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钺 《篮球》2004,(11)
尽管位置不同,但巴特尔、陈信安、刘炜和田卧能太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属于NBA朝不保夕的一群人。赵传在那首《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中唱道:“每一个晚上,在梦的旷野,我是骄傲的巨人,每一个早晨,在浴室镜子前,却发现自己活在剃刀边缘……” 巴特尔、刘炜们的心境大抵如此,“非保障合同”就像一把剃刀悬在脖子上,使他们时刻感受到商业法则那冷冰冰的本性。说不定什么时候一通电话,赖以糊口的工作就丢了。NBA有的是年薪千万的巨星、一掷千金的浪子,然而为谋生而打球的人也不少,据巴特尔的经纪人夏松说,NBA像巴特尔那样,合同没有保障的球员起码有上百名,这些球员构成了NBA的最底层。 边缘球员和NBA既接近又疏远,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们的年薪大都在100万美元以下,而NBA的平均年薪是240万美元。他们从没有所谓的“忠诚”概念,因为他们的饭碗永远都被扔来扔去。进进出出NBA对于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他们中的有些人甚至飘洋过海来中国的CBA联赛谋生,比如热队的“鸟人”安德森。 尽管境况窘迫,但边缘球员对NBA往往有一种朝圣似的热情,打篮球是他们谋生的手段,同时也是他们理想的寄托。  相似文献   

2.
退场     
他是一位擅长把握人内心世界的心理学大师,一个充满禅机的智者。“奥尔巴赫深爱着他的球员”,劳埃德厄尔,NBA第一个非裔美国球员说。“球员们也喜欢这个和蔼可亲的教练,他们知道奥尔巴赫总是在背后支持他们,所以他们也竭尽所能地让他高兴。”凯尔特人队队长保罗·皮尔斯说,“我觉得在此之前,很多年轻队员对他并不熟悉,这些家伙应该补补课,去了解一下这项运动的历史。奥尔巴赫是最重要的一笔,不仅  相似文献   

3.
“背靠背”是源自英文“Back-To-Back”的直译,简单说就是球队连续两天作战,是NBA经常采用的一种赛制。大部分人也许并不关心在NBA比赛中,各队在打“背靠背”比赛第二场时,究竟会有什么不利影响,但对球员和教练组来说,这是他们整整一个赛季都要考虑的问题。我们都知道每支球队一个赛季要打82场常规赛,  相似文献   

4.
李方 《篮球》1999,(10)
有人说,职业球员对毒品和女人趋之若骛,职业球员和吸毒以及性泛滥相伴而生。我不知道这些理论从何而来。尽管我知道在当今NBA球员中确实有不少人存在这些问题,但1991年的一天来自“魔术师”约翰逊的一个电话依旧令我震惊万分,仿佛晴空中突然而至的一个炸雷.那一天,我...  相似文献   

5.
第2领袖     
“我将永远支持球员工会,一旦我发现球员被利用了,我会毫不犹豫地仗义直言,尽我锦薄之力。”──乔丹现在NBA的所有聚光灯都照在了两个人的身上,迈克尔·乔丹与帕特里克·尤因,他们的决定将会影响到今后NBA的发展及所有球员的命运。尽管现在乔丹正在高尔夫球场闲庭信步,而尤因却在谈判桌前精疲力竭地据理力争,但无人否认他们是NBA所有球员精神与物质的两大支柱。乔丹是NBA的精神支柱,他的光芒照耀着整个联盟,他的存在是NBA得以继续壮大发展的保障,即使他在下个赛季不再成为联赛的得分王,即使他所在的公牛队不再夺得总冠军…  相似文献   

6.
我跟安德鲁·伯斯特恩说:你不能这样。NBA是男人的战斗,你得让球员们整出怒目圆睁的样子,好像穆罕默德·阿里和乔·弗雷泽在动手前令人胆寒的对峙一样。但伯斯特恩告诉我:在媒体日里笑逐颜开,这是NBA的惯例。惯例?我知道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球员们很少进摄影棚。只有顶级明星才有资格拍摄定妆照,而且大多都是严肃的不得了。显然,现在NBA真的是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娱乐的极致,媒体日越来越像是一场盛装PARTY了。球员们有充分的职业素养,大家可以在场上拼个你死我活,但在场下一定  相似文献   

