集中在竞技体育的领域,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范围内的研究少。研究方法上定性分析研究居多,定量研究的比例过小;从研究内容的分布上看,有关技战术、训练实施和心理的内容占主导地位,各剑种间存在差异;有关花剑的研究最多,达到11.6%;重剑次之,占9.9%;佩剑最少,占5.5%。建议加大击剑运动的科研力度,鼓励跨学科多层次多部门的联合科研,发挥高等院校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击剑运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信息量与认知风格对击剑运动员决策速度和准确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付全 《体育科学》2005,25(8):33-38
研究了信息量与决策风格对不同水平和性别的击剑运动员的决策速度和准确性的影响。被试为国家击剑队、江苏省击剑队和江苏省体校的花剑和重剑运动员,以及江苏省现代五项队重剑运动员,共89名。用MANOVA等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运动水平和信息量是影响击剑运动员决策速度和准确性的主要因素;优秀组花剑和重剑运动员在决策速度上具有绝对优势,不仅远远快于一般水平组运动员,而且也显著快于普通高水平组运动员。信息量主要影响击剑运动员的决策准确性,但对花剑和重剑运动员的影响不一致。认知风格影响花剑运动员的决策准确性,认知风格和性别共同影响重剑运动员的决策速度。提示,决策速度可以作为高级击剑运动员选材的重要指标,也是普通高水平运动员在向优秀级迈进过程中的训练要点。  相似文献   

16.
李宁 《新体育》2021,(4):98-99
内多·纳迪是击剑运动的天才,花剑、佩剑和重剑无一不精。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奥运会上,他在三个剑种的个人和团体6项比赛中拿到5金,创造了纪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国家击剑队4个剑种18名重点运动员持剑手上肢肩、肘、腕三关节肌群进行等动肌力测定,研究优秀击剑运动员持剑手上肢三关节肌群的等速力学表现,发现薄弱肌群.结果发现,持剑手肩关节伸肌在快速下较屈肌力量增加更多(P<0.05),伸肌更适合等张向心工作,屈/伸比在正常范围;持剑手肘关节,在60°/s、180°/s时屈肌均显著低于伸肌(P<0.05),伸肌更适合快速工作;持剑位下,腕关节内收肌群小于外展肌群(P<0.05),重剑运动员内收肌群在60°/s下显著高于花剑运动员(P<0.05),240°/s下男子花剑运动员外展肌群显著高于男子重剑运动员(P<0.05),但此时内收/外展比值重剑显著高于花剑(P<0.05).说明击剑运动员持剑手侧肩关节、肘关节肌力与击剑刺和回收动作关系密切;重剑与花剑运动员腕内收、外展肌群肌力差别显著,可能是击剑运动员重要专项特征.  相似文献   

18.
1995年,电动花剑裁判器运用于比赛。电动裁判器的发明是现代击剑运动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使击剑比赛更加公平,同时推动击剑技术向更新的高度发展。为了更好促进和推进现代花剑运动发展,国际剑联对花剑比赛规则进行了反复多次的修改。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国际剑联又决定对花剑裁判器的参数进行调整,并决定在2005年的年度比赛中试行。花剑规则的演变推动了技战术的发展,花剑技战术的提高又促进了规则的修改和补充,如此循环反复,每次新规则的出现,必然带来新的技战术的产生。基于此,本文针对新裁判器使用后的女子花剑比赛中的技战术特征进行研究,寻找与探索女子花剑比赛中主要得分形式与规律,对未来女子花剑技战术发展做前瞻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对2010年全国击剑冠军赛总决赛我国男子重剑技战术的运用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旨在为我国男子重剑在世界剑坛上再创佳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女子重剑运动员时机感的培养与训练进行探讨,旨在为提高运动员的综合能力,促进击剑运动的科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