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对语文教科书中审美形态结构的感受能力,语文教师必须从感知美、想象美、情感美、理解美等方面着手,帮助学生形成相对稳定的审美心理结构,让学生去感受、欣赏美的形态并具备创造美的能力。本文对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分析,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审美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汤明明 《课外阅读》2011,(10):322-32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美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感化人、培养人,最终使人的个性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的。我们必须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中,逐渐使他们心灵得到净化,感情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造就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语文课承载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责任。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对形象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提高学生识别美丑的能力,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要诱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吴海燕 《林区教学》2008,(11):31-33
美育作为净化灵魂、陶冶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形成正确审美判断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与语文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塑造美的教育形象,引导学生感受美、理解美;设计美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挖掘美的课文内涵,提高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怎样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呢?笔者认为,激发学生情感,引导学生感受美的形象是实施审美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在语文课文中,有令人惊叹的自然山水,有赋予人的优秀品质的梅、竹、兰、松、菊,有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人物,这些美的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能敲开读者的心扉,唤起人的情感的共鸣,并在审美愉悦中得到感情的净化、心灵的塑造、精神的升华。感受美的形象,是审美活动的开始,没有对美的形象的感受,也谈不上对美的形象的欣赏,实施美育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只有善于引导学生感受美的形象,才能使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5.
雷花然 《考试周刊》2013,(29):30-30
<正>一要将美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使语文课堂成为充满美的情感课堂。要通过审美联想,引导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并进一步创造美,使学生从美的旁观者、欣赏者变为美的实际创造者,这是美育的终极目的。1·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是一种唤起学生的自我意识教育。自我意识是一种特殊形态,它是指人作为主体对作为客体的一种意识。自我完善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就是自我意识不断提高的过程。语文通过形象向学生展现现实生活,这  相似文献   

6.
审美教育即美育,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与感受美、鉴赏美、体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挖掘美的因素,引导学生感受美;结合课文学习,指导学生鉴赏美;分析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创造美。审美教育“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在全面发展人的性格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品格完善,心胸开阔,思路明晰。《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将“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作为教学目的之一,足见语文教学中美育的重要。  相似文献   

7.
张益芹 《考试周刊》2012,(37):49-49
语文教育和美育密切相关,要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欣赏美,创造美,奏响美的旋律。文章认为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美育主要从六方面着手:赏析词句,品味语言美;创设情境,感受意境美;精心制作课件,领会形象美;动情传情,激发情感美;吟咏诵读,再现抒发美;拓展延伸,学习创造美。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能使人理智上得到启迪,不知不觉地超越自我,升华人格。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教育教学中,传授学生语文知识的课堂教学与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审美教育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是将美学理论贯穿于语文教学中,用审美的眼光去分析、吸收、运用语文知识的实践活动。它的基本目的是使学生更深入地掌握语文知识,并且通过审美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语文课堂要尽可能地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营造审美的气氛,使学生在接受语文知识的同时,开阔视野,陶冶身心,最终丰富个人学识,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出文学作品的美,带领学生欣赏、品味美的不同形态,并且通过对美的形态分析,引导学生感受了解作品的主题,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掌握美的创作手法,从而提高审美水平。语文课文成功塑造了一系列不同形式的美,如何充分利用这些美来教育学生,让学生感受这些美,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审美教育与素质教育相适应。语文学科在审美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课文中的人物所具有的心灵和形象美,使学生感受怎样做人;课文中具有的情感美,可以使学生的感情丰富多彩;课文中具有的语言美,能够使学生切实感受祖国优美的文字,并使用美的语言描绘美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