7.
NBA千百态     
田欣 《篮球》2001,(13)
NBA裁判在常规赛和季后赛采用双重标准?球员和教练都说这是事实,但NBA官方则认为裁判的执罚无论何时都一样。 NBA高级官员说:“常规赛和季后赛同样重要,两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裁判依照规则执罚比赛、管理球员和处理突发事件,他们都发挥出了自己最好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老板的故事     
每年夏天的自由人转会市场,完全是NBA30支球队老板的智慧对抗。他们都富可敌国,是真正的有钱人。老板们和NBA的关系,总裁大卫·斯坦恩说:“基本上,目前NBA共有30支球队,每支球队都是NBA的共有人。我们有董事会,每支球队都在董事会有一名代表。他们都是我的老板。他们可以聘用我,也可以解雇我,但由我指定游戏规则约束他们的球队。如果他们做错什么或破坏规则的话,我可以惩处他们。所以有时他们是我的老板,但有时候我也是他们的老板,有点儿奇怪。”NBA老板们,一群绝对有故事的男人。  相似文献   

9.
声音事件     
《当代体育》2010,(17):10-11
“我会说:有了这些球员(詹姆斯、韦德和波什)后,他们会成为一支非常出色的球队,但我还是首选湖人。” “我想先看看他们拿下第一个总冠军再说” ——即使是名人堂,也逃不开热火的话题。但是两位入选名人堂的前NBA球星卡尔·马龙和斯科特·皮彭都对新组建的热火“三巨头”不是非常看好。  相似文献   

10.
《话说NBA》已经说了一年,但是一直没有说过裁判。在1996年的最后一期《篮球》杂志上,我觉得一定要谈一谈NBA的裁判。因为他们是NBA联赛成功的重要保证,他们是NBA的另一半。 NBA的裁判和NBA的球员一样都是职业性质的。除了做NBA裁判,他们不从事其他工作。但是裁判和球员、教练、经理  相似文献   

11.
声音     
“我去看球时,身后有个哥们儿一直在那‘解说’,后来一个白人突然跟他吵起来,眼看他们就要打起来,我们就赶紧走了。至于NBA球员,我就知道杜兰特。”  相似文献   

12.
选秀创纪录“状元”在中国中国球员姚明在2002年NBA选秀大会上第一位被休斯顿火箭队选中,成为NBA历史上第一位没有美国高中或大学打球经历的“状元秀”。这本身似乎就预示着今年的选秀与众不同。近年来虽然NBA的国际化势头越来越强劲,2001~2002年赛季结束时,NBA中共有51位来自30个国家的国际球员,2000年选秀大会,破纪录地有14名国际球员被选中,但国际球员成为“状元秀”,姚明还是第一人,应该说,这不仅是中国人  相似文献   

13.
NBA第三类人     
李悦 《当代体育》2007,(10):75-77
在NBA里面追逐的人向来只有两个目标:一个是金钱,一个是荣誉。NBA的老板们喜欢钱,可以说这些富翁们的心里并不都是为了奖杯;球员们喜欢荣誉,“一切为了总冠军”就成为了他们常挂在路边的话,道理很简单,有了名声一切都不是问题了。  相似文献   

14.
沧桑老头脸     
看到他的脸,就知道历史的沧桑巨变永远不要问一个女人的年龄!尤其是超过30岁的女人。同样,也不要去问一名NBA球员的年龄,尤其是黑人球员,从他们口中得到的年龄可能只是他们的虚岁,而来自非洲的黑人球员就更不要问了——他们自己可能都不知道确切的数字。年龄在NBA其实是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还有很多球员,他们提供给联盟的年龄是真实的,但却很难让人相信,原因就是他们长了和年龄完全不匹配的脸或身材。  相似文献   

15.
在认识街头篮球之前,篮球对我而言 一直都是光明的。看看每个NBA球员,一夜 之间,平步青云,一生荣华富贵享用不尽, 终日都被包围在鲜花、美女和耀眼的镁光 灯下,与我们仿佛隔若两世,可在接触到丹 尼尔斯的故事后,我发生了些改变。其实还 有更多不幸的人,他们同样打篮球,甚至球 技不输于NBA球员,可因为身世、生活环境 的因素,他们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在所有有关街头篮球的报道中,几乎 所有的人都认为“山羊”是纽约有史以来最 伟大的街头篮球球员,但他的命运过于悲 惨,终其传奇生涯到头换来的只是“没有打 过NBA的最伟大的球员”的怨叹。但丹尼尔 斯不同,他同样经历过贫穷、毒品、犯罪和 黑道,可最后他挣脱而出,最终尝到了跨进 NBA殿堂的滋味,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相似文献   

16.
陈洋 《新体育》2007,(10):56-57
执法比赛的人,内地叫做“裁判”,港台称呼“球证”,英文有时候用“Referee”有时候用“Umpire”,NBA叫做“三人行动组”(NBA比赛由三人执法)。但吹的都是同一个哨子。 湖人主教练菲尔·杰克逊向好友NBA裁判主管鲁斯发问:“您是如何成为一名NBA裁判的?”鲁斯的回答很实在:“上高中的时候,我只是一名平庸的球员,连替补都不是。我当时的教练在业余时间兼任一些比赛的裁判,来增加收入。他对我说,既然我作为球员没有发展前途,还不如去试试做裁判。他是对的,我后来喜欢上了这个职业,它科比打球还过瘾。” NBA本赛季的裁判问题非常严重,多纳希甚至因为参与赌球,遭到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提审,多场比赛遭遇了国内球迷熟悉的“黑哨”,这主NBA的形象大损。那么,NBA的裁判们究竟吹的是什么样的一把哨子?  相似文献   

17.
在NBA里面追逐的人向来只有两个目标:一个是金钱,一个是荣誉。NBA的老板们喜欢钱,可以说这些富翁们的心里并不都是为了奖杯:球员们喜欢荣誉,"一切为了总冠军"就成为了他们常挂在嘴边的话,道理很简单,有了名声一切都不是问题了。很多人都忽略了在NBA里始终存在的那一群另类的人——经纪人,他们有时的一些举动让你费尽心思也猜想  相似文献   

18.
水中刀问答     
《当代体育》2005,(4):78-78
《当代体育》编辑: 你们好,我是一位来自云南曲靖的球迷,我本人十分喜欢你们的篮球杂志,我认为你们的杂志从不同的角度来说都很棒! 我是一个非常热爱篮球的人,这是我第一次给你们写信,目的有两个,一是想购买2004-2005赛季NBA全明星赛的篮球杂志,希望能得到有关东西部全明星球员的海报;另一个目的是为了了解一些有关NBA球员的情况:1.据说2004-2005赛季NBA球员卡尔·马龙如果再打几场比赛,他的总得分就可超过乔丹,我想知道他们之间还差多少分?NBA总得分前五位的分别是哪些球员? 2.为什么科比、卡特、麦迪不参加全明赛的扣篮大赛,是不是他们不想参加或者别的原因?3.加内特自从加入NBA到现在都获过什么奖?4.据说,弗朗西斯的弹跳达到1米,那么科比和麦迪的弹跳力为多少?5.NBA历史上获得总冠军的球队有哪些?各是几次? 我希望你们能满足我的要求! 云南曲靖市工业高级技工学校机械工程0409班张永强  相似文献   

19.
请来白宫!     
《新体育》2009,(12):66-68
“我是一位政治人物,但我热爱篮球,喜欢和NBA球员打交道,请他们到白宫做客,是一种荣幸。”  相似文献   

20.
板凳崽 《当代体育》2003,(38):14-15
2003年9月21日,第22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在哈尔滨开赛了,在观看日本队的比赛时,我很奇怪,为什么报名单上没有田卧勇太的名字。因为在三个月前,我刊的特约作者“板凳崽”曾经给我发来一篇稿子,说日本有一位球员很厉害,将要到NBA试训,于是我知道了田卧勇太的名字。但说实话,当时我并未在意,我认为凭他的身高,要打进NBA无疑是“痴人说梦”,于是稿件便压了下来没有刊登。 2003年9月27日,NBA宣布23岁的日本球员田卧勇太(Yuta Tabuse)正式加入丹佛掘金队,成为继三位中国球员王治郅、姚明、巴特后第四位敲开NBA大门的亚洲球员。与前三位中国巨人不同的是,田卧的身高只有1.75米,他的成功为亚洲千万球技出众但身材有限的篮球少年打开了另一扇通往篮球殿堂的大门! 这是我一年前的文章,现在补充了田卧在NBA的奋斗之路,大家可以看看,没有好身材,没有好体格,在篮球场上什么优越性都没有的日本青年,是怎样抱定梦想不放松,是怎样对待追求和挑战的。在中国,大概有成百上千的选手先天条件比田卧选手好,但想想我们又是怎样得过且过的。为什么没有梦想?为什么那么轻易地放弃梦想?为什么有人要扼杀别人的梦想?——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